摘 要:压力驱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革新能力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压力型体制的特征与重点不断发生变化。
面对当前新型压力型体制存在的不完善与不适应,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优秀传统方法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试与自我革新,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化压力为动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压力驱动;自我调适;压力型体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3-0033-0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20NDJC241YB)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万雪芬(1980-),女,浙江上虞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与统战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执政党理论与实践。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一些学者也以“与时俱进”“自我调适”对中国共产党的能动性调整特征进行概括与阐述,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革新能力,使她作为一个在革命时代产生与壮大的政党,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巨大复杂变化,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压力型体制”概念最早是由荣敬本教授等人在研究地方政府运行机制时提出的,主要指“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1]。在此基础上,杨雪冬等学者提出压力型体制的三要素结构:“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问题解决机制;物质化的多层次评价体系。”[2]169-170在党领导一切的背景下,“压力型”不仅是中国地方政府运转机制的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的重要特点。党的压力型体制主要指“党组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承受和应对外在压力并持续自加压力,自上而下从严要求,采取任务布置的管理方式和考评体系进行目标推进的体制”。本文把压力型体制概念引入政党研究,通过对压力型体制形成、发展、转型的初步考察,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压力变化中进行自我调适与革新,从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压力型体制的形成
压力驱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从上而下的任务布置是其中最核心的压力。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执政体系有其深层次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长期发展的历史使然
中国共产党诞生90余年、执政70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之中,长期处于地下状态,在战争中图生存与发展,自身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之所以最后能够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最终成为执政党,也在于她不断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在物质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科技、经济等方面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识到“落后是要受人欺负的”,必须实行赶超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迎头赶上。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3]
压力型体制正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党的政治权威和强大的执行力,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压力型体制,我们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集中发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得以有力贯彻落实,发展目标才能以通过压力的层层传导、充分集中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力量的方式快速实现。
(二)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使然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但鸦片战争以后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恶劣态势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把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奋斗方向。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从成立之初,就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随后70年的艰难探索中,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各种矛盾和风险仍然巨大,特别是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標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能光追求虚假的形式,而必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就从来就不可能轻而易举取得,而是需要全党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压力仍然继续推动全党不断前行。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层级特征使然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非常严密、强调坚持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从严治党、严明纪律作为自己的重要原则,并从党的五大起把民主集中制确定为党的组织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也充分体现在了党的组织架构上,主要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具体设置使党能够形成强大的动员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执行力,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党是一个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4]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是一个清晰统一的系统。从垂直来看,它的组织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级体系严格排序,呈现科层化特点。党的中央组织作为全党的领导机关,是党的中枢系统;地方组织则是在中央组织和基层组织之间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根据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组织原则要求,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党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从而使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部署可以高效有序地自上而下传达和严格执行。从横向来看,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的设立,对各个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进行领导和影响,把党的动员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整个社会,使得它们都处在党的领导之下,最大程度把党的执政意图和执政方略贯彻落实到每个领域的具体工作中。同时,通过组织部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宣传部意识形态宣传使党员强化理想信念,使群众加强对党的政策了解认同。这样系统严密的组织架构使得政治动员能力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优势之一,也使实践中党的决策部署能够以统一协调的组织渠道迅速传达下去并强力执行,从而也使压力自上而下层层传递成为可能,压力型的执政体制形成具备了基础条件。
二、党的压力型体制的演进及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都要求党的执政目标更加科学全面,对党的执政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压力型体制的特征与重点也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一)十八大前党的压力型体制特征
一是强调指标管理。在明确目标后,上级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量化并分解给下级,下级再将接到的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分解量化给自己的下一级,并以与下级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方式下派到下级组织甚至具体部门以及个人,来确保工作任务指标的如期完成。这种指标往往是由上而下具有单向度性,更多的是依据上级分配的任务量和自身竞争对手的目标而定,比较少考虑和听取下级实际困难和完成能力。为了能够在竞争排名中保持名次甚至赶超竞争对手,制定发展目标时还往往会选择高于上级布置的任务指标,这种指标的巨大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使得基层普遍感到所承受的压力巨大,甚至超出了实际承受能力,只能竭尽全力去围绕指标任务的完成。而在未能完成指标任务的情况下,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数据造假”和“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二是坚持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由于压力型体制往往强调指标数据和量化分解,而经济指标相对于其他民生指标更易于量化考核。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形下,只有实现经济的增长,才能在与其他地方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解决就业、民生等众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可以说是上级、下级党委政府与民众三方利益的聚合点,是共同希望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各种任务下达时占主导的往往也是经济增长的“硬性”指标,经济建设任务不断地被提到政治高度,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GDP崇拜、唯GDP论。党委政府所有部门的公务员几乎都有量化的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任务,对于无法完成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强调结果导向与量化考核。为了确保指标任务的完成,也制定了与这一压力型体制相配套的一系列的奖惩机制。评价工作绩效主要看其指标任务完成的情况。对于完成指标的单位和个人,既给予各种先进称号等传统鼓励,也给予直接的奖金激励,甚至提拔重用。而一旦没有达到指标,不仅评优、年终奖、提拔晋升可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采取一票否决,下达的重点考核指标没有完成,就视其全年工作成绩为零,其他方面工作成绩再出色也是白辛苦。在这种的压力之下,才会出现一些干部提到:“加压驱动”“热锅理论”“一手乌纱帽、一手高指标”的情况[2]168。
(二)新时代党的压力型体制的转型
十八大以后,党的压力型体制在重点、要求与主要特征上有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经济型向政治型、责任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很长时期内,为了尽快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对干部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和GDP上,而其他约束机制不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5]不断严明党的纪律,完善党内法律规章,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用自我革命精神清除党员队伍中的不合格分子。以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强调权力运行的程序化和公开化,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对干部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约束。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破除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过去可以做、做了也没有人追责的事情,现在不能做,不想做,也不敢做了。这些举措都使得全面从严治党效果显著,大大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但这种全面从严、全方位监督、约束机制强化也让一些党员干部短期内感到压力和不适应。同时,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反复强调党建责任制考核,要求各级各部门党委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党的建设实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 党组) 书记的考核首先看抓党建的实效,而且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考核也加大了党建的权重。这在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书记回归主责主业聚精会神抓党建的同时,也给了他们重任和压力。
二是从经济型向综合型、民生型转变。十九大以后,党员干部的压力不再是经济主导,考核从单纯GDP和招商引资等为核心的經济指标转变为经济、社会、环保、党建等多方面要求并重。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带来工作要求的变化、党员干部压力来源的变化。如十九大报告没有像过去一样提出GDP指标,这背后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不再片面追求量的增长,而是强调提质增效,追求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同时,我们在发展初期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税收创造等,所以在目标上也表现为对经济指标考核的极度重视,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生态环境的优化、社会治理的有序等多种要求凸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这些方面难题,才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员干部所面对的压力也不再主要仅仅围绕经济发展,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环境优化、治理有序、公平正义等,是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压力。
三、当前党的新型压力体制面临问题分析
随着十八大后新型压力体制在压力来源从单纯经济型到综合型的变化,具体要求从原来单纯强调数据指标到强调民生实效的变化,新型压力体制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的挑战,从目前来看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难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思维上仍存在对原有压力体制的留恋
一些干部对过去松散压力型体制仍然比较留恋。十八大以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纪律管理、作风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宽松软现象,少数干部习惯了在干事的同时“吃拿卡要”,不适应当前从严治吏新要求,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少数党员干部觉得现在狠抓作风建设,礼不能收、饭不能吃,而且原来干事更多的是结果导向,但现在非常强调过程程序规范,严格执纪问责,既架了“高压线”、又多了“紧箍咒”,压力陡然增大,抱怨“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一些党员干部在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被打破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该干的工作不愿意积极干了,该做的决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该担的责任更是能推就推,特别是对职责不清晰的事习惯推诿扯皮、“踢皮球”,一定程度上变成“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就是事不办”。一些党员干部认为现在干事创业的难度逐渐加大,反正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做的越多,错的也越多,躲避问题比破解难题面临的风险小不少,所以“宁可不做事也要确保不出事”,选择绕过阻碍、躲避矛盾,明哲保身,不愿担当作为。
(二)部分党员干部在能力上不适应新的压力体制要求
新时代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6]发展目标的综合性、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发展挑战的复杂性,也对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由于民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强化、利益诉求不断生成并多样化,媒体监督的日益发达,党员干部常常受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压力,这需要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强的科学发展能力、群众引导能力、狠抓落实能力、攻难克艰能力等。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面临的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压力更重,对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化、知识化水平的要求也更高。然而,有的党员干部面对新压力体制提出的这些新的更高要求难以适应、不知所措,仍然运用老办法来应对新问题,缺乏掌握引领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本领与能力,缺乏做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思路和能力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往往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陷入了“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
(三)与新型压力体制相适应的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在新型压力下,各级党员干部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特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年已到,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不仅具有全面性,而且自上而下的落实要求已经成为硬性的政治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员干部的压力进一步增大。而与这种不断增大的压力相对应的,却是与新型压力体制相适应的各种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容易消减,压力与动力一定程度上显得不成比例。如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各种制度要求与纪律约束不断被细化和强化,以往津贴、福利的发放相对宽松,一些单位往往通过发放加班费、福利费方式激励干事创业者,而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津贴发放的进一步规范,福利费等形式的物質激励手段已经不适合再使用,但又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对党员干部的激励机制,关爱机制不足,精神激励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晋升渠道仍然狭窄。虽然目前中央已开始重视此问题,并针对性地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提出要宽容干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但由于目前仍然缺乏具体做法和示范案例,很多党员干部仍然对容错的边界、定性以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等有思想的疑虑。正是因为压力愈益增大、约束不断强化,而有效的容错机制、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又尚未健全,一些党员干部动力不同程度的缺失就成为必然。面对自上而下的层层压力,一些干部高度紧张,精疲力竭,一些干部推卸责任、以求自保,也有一些干部则选择回避退缩,辞职下海,虽然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存在,但近些年无疑进一步明显化。
四、完善党的新型压力体制的路径思考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奋斗史。习近平反复强调,“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做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7]面对当前新型压力体制中存在的不完善与不适应,也需要继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优良传统,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压力化为动力,正向发展。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进干部使命意识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能在革命年代异常艰难的环境中经受住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就在于通过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坚强的革命意志。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8]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建设。”当前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党员干部经受各种压力和考验的法宝。要依托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初心和使命教育,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反对空洞无物的政治说教,不断增强干部公仆意识培养,常态化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正能量、生动的事例来引导党员干部学习革命英雄人物和楷模的先进事迹,逐步消除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培育干部形成敢担当善作为的气魄,自觉地扛起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挑起重担,从而激发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二)严肃问责追责,加强权力监督
只有严肃问责追责,权力、责任、担当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干部在压力面前消极退缩、庸懒散慢等不作为行为,要加强监督,加大问责的力度、完善问责的规范性程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讲原则不讲情面,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教育,通报、诫勉、下调职位或党政纪处分多管齐下。通过监督问责,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贪是底线、有为是本职、无功便是过的从政理念。在监督形式上,要坚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综合发力的原则。在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也要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使得党员干部的压力和动力,既来自上级的考核又有来自公众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强调指出:“要让群众监督和评议,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搞闭门修路,体内循环。”[9]多形式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对群众反映问题高度重视,从而弥补当前监督网络的种种不足,使决策真正贴合群众需要。
(三)健全激励关爱机制,有效缓解干部压力
从严管理从来不是为难干部,而是在于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因此,在严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的关爱和激励,从而让干部能够适应压力、缓解压力。首先,要经常性开展干部间的谈心谈话。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在交流谈心中促使干部主动去“为”,而不是一味以行政命令要求干部“为”。要在工作中善于听取下级党员干部的诉求,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疏导他们在工作中受到的情绪压力,特别是当干部出现思想波动、工作挫折、受到批评处分等时及时谈心谈话,做好加油鼓劲和帮助支持。对党员干部出现家庭困难与健康问题等时,要及时走访慰问,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组织关爱与温暖。其次,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岗位、职级干部的不同需求,建立差异性、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压力传导、压实责任没有错,但是也要科学合理确定任务指标,不能一味通过压力层层加码的方式推进工作。最后,进一步落实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在不违背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框架内去探索和尝试,以具体的容错实例和细化的操作程序规定来消除干部后顾之忧。要确立干事担当的用人导向,综合分析研判干部工作,在干部绩效考核上建立敢担当负责者上、退怯不为者下机制,突出政治素质和政治担当等政治标准的权重,避免担当者吃亏的情况,为担当者“撑腰”“兜底”,营造干部直面压力、敢于担当的外在制度环境。
(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着力解决本领恐慌
切实提升干部能力是适应新型压力体制的有效途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适应新时代多种压力的综合素质,通过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干事创业本领,通过创新探索,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为此,一方面,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特点,全面摸清干部知识缺陷、经验盲区和能力短板,开展精准化、立体式培训。统筹党校和高校资源、统筹网络资源,坚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则,促进党员干部增强战略眼光、更新思想观念、完善知识结构,解决好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切实提高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实践锻炼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途径。要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之间干部交流、省市与县乡干部交流,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干部交流、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之间的干部交流,把基层一线和重点工程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使得他们在多岗位工作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荣敬本,崔之元.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8.
[2] 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G]//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33.
[7]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2-14(01).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78.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