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响水港公用重件码头工程桅杆吊后臂墩台结构尺寸:23*30*3.5(5.5)m,设计底标高+0.90(-1.10)m,设计顶标高+4.40m。为便于墩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作为挡水和基坑支护结构,钢围堰平面尺寸26.4*33.6m,围堰设计基坑底标高-1.23(-3.23)m,围堰设计顶标高+4.30m。
灌河口附近海域受黄海潮波系统控制,属非正规半日潮。根据灌河口燕尾港潮位站的资料统计:
最大潮差:5.39m
设计高水位:+3.00m
设计低水位:-2.02m
设计流速:V=2.6m/S
码头场地隶属灌河河床~漫滩相地貌单元,水域区岸坡呈阶梯状缓倾,地质土层参数如表1所示。
钢板桩采用SP-IVW型钢板桩,板桩长18 m,围堰平面尺寸:26.4*33.6 m,围堰设计顶标高+4.30 m,板桩入土深度11~13m,封底为1.30m厚C30混凝土,泥面以上部位钢围堰不设置纵横支撑。
表1 地质土层参数表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4.1.6条规定,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可按公式计算,其中 Vb为挡土构件在坑底处的水平位移量,当水平位移不大于10mm时,可取10mm。
图1 钢围堰断面图
钢板桩所用钢材为SY295钢,封底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主要材料的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取值如表2。
2.3.1 荷载分析
(1)结构自重。结构自重由有限元软件自行计入。
(2)水(土)压力。对应工况下的水土压力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计算。计算中各土层均采用水土分算。土压力系数②2 淤泥质黏土主动土压力系数 Ka=0.894,被动土压力系数 Kp=1.118.
(3)静水压力。静水压力按各工况水头差,根据公式p=γwh进行计算取值
查的Cw=1.48故迎水面水流对1m宽钢板桩的水流力为:
图2 CS1钢板桩受力示意图
2.3.2 工况分析
根据施工工序流程,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以下选取1m钢板桩进行受力分析,水平荷载主要考虑内外水土压力、水流力作用,浇筑封底混凝土时额外考虑封底混凝土的侧压力。
CS1:带水开挖至基坑底工况。
设计高水位(+3.00m)条件下对围堰内岸侧淤泥质黏土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须保持基坑内外水位平衡。
CS2:浇筑封底混凝土工况。
基坑开挖/抛填至设计标高后,设计低水位(-2.02m)情况下浇筑1.3m封底混凝土。
CS3:抽水至墩台底工况。
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抽水至墩台底(-1.10m)。
各工况考虑两种荷载组合形式,基本组合与标准组合。荷载组合形式如下:
基本组合:1.2×自重+1.4×静水压力(内、外)+1.4×土压力+1.5×水流力(+1.4×封底侧压力)
标准组合:自重+静水压力(内、外)+土压力+水流力(+封底侧压力)
以上组合中,基本组合计算结果用来评价强度指标,标准组合计算结果用来评价刚度指标。
钢板桩围堰施工阶段的结构应力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应力结果均采用基本组合。
经计算得钢板桩围堰施工阶段CS3(抽水至墩台底)组合应力最大为124MPa远小于265MPa,钢板桩水平位移CS1(带水开挖至基坑底)时最大为76mm小于150mm,综上,钢板桩围堰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2
2.3.3 封底混凝土应力计算
封底混凝土的作用为:a)防水渗漏;b)抵抗水头差在围堰区域的浮托力;c)作为墩台施工时的承重底板。本围堰施工主要考虑+3.00m高水位条件下抽水到达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时的工况。
+3.00m高水位条件下抽水工况计算中考虑荷载:内外水头差产生的浮托力及封底自重。模型边界条件为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接触面上的所有点固结。该工况基本组合作用下封底混凝土的主拉应力与主压应力结果如图6所示。
封底混凝土的强度:
图3 CS2钢板桩受力示意图
图4 CS3钢板桩受力示意图
2.3.4 封底混凝土握裹力计算
+3.00m高水位条件下抽水到达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时的工况下,封底混凝土对钢护筒的握裹力为:
封底混凝土有效厚度1.3m时,对钢护筒的握裹力小于135kPa,满足要求。
2.3.5 嵌固稳定性计算
嵌固稳定性评价系数:
Epk—基坑内侧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标准值
Eak—基坑外侧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标准值满足三级基坑要求。
Zpl—基坑内侧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至挡土构件底端的距离
Zal—基坑外侧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至挡土构件底端的距离
Ke—嵌固稳定安全系数,对于三级悬臂式支挡结构,不应小于1.15
2.3.6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图5 钢板桩施工结构应力图
图6
图7 嵌固稳定性计算简图
图8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简图
由于基坑开挖是一种卸荷过程,开挖越深,初始应力状态的改变就越大,这就不可避免的引起坑底土体的隆起变形,有的甚至可能由于受到过大的剪应力而导致基坑隆起失效。围堰施工过程中按最不利工况CS1(带水开挖至基坑底部)考虑:基坑外泥面按+0.65m考虑,基坑内泥面按-2.40m考虑,围堰内外水头保持平衡,按+3.00m计算,板桩底标高为-13.70m。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评价系数:
D—基坑底面至挡土构件底面的土层厚度,取11.3m
h—坑开挖深度,取1.55m
γm1—坑外挡土构件底面以上土的重度γm1=6.9kN/m3
γm2—基坑内挡土构件底面以上土的重度γm2=6.9kN/m3
Nc、Nq—承载力系数
c、φ—挡土构件底面以下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c=8kPa,φ=3.2°
q—基坑外侧土上均布荷载,取0
Kb—抗隆起安全系数,安全等级为三级的支护结构取1.4
计算可得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系数:
综上,基坑不会发生隆起现象。
在整个围堰施工过程中,对围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板桩墙的位移及基坑底部土体稳定情况,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防止围堰不利变形和滑动,以保证围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固,通过观测围堰在合拢前基本未发生位移,合拢后至浇筑封底混凝土期间,板桩水平位移较明显,最大达到72mm,封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变形渐趋于稳定。
在整个后臂墩台施工期间,围堰总体变形幅度不大,满足了施工安全及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对于浅水区墩台钢围堰,施工中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工期以及围堰设计加工质量等综合风险因素,本工程钢围堰施工仅在依靠封底混凝土的前提下支撑结构稳定,给类似工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