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休眠”资源赋能治理主体

2020-03-19 03:51潘桐蔡庆悦闫正宇
前线 2020年2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潘桐 蔡庆悦 闫正宇

[摘要] 街道是行政管理的末梢,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职责就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街道遇到了资源不足、条块分割等问题。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党工委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中,探索实践了《老旧小区物业考评方案》,取得了“让‘休眠者动起来”“让‘冷主体热起来”“让‘主导者亮起来”的成效,取得了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新效应。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会治理;  条块协同

[中图分类号] D267; C916.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2-0083-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他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1。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党工委针对老旧楼房小区存在的“管理主体”缺位、“治理主体”失效的问题,以党建引领创新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会治理路径,对当下城市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做出了创新探索。

党建引领让“休眠者”动起来

新街口街道位于西城区西北部,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21个社区。街道南部主要为平房区,北部主要为楼房区。北部楼房区建成较早,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影响居民生活的各类问题不断出现,居民投诉逐年增多。但这些老旧小区的物业和产权单位由于多种原因,绝大多数处于“三不到位”的“休眠”状态,即管理主体不到位、社会监督不到位、缺位追责不到位,无法有效履行管理小区、服务居民、提高宜居水平的服务职能。为了让“休眠”的管理主体活起来,2019年5月,街道工委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中,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领导有力、目标完备、权责清晰、考评严格的《老旧小区物业考评方案》。

考评方案突出了街道党工委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主持成立新街口街道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考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方案考评主体。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城市管理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区房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信局、区政务局等相关委办局及办事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21个社区的居民代表等担任考评成员。领导小组对各小区物业服务工作全程监督,审定物业考核结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城市管理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的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

考评内容突出了基层治理要求。方案的考评对象明确为辖区内建筑年代在2010年以前的原直管公房房改房小区、回迁小区、实施物业管理的单位产权小区及实行居民自治引入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考评内容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对房屋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情况;对环境卫生、绿化、停车等环境秩序的管理情况;对治安、安全的管理情况;对居民投诉问题的处理情况;对小区党建、业委会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的配合及支持情况。

考评工作突出了政府的行政优势。考评每季度进行一次,由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提供给有关单位作为企业信用、行业评级、绩效考核等工作参考。对于排名靠后的物业企业,街道办事处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物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整改。对三次约谈后整改效果不达标的物业企业,街道上报区科信局、区市场监管局,调整物业企业的信用评分。对整改效果不达标的区属物业企业,街道上报区国资委,作为其绩效考核的参考因素。考评结果为“优秀”(90分及以上)的物业企业获得全额奖励,低于90分的按照所得分值折合百分比给予奖励,低于60分或发生重大问题的不予奖励。物业单位的考评结果通过地区的公共媒体向社区居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考评方案实施以来,相关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履行企业职能和社会责任,发挥了作为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社区的投诉案件明显减少,一批居民多年反映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街道干部说:“党建引领考评工作使多年来困扰街道的难题迎刃而解。我们把考评结果公开并通报给有关单位,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激励作用非常大。同时,考评工作也为物业公司提供了一个公众展示平台,增加了居民对物业公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党建引领让“冷主体”热起来

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主体建设,实现了治理主体的重塑、治理功能的重构、治理能力的重建,让“冷主体”热起来,实现了多方治理主体在社区的聚力共治。

强化组织根基,激活治理资源。街道党工委针对部分小区产权认定难、物业管理乱、物业不作为等问题,突出党组织主导作用,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在物业企业和业委会中建立党组织90多个,并将隶属关系不在街道社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开展共建共治服务。在此基础之上,考评方案得以顺利在各物业服务企业中实施,带动多方治理主体融入老旧小区维护改造的治理过程。

倒逼治理主体,提高治理效能。治理主体如何成为治理资源、发挥治理效能,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新街口部分小区虽然有物业公司,但由于各种原因,物业费收取困难,无法提供有质量的物业服务,进而恶化了物业和居民的关系,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另一部分物业公司由于产权单位的原因,存在“弃管不弃产”问题。物业公司由于得不到上级单位的相关支持,无法为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党工委依托党建引领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建立倒逼机制,激励各治理主体将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引领多元主体、汇聚多方力量,破解物业管理的瓶颈问题。

打破条块分割,多方联动治理。街道党工委在制定实施考评方案中,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创新政府工作方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资源聚合优势。通过考评物业,街道得以运用组织资源重塑、整合社区治理中的相关主体,通过政府资源对物业企业进行行业评价监督,促使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履行相关职能,在治理逻辑上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闭环。这一实践创新了政府工作方式,促使政府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从单一主导的治理主体向多元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的治理主体转变。

党建引领让“主导者”亮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1。2019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构建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联动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持续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当下基层的社会治理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单靠政府或社会力量都无法较好地解决,甚至政府和社会的其他主体会产生相互抵牾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党组织才能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统合治理主体、激活治理资源的作用。

厘清政府管理与市场服务边界。新街口街道的实践证明,当政府提供相关措施弥补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失灵的时候,必须厘清政府管理与市场服务的边界,这样才能确保发展持续稳健。在引入市场机制后,对属于服务企业职责范围内的居民诉求,应该由各服务企业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协议解决。对不在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内的居民诉求,政府应整合已有的市场资源,并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激活“休眠”资源,提供“政府+资源”解决方案。但需要明确的是,基层政府应当担起市场监管的责任,运用行政手段引入市场机制,进而改善服务能力。

建立条块结合、权责对等运作机制。新街口街道推进实施的考评方案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机制的保障下,起到了统合条块功能的作用。这种倒逼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正是造成当下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重要成因。基层政府在缺乏相应治理资源和权力的情况下,较难甚至不可能解决基层社会的诸多难题,这是当前基层权责不对等的一大表现。

新街口街道探索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可以通过建立条块统合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明确属地责任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建立上下协同的考核合作机制,进而取得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新效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潘桐,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蔡慶悦,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经济部副主任;闫正宇,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党建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 / 张蕾磊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