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秋香 统筹/黄珺 戴述明
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是陈淼最喜欢的散文之一,她曾在开学典礼、迎新朗读会、中秋诗会等场合多次跟学生、老师分享过这篇文章。
“百合生长在偏僻的高高的山崖,不自怨自艾,低调而坚韧,决心要用自己最美丽的姿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周围的野草、虫、鸟嘲讽她的时候,她保持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坚定而执着,直到开出美丽的花朵;她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不骄不躁,坚守初心……我喜欢这样低调而丰盈的姿态,默默地修炼,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
理想、初心、低调而丰盈的姿态,采访当天,在陈淼的办公室里,这些词不断地被讨论。当天,她穿着豆绿色旗袍,简约中透着优雅。
在采访的两个小时里,陈淼将她从教三十四年来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这是阅读的故事,更是成长的故事。
2019 年底,怀化市实验学校中小学分校后,在原址办学的怀化市实验小学成为一所独立办学的市直属学校,陈淼担任第一任校长。2020 年上半年,她与学校老师共同创作了校歌《逐梦前行》:“我有一个梦,孕育着花香,你有一个梦,随心在飞扬,我的梦虽小,坚毅有力量,我的梦很大,执着不渺茫……”关于如何追逐梦想,陈淼说:要学习《百合花开》中的那朵百合,“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要学习苔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要学习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努力长成白天鹅的模样……
学校有一个小天鹅广场,始建于1992 年,名字就来源于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这个广场沉淀着怀化市实验小学对梦想的关切与执着。在陈淼展示的校歌演唱视频中,我们认识了学校的“丑小鸭合唱团”,三十几个学生在钢琴伴奏下演唱,歌声轻快,充满朝气,“丑小鸭合唱团”中的每个成员都那么美、那么自信,如小天鹅般高贵。
目前,怀化市实验小学有63 个班,共有师生近四千人,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梦想。对于陈淼来说,她梦想着学校越来越好,期待每个学生“乐学善思”,期待每位老师“敬业善教”,“强校必先强师,有好的老师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
陈淼最重要的强师方法之一就是推广教师阅读。担任校长后,她要求学校老师必读《师生沟通技巧》《正面管教》等书,不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会,请老师们交流心得体会。一开始也有老师对这种要求不理解,觉得陈淼把他们当小学生管理,但是慢慢地,阅读本身带来的改变化解了这样的误解,因为书中确实藏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事实上,陈淼要求老师们必读的书目都是她多次阅读后精心挑选的,她理解老师们工作生活的忙碌,更清楚这种忙碌会让阅读的意识淡化。“我想建立一种教师阅读的长效机制。”
2020 年上半年,她在校园里搭建了书香长廊,师生们可以在长廊里尽情阅读。同时,她计划在书香长廊尽头建一间阅读书吧,以营造好的校园阅读空间。
“关于阅读带来的一切好处,我都深有体会。”
这些年,不断地有人跟陈淼说她跟之前有点不一样了。她自己也感受到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内在的。看事情更加通透,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理性。”她用“简静”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即安静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她四十岁左右时,因为儿子的一句话,陈淼曾非常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生活,最后她跟自己说要优雅地老去,并认定实现优雅的途径就是读书。她还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的状态:工作忙碌,下班回家还要管孩子学习,闲下来时就想着要放松、跟朋友们打牌、玩乐。“突然有一天,我儿子笑话我,说妈妈你看你现在都不读书了。这句话挺刺激我的。”
终于,她重回了书本,重拾了阅读时光。忙碌的时候,挤出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早上进行十五到二十分钟的诵读,中午休息之前看一点短篇,晚上睡觉之前看一点大部头。到了节假日、寒暑假,陈淼就开始大范围阅读。
如今,陈淼每个月要到怀化市图书馆借一次书,一次三本。“我读书买得少借得多,遇到很喜欢的书我才会买,这样我就可以在上面做批注。”除了教育领域的著作,她喜欢读名人传记,当下话题人物的传记她也会找来看。此外,她还喜欢看哲理性的散文,周国平、林清玄、毕淑敏等人的作品都是她的案头书。在陈淼的办公桌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阅读卡片,这是她从不同的书上摘录下来的,“贴在电脑周围、墙上,随时都能看一看、读一读,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日积月累,变化就发生了,儿子跟她更亲近了。很多老师感慨,遇到事情的时候来陈淼办公室坐一坐,跟她聊一聊,情绪就舒缓下来。学生们也愿意与她亲近,“尤其是人们口中的‘坏孩子’”。陈淼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神秘,更透着骄傲。
在她的电脑里记录了跟“坏孩子”之间的很多故事:给她送翠绿色“戒指”的唐同学、给她送心形卡片的袁同学,还有在她办公室流下眼泪的李同学……陈淼注意到李同学是因为他脸上的伤痕,询问后得知是他父亲打的。“我很心疼,并询问原因。告诉他没事的时候可以来我办公室,我们交朋友。后来他和另外两个调皮孩子一下课就往我这里跑。我在办公室特意准备了一些水果糖,随时拿两颗给他们。”
问及学生喜爱她的原因,陈淼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可能是我也喜欢他们,他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喜欢。”
很久以前,陈淼也没那么喜欢孩子,甚至觉得孩子有点烦人。“但是自从我看了关于与孩子沟通的书之后,我就发现孩子就是孩子,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因为他是孩子,一些行为特征的出现也都跟他的年龄有关。你用真心的尊重和喜欢来对待他,他能够感受。”
1986 年,陈淼从芷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曾在芷江荷花池小学当过几年语文老师。三四年前,她初任教师时的学生搞同学会,邀请她去参加,让她感触颇深。
在这次同学会上,陈淼遇到了一位学生。当年这个学生的习惯不好,经常拿同学的小东西。一次一个同学的钢笔不见了,认定是他拿的。陈淼知道这种情况后,把他叫到一边,问是不是他拿的。“一看神情就知道是他。于是我要他把钢笔放到讲台的抽屉里面。上课的时候我故意装作在找东西,就发现了那支钢笔,故意大声问是谁的,请那个丢了笔的同学来认领。我笑着说,可能是哪个同学搞恶作剧把笔藏起来了。这样就保护了这个学生。”同学会上,这个学生一再表示对陈淼的感激:“如果不是您,我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次久别重逢让陈淼重新思考教育。讲完之后,她停了好一会儿,这个停顿的间隙,周围的一切那么安静,我们谁都不愿意打破。末了,还是陈淼重新起了话头,这话像是对我们说的,也像是对她自己说的——
“我觉得我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拼尽全力。我现在已经五十二岁了,如果五十五岁退休的话,就只有三年了,总是有一种紧迫感。现在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成就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其实从事教育这个行业,幸福感不止来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学生对你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