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孙道俊
摘要:石棚墓是青铜时代的丧葬形制,属于世界“巨石文化”的一种类型。东港地区的石棚墓是辽东半岛石棚墓的组成部分,与周边地区的石棚墓有紧密联系,是青铜时代文化交流、借鉴与多样性的见证物。文章对境内现存的8处石棚墓分布区域、类型、修建过程及年代等进行调研介绍,进一步完善信息数据,确定相关历史问题。
关键词:东港;石棚墓;青铜时代
1东港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石棚墓分布情况
1.1地理位置
东港是辽宁省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东北与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依鸭绿江同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南临黄海;西与庄河市毗邻;西北、北与岫岩满族自治县、凤城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23°22′30″至124°22′30″,北纬39°45′至40°15′。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千米,海岸线93.5千米,陆域面积2445平方千米。东港拥有沿边、沿海、沿江独特的地理优势。
东港地处辽东半岛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结合部。东部属长白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西部属千山山脉东南延伸边缘。地貌成因类型较多,形态复杂,有丘陵地貌、海岸地貌及多种类型的微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形,东、北、西三面向中南部倾斜。北部为剥蚀断块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部的城山海拔585.8米,为境内最高峰。中部、南部为波状平原和沿海滩涂。境内河流密布,水资源十分充沛,全境有大小河流213条,其中较大河流12条,这些河流由北向南注入黄海。
1.2历史沿革
东港历史悠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前阳洞穴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在18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唐尧时属青州;虞舜时属营州;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西汉时属西安平县和武茨县;东晋元兴三年(404),被高句丽占据;十六国时,属前燕、前秦、后燕势力范围;隋朝时属高句丽庆州地;唐总章元年(668)平高句丽收复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辖42州,县境为安东都护府辖地;辽、金、元、明均纳入中央政权管理。明永乐十二年(1414)置宣城卫(今新城区宣城村)。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后,后金攻取辽宁各地,属后金势力范围。为加强边境统治,1621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划十字街以东为“禁区”,致使区内人烟寥落,土地荒废。清同治十三年(1874)宣布东边地带全部开禁。清光绪二年(1876)析大东沟以东到叆河地设置安东县。
东港的历史文化遗存颇为丰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6处、市级14处、县级9处。1982年,“前阳洞穴遗址”发掘出土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骨骼化石,经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测定,其距今18620±320年。1983年,“后洼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中期石器、玉器、陶器等。这些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及工艺品与红山文化有密切联系,说明6000多年前东港地区文明由中原地区延伸至此。
1.3石棚墓分布情况
东港地区现存石棚墓8处(表1),分布在鸭绿江以西至大洋河之间地域6处,大洋河以西地域2处。
2东港地区石棚墓基本状况
2.1纪坊沟石棚墓
纪坊沟石棚墓位于东港市合隆乡合隆村纪坊沟村民组西20米小山丘东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9′54.6",北纬40°02′18.3",海拔51.1米(前石棚墓处)。石棚墓共2座,坐西北朝东南,前后排列,占地范围长10米,宽8米,面积80平方米。1981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登记。1990年前后,当地人修建苹果园时将构筑石棚墓的花岗岩壁石推倒毁坏,墓穴里的陶罐也被打碎。地表上现存被掩埋在土中的花岗岩壁石。
2.2后小峦山石棚墓
后小峦山石棚墓位于东港市合隆乡合隆村第10村民组西北5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9′38.7",北纬40°02′30.3",海拔64.1米(后石棚墓处)。石棚墓周边属于丘陵山地,北高南缓,共2座,坐西北朝东南,前后排列。占地范围长、宽各8米,面积64平方米。1990年前后,当地人修建板栗园时将石棚墓推倒破坏,墓穴里的陶罐也被打碎。被推倒的花岗岩壁石长1米,宽0.60米,厚0.15米。从遗址上采集到红褐夹砂陶片刻画有网格纹,含沙量较大,含少量滑石粉,烧制火候较高。
2.3姜家店石棚墓
姜家店石棚墓位于合隆乡合隆村姜家店村民组东北500米的山南坡果园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9′10.9",北纬40°02′00.5",海拔49.5米(墓东北角)。石棚墓分布范围东西长30米,南北宽40米,面积1200平方米。以前这里有多座石棚墓,1990年前后,当地人修建果园时将墓葬破坏,把构筑石棚的花岗岩壁石运走,墓室里的陶罐也被打碎。遗址上有残存的花岗岩壁石和红褐夹砂陶片,陶片刻画有竖条纹,含沙量较大,含少量滑石粉,烧制火候较高。
2.4龙头山石棚墓
龙头山石棚墓位于合隆乡合隆村姜家店村民组北3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9′01.9",北纬40°02′04.4",海拔62.2米(墓葬北端最高点)。石棚墓东、西、北部三面环山,南部开阔,现存5座石棚墓,分布范围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面积750平方米。石棚墓朝向不一,大小不等,均被当地人前些年修建果园时破坏。花岗岩壁石被推倒散落于周围地表,墓室里的陶罐也被打碎。从遗址上采集到的红褐夹砂陶片刻画有竖条纹,含沙量较大,含少量滑石粉,烧制火候较高。
2.5小骆驼岭石棚墓
小骆驼岭石棚墓(图1)位于合隆乡城山村小骆驼岭村民组姜长民家北300米的小骆驼岭山前台地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3′11.8",北纬40°02′41.5",海拔49.9米(东石棚墓南1米处)。共有石棚墓3座,从东向西排列,间距不等。分布范围东西长30米,南北宽10米,面积300平方米。石棚墓蓋石均被破坏,壁石有的被推倒,有的仍然矗立在地表。其中东侧石棚墓破坏较重,4块壁石均被推倒,局部被掩埋在土中,尺寸、向位不明。中间石棚墓坐北朝南保存相对完整,共4块壁石。东侧壁石长1.60米、高0.90米、厚0.35米;西侧壁石长2米、高0.90米、厚0.35米。东、西壁石间距1.65米,下部有铺底石。西侧石棚墓坐东朝西,由3块壁石构成。壁石长1.60米、高0.80米、厚0.40米,壁石间距1.60米。此处石棚墓的壁石有金属工具加工过的凹槽。据当地人介绍,以前曾经在墓中发现过装有骨灰的陶罐。
2.6于家山东石棚墓
于家山东石棚墓(图2)位于马家店镇西尖山村于家山东村民组37号于广田家房后100米的丘陵山地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1′02.8",北纬39°57′24.6",海拔25.4米(东石棚处)。石棚墓共3座,从南向北呈“品”字形排列,东、西石棚间距18米,东、北石棚间距21米,分布面积378平方米。墓穴均被人为破坏,仅存花岗岩壁石散落在地表。其中东石棚墓由5块壁石构成,最大壁石长2.20米、宽0.80米;最小壁石长1.20米、宽0.50米,厚0.20~0.30米。西石棚墓由3块壁石构成,第1块长1.10米、宽0.70米;第2块长2.30米、宽1米;第3块长0.80米、宽0.70米,壁石厚0.20~0.30米。北石棚墓由3块壁石构成,破坏程度较大,第1块壁石长1.20米、露出地表部分高0.40米;第2块壁石长0.60米、宽0.30米;第3块壁石长0.80米、宽0.30米、壁石厚0.20~0.30米。据当地人介绍,以前曾经在石棚墓内发现装有骨灰的陶罐。该石棚墓西墓1981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登记。
2.7宋家粉房石棚墓
宋家粉房石棚墓(图3)位于东港市新农镇新农村宋家粉房村民组西南700米的丘陵顶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8′21.2",北纬39°57′14.8",海拔48.1米(墓中心点)。石棚墓坐东北,朝西南,占地范围长5米,宽4米,面积20平方米。南、北两侧现存2块花岗岩壁石矗立于地表,北侧壁石长1.50米、高0.85米,厚0.26米;南侧壁石长1.65米、宽0.85米、厚0.25米。以前从石棚墓内发现过红褐夹砂陶片,刻画有竖条纹,含沙量较大,含少量滑石粉,烧制火候较高。1981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登记,1988年7月22日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8范屯石棚墓
范屯石棚墓位于新农镇地枣坡村范屯村民组西南200米丘陵山地中部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3′44.8",北纬39°57′54.4"海拔63.6米(墓东壁石处)。石棚墓占地范围东西长2.5米,南北宽4米,面积10平方米。现存2块花岗岩壁石,较大的壁石长1.77米、宽1米、厚0.24米;另一块长1.60米、宽处1米、厚0.23米。2块壁石间距1.10米,没有发现盖石、铺底石及其他遗物。
3东港地区石棚墓的类型、修建过程及年代分析
3.1类型
东港地区的石棚墓构造简单,规模较小,壁石均在0.8~2.0米,棚高1米左右。盖石、壁石及铺底石都是用花岗岩制作。形状不规则,有的有明显加工痕迹。石棚均被破坏,多数没有后壁石、盖石及铺底石。石棚朝向南、西南等方位,没有朝向北、西北及东北。修建位置普遍在山脚低矮的台地上,仅宋家粉房石棚墓在山丘顶部。数量上有的单一,有的成群。按照石棚的形制、大小、制作精简、盖石与壁石形状等分类分期方法,属第三类,小石棚。小石棚修建时间要晚,是石棚中的一种退化形式。
3.2修建过程
石棚墓修建过程包括石料的开采、搬运及修建方法三个方面。从小骆驼岭石棚墓西墓壁石,我们可以观察分析出当时的石料开采方法。这块长1.60米、高0.80米、厚0.40米的花岗岩壁石,加工痕迹明显。应该是用金属工具开采的,即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一般认为,当时的石料开采方法,应先在石面上用青铜槌子击出一排小槽,然后打进木楔子,再灌上水,让烈日曝晒,利用楔子的膨胀使岩石破裂,以减少青铜工具的损耗。模拟试验采用了另一方法,即用金属凿子先在石面上凿出连接成点线的小孔,然后打进尖锐的木楔子,再用槌子把白铁皮碎片嵌入木楔子和石头中间,使木楔子不易折断,此后由2人同时从两侧来回敲击木楔子。当木楔子上部只剩下10厘米时,取下木楔子,换上更粗更长的木楔子敲击,直至岩石产生裂缝。东港地区石棚石料的开采,应该是这种方法。石料的搬运,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应是采用普遍的木杆滚动方法。一般认为石棚的修建是采用“土囤法”,首先将石棚的壁石立好,内外用土堆起,然后把盖石从土上面搬运到壁石上,撤掉堆土,工程结束。这种修建方法已经被有些欧洲学者所认同,东港地区的石棚墓与庄河白店子石棚墓均采用这种堆土架石法。
3.3年代
东港地区石棚墓附近发现多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这些遗址与石棚墓有密切关系。经调查,位于合隆乡的五处石棚墓附近有龙头山遗址,出土遗物有红、黑褐夹砂陶片。陶片壁较薄,刻画有竖条纹、网格纹,含沙量较大,含少量滑石粉,烧制火候较高。马家店镇于家山东石棚墓与小于山遗址同处一地,从遗址采集到红褐夹砂陶片及陶器底,陶片上面有压印之字纹饰、网格纹、横弦纹等,胎壁较厚,含沙量较大,含滑石粉较少。器形有直口筒形罐、折沿罐等。石器有扁平斜刃石斧、双孔石刀、石棍棒头等。有的石棚墓内曾经发现过装有骨灰的陶罐,据考证,火葬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始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青铜时代。综上所述,东港地区石棚墓的修建年代应为青铜时代,大约距今3000年。
4结语
石棚墓是世界“巨石文化”的一种类型。不同地域的石棚墓有不同的文化属性,从形制、年代、修建方式等方面都有区别。它是古人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自发修建起来的巨石建筑物,有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区别。但相邻地区的古代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辽东半岛是亚洲石棚墓较多的地区之一,分布的区域在南部及黄海沿岸,在世界石棚墓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港地区的石棚墓规模虽然不算宏大,但是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建造起来,墓主人也应该是有一定权势的部落或氏族集团首领。这些石棚墓是青铜时代墓葬的一种形制,它包含着原始宗教观念,是古人对祖先崇拜和祭祀的场所。如《说文》中提到,“祖,始庙也”“古之宗庙,本为石室”。石棚即石室,是祖先神灵的所在地。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把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相结合,把他们进行神化的人物形象。如《礼记·祭法》说道:“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因此,石棚墓中的人物有的是血缘祖先,有的可能是有功于民的英雄或圣贤,对他们除了崇拜、怀念,还把他们奉为神灵,以期保护子孙及地方。考古资料证明,这些石棚墓与东夷族的分支东北夷族有关,东北夷族居住在辽东半岛和辽西滨海地区。《逸周书,王会解》中“东北夷有孤竹、屠何、俞人、青丘、周头”等。“青丘”,孔晃注《王会篇》云“青丘,海东地名”,服虔注云“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自山东半岛越海至辽东半岛正是“三百里”,所以青丘在遼南地区。辽东半岛南部及沿海地区在商周时期应是青丘或周头等东北夷族人的活动地域,这些石棚墓是东北夷族的文化遗存。辽东半岛黄海沿岸的新石器时代大连市小珠山下、中、上层文化和丹东后洼下、上层文化以及早期青铜时代的双坨子下、中层文化与隔海的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遗址都出土过受不同文化类型影响的器物,两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着经济文化交流和影响。历史从来就不是孤立发展的,黄海北岸渔猎为本的古文化对邻区文化因素的借鉴吸收,是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由此可见,东港地区的石棚墓也是青铜时代文化交流、借鉴与多样性的见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