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庚子冬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疫情波及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国家部署,决定在武汉新建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应急医院,用于收治更多的疫情患者。
1月25日下午,原本参与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临危受命,转而牵头承担雷神山医院的施工任务,200多名管理人员和600多名工人重整行装,连夜“急行军”赶赴“新战场”。到26日凌晨4点全部完成转移,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启动。
5万m2、7.5万m2、7.99万m2,面对疫情蔓延的凶猛势头,短短6天,雷神山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3次增加,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但工期却与火神山相当,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全市现有的人机物料都在援助火神山,再开第二战场,可谓难上加难。
集结号吹响,中建三局紧急召集在汉全部力量,整个中建集团对内广发“英雄帖”,一呼百应、八方来援,中建二局、中建八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紧急驰援,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争先的大会战在这个鼠年春节伊始展开......
800人、1000人、2000人、5000人,现场人数的每一次增长,都意味着在这场与疫魔的对战中,我们的底气越来越足。截至2月4日,现场1000余名管理人员、近8000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14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3000余套箱式板房、3300套机电安装物资运抵施工。
现场物资不够,项目指挥部迅速动员中建三局属各区域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联系货源征集物资。以箱式板房为例,外区单位供货商就供应了80%的货源。
参建全体人员以“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争分夺秒抢抓工程进度。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沟通、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
开工次日的1月26日,施工现场共有管理人员、工人近千人,工程机械近百台,现场场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管线沟槽开挖、沟槽雨污水管线预埋安装、沟槽级配砂石回填、大面HDPE膜及土工布施工、厢房区机电管线预留预埋已经启动,局部基础混凝土开始浇筑。到31日已经有1000余台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类工程机械在场施工。
基本上每个施工环节有工程机械强力配合,推土机、挖掘机从事土方工程平整场地,接着是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进场浇筑,汽车起重机随时待命吊装厢房,体现了机械化施工的巨大作用!
在6000多万“云监工”的注视下,雷神山医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崛起。对施工内容复杂的雷神山医院项目来说,覆盖场地平整、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板房搭设等十几道大的工序,涉及土建及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十几个专业,不同专业之间需要划分接口界面……无处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是对中国建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中建三局作为总承包单位,统一策划、组织、协调,做好工序和工艺的穿插流程,保证了参建各方的顺畅沟通和项目施工的顺利实施,为所有参建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施工安排,保证每家单位都能最大化发挥专业优势,保持各单位的施工节奏步调一致。中建三局拥有成熟的质量管控体系和先进的精益建造举措,可以在极速施工的同时保证建筑质量。
在万众瞩目中,火神山医院于2020年2月2日正式落成,实现了10天建成一座医院的奇迹。2月6日经过3次扩容的雷神山医院建成,总建筑面积7.99万m2,床位1600张。
“快速建设的背后,有我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在雷神山医院现场指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吴红涛说,两个医院的建设均采用了行业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实现了效率最大化。其中医疗病区综合采用箱式板房和钢结构建筑,医护生活区则采用场地和吊装要求低的K式板房。通过综合采用不同的拼装方式,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大幅减少现场工作量,节约了时间,实现吊装作业效率最大化。
原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现雷神山医院建设专家顾问张雁灵表示,“雷神山”建设标准高于“小汤山”,如果说北京当年是一场“遭遇战”,如今的武汉打的是一场“阻击战”。
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