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义涛 李华英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的整体思路,试图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课程聚焦初中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内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在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具体化[1],希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由此,依托生活案例创设情境便成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许多教学情境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在日常教研中经常发现,堆砌情境材料、问题孤立或肤浅、简单转述教材内容、知识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作为联通小学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中间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与这两个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脉相承[2]。尤其在当前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必将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学科内容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应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建构学习活动场域,着重关注学生在解决情境化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其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情境活动中,掌握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起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从思政学科视角而言,即要学会运用学科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分析与解决问题。而“问题”自当是优化教学情境的关键。在此,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教学的观察反思为例,尝试作一探讨。
【情境教学问题分析】
“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是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内容,本单元统领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学习,而第九课则是法律教学的起始课,教学重在培育学生尊法守法、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的必备知识、能力等,可说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启蒙。从学生情况来说,七年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很少能意识到法律对自己的保障作用。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学生要知道法律的特征和理解法律作用,尤其是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在日常教研中发现,本课常见的教学思路为: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即在生活情景中归纳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关系-概括法律的特征-以领导干部被依法处理的案例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再另外以案释法说明法律的规范作用-进而以案释法说明法律的保护作用-最后延伸点出法律让生活更美好。这种教学思路的优势是由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感悟开始,具有一定的生活逻辑,并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逻辑:法律的区分-特征-作用,体现了对认知能力的要求逐渐上升。
但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经常成为一个教学难点。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容易在“法律的作用”教學之前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问题情境虚拟化严重,情境散乱不集中;涉及的法律场域和主体不断变换,学生难以在学习中真正理解法律的特征、作用。因此,我们希望有一个问题情境真实、集中、经过优化的教学设计,并把问题指向集中到法律的特征、作用上。
【问题情境优化】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司法机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些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典型案例,正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优质素材。在“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教学中,我们以“叶某妨害公务案——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管理暴力袭警”这一案例为蓝本进行优化,设置问题情境,尝试突破上述教学难点。其问题情境内容如下:
2019年12月22日,被告人田某某乘坐火车从山东济宁前往湖北武昌打工。2020年1月9日,田某某乘坐火车返回山东老家。1月22日,田某某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炎,医护人员询问其是否有武汉旅居史,田某某隐瞒到过武汉的事实,谎称从石家庄返回家中。1月26日,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因田某某违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故意隐瞒从武汉返乡的事实,造成医护人员及同病房病人共37人被隔离观察。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田某某违反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对新冠肺炎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后,明知应当报告武汉旅居史,却故意隐瞒,拒绝配合医护人员采取防治措施,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严重危险,致37人被隔离观察,其行为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应依法惩处。田某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认罪认罚。据此,于2020年3月1日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被告人田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
情境中使用的案例来自真实生活,许多学生甚至看到过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们优化后的问题情境使得事件过程稍复杂,涉及问题多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由此,使得这一情境切合本课学习内容和目标,指向知道法律特征、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教学重难点。基于这一优化的案例情境,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
一、叩问生活,以现实性问题凸显学科核心概念
当前,作为撬动思想政治学科育人关键“支点”的议题式教学特别关注“大概念”,即某种有组织、有结构的“核心概念”。它能帮助学生链接新概念与既有知识,深入问题情境探究相关证据的因果关系。[4]掌握学科核心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联系与判断等思维能力,为其自主建构学科知识结构,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奠定基础。
“法律的保障作用”是本课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法律与道德对比、法律特征、法律规范作用等前置重点知识的落脚点和目的地。这一核心概念在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既是上一节“生活需要法律”的具体展开,又是下一节“法律为我们护航”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可谓是承上启下。因此,我们将“法律的作用”尤其是保障作用作为第一个情境问题。
问题设计一:1.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法院为什么要惩处田某某?2.法院这样裁判田某某,与我有什么关系?这说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田某某隐瞒行踪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全,违反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法律强制惩处田某某,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防止了疾病传染,增加我们的安全感,具有保护作用;由此可见,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对全社会也起到评判、教育和预测作用,让我们生活更美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密不可分,生活处处需要法律。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状况,以体现生活理念为追求,简洁明快地将学生带入课程,让情境问题与法律保障的对象——学生发生直接的联系。以此,让学生直面生活,主动思考别人违法犯罪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意义,这一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第一问”。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渐展开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深度思考。由此,学生将深刻认识到社会生活常识已经证明,由于新冠肺炎極强的传染性,田某某的行为会直接危害他人生命健康、危害我的健康,法院惩处在犯罪者的同时保障了我们的生命健康。
二、递进设问,以逻辑性问题促进学科观点形成
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具体内容处理上,对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进行了分类,即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5],并融入相关活动设计之中。道德知识融入“探究与分享”,关于道德的知识主要体现在正文中,有助于道德的知识则主要通过“相关链接”来呈现。本课“法律的特征”分布在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中,希望引领学生揭示矛盾,深入分析,形成有关法律特征的基本观点,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在情境问题设计中力求实现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帮助学生通过关联思考,综合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自主辨识、分析,并作出理性判断,从而形成法律内容的学科基本观点。
问题设计二:1.法院凭什么有权审判和惩处田某某?2.法律应该是由谁来制定?3.法律可以适用于任何公民吗?
分析要点: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法院)保证实施,发挥强制作用;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是由国家认可或制定的;案中违法犯罪的人受到惩处,遵纪守法的人受到保护,说明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对全体社会成员(田某某、医护人员及病人)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既然法律有那么大的作用,从生活逻辑来说,这一问题设计将引发学生的连续思考与追问:为什么法律会有这样的强制力?谁才能来保证法律的实施?谁才有权力制定法律?法律对谁都有用吗?这些问题同样符合理论逻辑:现象-原因-谁做-谁制定规则-对谁适用。如此,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实然到应然,全面展现“法律的特征”。这些问题将带领学生聚焦“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通俗地说,即法律就是要以国家公共的强制力来处罚和遏制非法行为,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令人敬畏法律,这才是法律的独特之处。正是这种特殊性呈现出的严肃性使学生形成一种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解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观点时,许多教师往往列举一些我国高级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指出这些干部和其他违法的公民一样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教学思路的高度雷同说明教师没有深入和全面解读这一观点的三个核心内涵: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和自由;公民平等地承担法定义务;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适用法律。前两个核心内涵处于更基本的地位,所指的法律现象更常见。而将高级干部放在“例外”或“特殊”公民的位置,忽视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平等,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这一观点的内涵和外延,并影响其相关观点的形成。
三、开放设问,以扩展性问题拓展学科思维视角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依然呈现高度的综合性,力求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在这一课程性质观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走出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的误区。尤其是法治教育相关学习内容,由于法条的严谨性、法律的严肃性等,导致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忽视“德性”,实质上造成了道德与法治的割裂。这不利于学生全面、辩证地把握法治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因此,我们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还要注意融合“法”与“德”,拓展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以更广阔的思维视角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治。如此,才能使知识的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通过前面环节的教学,我们已经完成了法律的作用、特征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在上一节“生活需要法律”中已经学习过法律的内涵。因此,我们抛弃了教材上沿用已久的通过对比法律、道德、校纪三种情境,来明确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教学思路,而是直接将田某某的违法行为与社会道德联系起来,拓展设问,让学生感悟法律和道德共同调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问题设计三:1.田某某隐瞒行踪的行为会不会受到人们的谴责?2.这说明田某某还违反了什么社会规范?
分析要点:会。他违反诚信和友善的道德规范。
法律内在必然地包含着道德的价值诉求,违法犯罪行为必然也违背社会道德。通过对田某某行为的道德审视,学生发现调节人们行为的不仅仅有法律规范和保障作用,还有社会舆论、感情的影响、教化作用等,人一旦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无情的制裁处罚,还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亲人、朋友的谴责,失去自由、声誉、友谊、社会关系,多重打击之下,情何以堪?犯罪的后果这么严重,代价这么大,还值得去做吗?由此,我们要敬畏法律,法不可违的观念自然走进学生心中。
在这一教学课例的改进过程中,我们认为优化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优化其内容和形式,使其成为蕴含问题、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丰富学习资源。它能够有效地支持系列设问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体现相关学科核心概念(国家、保障、规范、平等)与学科思维方法(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结合、抽象与概括、对比、知识综合),从而能够以明晰的逻辑线索,组织起学习内容。这样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优质真实的系列情境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延伸思考,体会观察世界的多维视角,习得自主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发现新的学科知识,逐渐形成学科思维和知识信念。
参考文献:
[1][5]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5.
[2]毛义涛.以实践精神涵养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J].中小学德育,2019(1):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出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4]孙杰.能动课堂:学科育人的一种创新路向——以高中思政课议题教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0(7):2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