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奶奶的煤油灯

2020-03-19 11:49:48刘昌海
工友 2020年3期
关键词:煤油灯煤油奶奶家

文_曹 显 图_刘昌海

每年清明时节,回乡下探亲,我都要顺路去拜祭唐奶奶。到了唐奶奶坟前,点燃香烛、冥钱,一挂鞭炮很快化作了缕缕青烟消散在空中。我并不迷信,却愿唐奶奶能收到我对她的悼念和捎去的“现金”。无论何时,唐奶奶那笑容可掬的容貌都在我脑海里抹不掉。我想,人生往事常常会伴着你,让人激动回味的往事尤其不会走远。

与唐奶奶相识,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那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到一个边远村小学当老师。说是村小,其实是一个教学点,十几个孩子挤在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破旧不堪的木房子里读书,雨天还要用一些盆盆钵钵接雨水,课桌椅也是缺胳膊断腿。听村里人讲,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到村外的学校上学要走十多里山路,更没有人愿意到村里来教书。

我没有地方住宿,村干部引荐我住到了离校不远的唐奶奶家。唐奶奶中年就走了老伴,膝下两儿三女常年在外工作或打工,一般只有腊月时儿孙们才回家呆几天,平时就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家里。吊脚楼木瓦屋宽敞、明亮,大门前有一个菜园子,种有辣椒、白菜、豌豆等多种蔬菜,屋旁还有一块竹林。这里环境清幽,住着舒适,是个读书休闲的好地方。村干部介绍我去唐奶奶家的那天,唐奶奶对我问这问那,那种热情,像是在迎接久别的亲人。

我住在唐奶奶家,她找到了拉家常的人,把我当成她的“幺儿子”。有了我的陪伴,唐奶奶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每天晨曦初露时,她便摸索着起床了,把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原来老人也是害怕孤独的,儿女们不在身边,别说饮食起居、三病两痛,就是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尽管如此,哪怕她的儿女们后来都在城里安家落户了,她却不愿随儿女进城享清福。她说:“我老了,也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将来死了连鬼都不熟。”

唐奶奶年近七十,又矮又瘦,皱巴巴的脸跟核桃壳差不多,耳朵聋了一只,但眼神好,没见她戴过老花镜,身体像个六十岁的人。她说:“我一生没读过书,扁担倒下来是个‘一’字都认不到。”房前屋后的菜园子被她侍弄得像块绣花帕子,好看又适用,一年四季不缺菜吃。她闲时还去整理寨子里的道路。别人在背后都说她的“好”。

唐奶奶手中总是离不开钟情了一辈子的针线活,做的布鞋棉鞋针脚绵密匀称整齐。她给她的儿女每年都做一双棉鞋,还送我一双布鞋。我穿上养脚,给她钱她却不要。做花鞋垫也是唐奶奶的手工绝活。没学过一天美术知识的她,凭着灵气在鞋垫上绣各种图案,如鸳鸯戏水、龙凤呈祥之类,其色彩搭配之和谐,描绘之生动,做工之细腻,若非亲眼目睹,外人绝不会相信这是出自一位古稀老人的手。

那个叫茶园的村确实偏远贫穷,我去的那年连电都还没用上,村里人也无甚文化享受,电影一年看三四回,逢年过节才有“玩狮子”、“打莲香”之类在乡亲们看来是稀奇的好戏。幸好我带了一口袋书,可以打发课余闲散时间。起初我用微薄的工资买蜡烛看书,每晚都要点好几根蜡烛。唐奶奶看到后把家里的煤油灯找出来,每天很认真地检查灯芯是否够用,看灯芯上是否有“死结”的“茧子”,又将灯座灯罩擦拭干净,最后装满煤油,擦根火柴试试煤油灯够不够亮。为我点好煤油灯,她才去做别的家务事。就是这盏煤油灯,一直亮在我心里。

唐奶奶还做得一手好饭菜,她一天做两顿饭,每回都有我这“馋嘴”享用不尽的美食,胜过我回家的感受。她灶屋里摆放着十来个大大小小的酸水坛,里面泡制或腌制的豇豆、黄豆、酸菜、辣椒、姜、蒜……只要是土地的产物,均可以下坛。陶制上釉的深灰、青绿、黄绿等各色坛子,一进灶屋就扑入我的视野,那杂呈的美味就在我心里翻滚。唐奶奶养了五只母鸡,每月攒得60多个鸡蛋,自己舍不得吃,多数或煮或煎给我吃了,一小部分拿到街上卖了买煤油,让我晚上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读书和写作。

一到晚上,我们会拉半小时到一小时家常,她不打扰我看书和“爬格子”。有一回,邮递员将一封信送到她家。我打开一看,是一张散发着墨香的《湖北日报》。我激动的样子被唐奶奶看见了,她忙问我咋这么高兴,我说,报纸上刊登了我的文章。她忙从里屋柜子里翻出老花眼镜戴上,把那张报纸拿过来拿过去看了又看,还要我念给她听。末了她还摇头叹息:“我那几个孙子在外面打工干最累的活,就是吃了读书少没有文化的亏呀。”我看出她对我能来村里教书打心眼里高兴。

记得有一次我睡过头了,误了上课时间,唐奶奶板着脸冲我发脾气:“你是搞么子的人,娃娃们等你上课等了个把小时,今早上没你的饭吃。”这是唐奶奶第一次严厉训斥我。可她还是怕我饿着肚子上课,没过多久给我烤了十个烧洋芋,悄悄放在了教室门口。还有一次挨训是因为我的伙伴放牛时一时疏忽,牛把别人家的玉米地吃了一小片。别人怀疑是我放牛吃的,便跑到老奶奶家威胁我,说不认账就到文教组告状。来者气势汹汹,唐奶奶双手叉腰毫不示弱地据理力争。但事后唐奶奶就批评了我不对的地方:“虽说是你伙计放牛吃了别人庄稼,但你不晓得劝他主动承认错误……”唐奶奶对我的关心爱护,让我既感动又汗颜。就是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安贫乐教,至少不误人子弟,为人要讲原则。

和唐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无比充实、快乐。一年后我调回乡政府机关上班,离开了与老奶奶生活过的那个“家”。因为工作忙,路途远,中途我只去看过唐奶奶一次。七年前唐奶奶去世时我没能到场,她儿子遵照她的遗嘱,给我送来了她生前擦拭得纤尘不染的煤油灯和为我积攒的三壶煤油。

我接过煤油和煤油灯时,眼泪不自觉地从脸上落下来,感到从未有过的内疚和失落。唐奶奶的生命之灯熄灭了,她的一生就像朴实的煤油灯。是啊,人生就如一盏灯亮着,这盏灯是那么的单调和不起眼,虽说在黑夜里也只能点亮很小的面积或角落,但又是世界上最透亮的灯光,无私地照耀着人心上最暗的角落,给人回忆的温馨和真诚的温暖。唐奶奶走得自然和安宁,她给予我的温暖和光亮在我心中无异于春日的太阳,她馈赠给我的岂止是那盏平凡的煤油灯……

猜你喜欢
煤油灯煤油奶奶家
煤油灯
奶奶家的新鲜事
衣柜上的煤油灯
牡丹(2021年17期)2021-09-11 23:28:38
为什么煤油灯需要借助灯芯才能燃烧
百科知识(2017年21期)2017-12-05 20:37:10
在奶奶家学到的知识
去奶奶家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
高能合成煤油GN-1理化性能及应用分析
载人航天(2016年5期)2016-10-19 09:24:10
煤油灯
去奶奶家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