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关键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减少面对面的疫情传播,珠江水系各地海事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减少船员和船公司间的人员流动接触,以推行网上办、平台办、公众号办理为突破口,开展阻击疫情蔓延暖心行动。
在广州,广州海事局政务中心提倡各类证书网上办理的基础上,以非接触性办理作为最主要的政务服务方式,通过中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https://csp.msa.gov.cn)、“幸福船员”微信公众号、海事一网通办平台(https://zwfw.msa.gov.cn)等方式全面开通对船舶船名认定、船员证书办理申请、水上无线电行政许可等行政许可。力争将疫情对航运影响降到最小,努力做到肺炎疫情不扩散,海事政务服务水平不下降。
同时,该中心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提醒,通过 “广州海事”微信公众号、“海事业务通知”微信群和电话,积极向辖区各有关港航单位和个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业务办理通知;对不能网上办理或存在紧迫情况需要到现场办理的,派专人在政务大厅入口检查办理人员是否有佩戴口罩,并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同时还在窗口为办理人员配备了口罩、手套、酒精、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物品;节后上班第一天,政务中心专门组织业务能手积极研究简化便民措施,借助现有设备与系统,开展特殊时期非接触办理,引导行政相对人进行网上无纸化办理、邮寄办理、邮寄送达。
在中山,为实现“船上人员尽量不要离船上岸、相关航运单位和船员尽量不要到政务大厅办理业务”,切实减少船员流动接触、减少执法接触,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2月4日起,中山海事局通过“海事之眼”微信小程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不见面”任解职、推广“不见面”配员核查以及开通疫情快报通道,船员可通过“刷脸”直接在船上向海事机构提出任解职申请,完成资历的采集、信息自动核对、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审核等工作,大大减轻了船员外出办事感染疫情的风险,在确保辖区水上安全形势平稳的同时有效助力疫情防控,保障船员的身体健康和航运业持续发展。
南宁海事局首次开展船舶信息远程在线核查工作。
自防控疫情工作启动以来,中山辖区共有944艘次的船舶、3418人次的船员通过“海事之眼”微信小程序开展了船舶配员核查工作,切实落实了“少登轮、少接触”的防控要求,有效保障了中山辖区的水上交通安全。船员疫情快速报送模块2月1日上线后,24小时之内全国共有317人通过“海事之眼”微信小程序报告了健康状况,目前未发现身体不适的船员。
在佛山,2月5日,佛山海事局启动政务中心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推行网上“不见面”船员业务办理,以非接触性办理作为最主要的政务服务方式,切实减少船员流动接触、减少执法接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佛山海事部门已通过中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https://csp.msa.gov.cn)、“幸福船员”微信公众号、海事一网通办平台(https://zwfw.msa.gov.cn)等方式,全面开通对船舶船名认定、船员证书办理申请等行政许可。“力争将疫情对航运影响降到最小,努力做到肺炎疫情不扩散,海事政务服务水平不下降。”佛山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江健表示,申请人可委托邮递送达方式领取行政审批业务结果。
在广西,2月3日贵港海事局政务中心调整业务办理模式实行“不见面办理”办结,该中心通过提供预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和线上办理等多种模式,切实保障了应急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畅通。据统计,2月3日至今,贵港海事局政务中心“不见面办理”海事政务事项39项,开辟绿色通道预约办理36项,现场特事特办57项,线上线下累计接待群众咨询和业务办理200余人次,业务办结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