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兰, 费佩佩, 卞要雪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上海, 200438)
血液透析是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的过程[1]。临床上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时需要在患者的动静脉之间建立通路,通路建立后的管路固定是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血液透析是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环节比较复杂,过程中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3-4]。体外循环管路的妥善固定是保证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5]。而在目前的血液透析实际工作中一直缺乏良好的血路管固定装置,现临床中采用较多的是止血钳固定或胶布固定这2种方法。但这2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操作极其简单方便的血液透析管路固定扣,并已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2018 30638037.6),现介绍如下。
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扣由双色凹槽固定(红色和蓝色:区分动静脉管路)及床栏卡槽底盘两部分组成,中间连接部分可以360°旋转,方便灵活使用。成人型号的透析管路外径约为7 mm,儿童型号的透析管路外径为4 mm,而本次设计的透析管路固定扣上方的双色凹槽上设有豁口,豁口大小比透析管路外径小0.5~1 mm,便于管路固定得更牢固。床栏卡槽由ABS材质制成,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适用于各种医用床单位。透析管路固定扣见图1。
图1 透析管路固定扣
护理人员为透析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后,取1个透析管路固定扣将床栏卡槽端卡入患者透析侧床栏,再将透析管路整理好,留出适当的活动长度后分别固定于同色固定槽内即可。
临床常用血管路固定方法为止血钳固定或胶布固定,但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止血钳固定血路管存在的问题如下:止血钳为尖锐物品,使用中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止血钳固定时一般是将管路固定于床单上,长期使用会造成床单的破损,增加了科室支出成本;止血钳在使用过程中也会误夹到血路管导致患者出血、失血、医院感染等不良事件[6],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固定用的血管钳需要每个患者每班次消毒[7],大大增加了护理临床工作量及科室支出成本。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胶布固定,其存在的问题如下:当胶布粘贴不牢固或遇热导致胶布松弛脱落时,会造成血路管因重力或外力导致滑脱或接口处脱离,不仅增加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难度,也会导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8-9];胶布固定于床把手会造成粘连,既增加了清洁工作量又影响病室的整体环境。
本研究介绍的透析管路固定扣的优点如下:①制作材料单一,成本低廉;②该透析管路固定扣结构及操作极其简单、功能强大,可提高工作效率;③标记醒目,固定牢固且不影响血流;④无安全隐患存在,提高护理质量安全;⑤对床单位无破坏性,节约医疗成本;⑥可重复使用,清洁方便,每班用消毒纸巾擦拭即可,减少科室成本支出;⑦每床单位固定1个,无需每班回收发放,减少护士临床工作量;⑧有利于维持病区环境的美观整洁。
血液透析管路固定扣能牢固地固定住血路管,又不影响患者在床上翻身、起坐等适量适度的活动,减少了因管路滑脱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疾病的信心,有着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