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2020-03-20 03:44许冰赵磊唐悦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季节性种植业劳动力

许冰 赵磊 唐悦

近年来,除完全放弃农村生活常年在非农市场就业的农村劳动人口外,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群体悄然产生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指的是由于种植业的特殊性质(种植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农事阶段中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不同)而产生的全年周期性的劳动力剩余。也是指在农村从事种植业活动的劳动力,因为有闲时和忙时的区别而产生的一种劳动力的阶段性剩余或者闲置。这种主要从事农村种植业活动的劳动力,他们把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转移行为,笔者称之为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生

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的产生既有历史和环境因素,也受气候、地域、经济环境等条件的约束。

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供需的新形势是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催化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服务业等诸多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促生了对劳动力的真实需求。科技的进步使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总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在某些机械化技术未能解决的环节却存在劳动力需求的高峰,由此产生的劳动力需求差异增大,因此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所增长。市场和周边环境的需求促生了这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行为,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运而生。

二、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具有三条比较突出的特点,包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对地区种植业从业人口的年均收入有较大的影响。

三、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发挥资源最大价值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种植业从业人员的总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要让优质的资源“走进农村”,也要让农村的优质资源更好地“走出去”,这其中就包括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微观层面可以促进个人收入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宏观层面讲,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助推区域脱贫致富,实现我国第一个20年奋斗目标。

四、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

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而其可行性也日益增强。首先,小城市和县、镇、村的多种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从事种植业之外的劳动力活动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其次,农村种植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劳动能力、创富意识的提升为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软性基础保障”。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使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理可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就业市场转移。我国人口情况、劳动力资源供给情况、就业市场情况和劳动力转移情况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把握经济新常态,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和细分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助力我国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爱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任桂娟,张晓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历史轨迹和新时代新方向[J].中国人事科學,2019(09):89-94.

猜你喜欢
季节性种植业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远离季节性过敏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种植业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