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的文脉延续策略分析

2020-03-18 16:39邓洋魏景沙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城市设计

邓洋 魏景沙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千城一面”问题愈加突出,城市有机更新、历史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大潮中延续文脉、保持特色是规划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文脉延续的视角探讨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力求对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引导,使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更理性和具备可行性。

关键词 文脉延续;城市设计;历史街区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之后,力求文脉的延续一直被规划界看作历史街区规划设计的宗旨,不过因为对文脉理解的差异性以及规划师设计水平的限制,使这种理念并没有得以充分的贯彻与落实,因此有必要理清城市文脉的含义,并探讨如何在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贯彻文脉延续的思想。

1历史街区城市文脉的内涵

1.1 传统文化空间塑造场所精神

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的保护延续是塑造城市场所精神的重要途径。钢筋水泥森林形态的现代城市常常泯灭居民归属感的价值,现代人孤独的穿梭于高度雷同的城市街头,很难产生归属感,而生活气息、文化底蕴浓厚的历史街区却常常可以给人以温暖的情感。就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的文脉延续而言,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街巷组织进行综合考虑,从街区的传统肌理、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以及非物质遗产等多角度着手探索历史街区古新结合、传承创新的方法可以增强城市街区的场所感,进而有效提高城市的文化魅力。

1.2 传统街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大拆大建的改造更新方式导致历史街区遭受不可挽回的破坏已成为整个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脉络得以延续的基础,从城市设计文脉传承而言,历史街区的再生长是从城市历史空间的发展演进为立足点,结合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植入业态升级创新等多种方式在文脉传承的前提下塑造风貌特色,在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协作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构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历史街区传承的新模式,如此一来既创新空间构建而不割裂文脉,同时还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建设管理模式相结合而带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发展。

1.3 文化传承增强城市魅力

城市化的飞速推进给城市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让历史街区的存续空间愈来愈小,以文脉延续为切入点重新探索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是突出城市底蕴,塑造城市魅力的关键所在。历史街区以有机更新的方式,重点突出建筑形式、空间尺度以及风格色彩等控制内容,严格避免拆真建假、拆旧造新和私乱搭建等破坏性行为,力求做到古新结合、尺度与风貌协调。部分城市的历史街区因为长时间的荒废而丧失原有的生活状态,通过文脉延续的城市设计手段可以有效地将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延续城市的传统肌理,进而彰显人文魅力[1]。

2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的文脉延续策略

2.1 保持传统的街巷空间体系

通常情况下,城市中历史街区的范围都不大,街巷的尺度往往比较小,以步行空间为主,这些小尺度、适宜步行的街巷是历史街区中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部分。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常常以满足机动车道优先的原则而拓宽传统街道,使得传统街巷空间受到破坏,也对街区的肌理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在历史街区中应用城市设计的手段,合理组织交通系统,限制大规模的机动车通行,延续原有的街巷体系,营造宜人的步行体验,给行人以优先权。此外,在历史街区的外围通过规划控制,適当增加停车设施,满足机动车的停放需求,同时鼓励自行车的使用并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点,从而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并考虑停车设施与历史风貌的协调性,对交通转换设施予以重点设计使其融合于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之中[2]。

2.2 保持传统公共空间界面的延续性

每个单体建筑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街道及其他公共空间都通过建筑来限定而形成,界面营造出“场所”感并形成街区的有形空间特点,所以在建筑单体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单体对公共空间所带来的影响。基于此,尤其是在城市设计中应该重点关注街道立面的延续性。如果新建、改建的单体建筑位于界面上,则在设计时要使原有的公共界面保持连续与完整性;建筑单体的形态要特别考虑公共空间的原有特点,不能因为单体将既有整体公共空间的价值或特色减少抑或是削弱;在公共空间的垂直界面控制上,可应用轮廓线控制方法,保持传统的建筑特色,以新改建活动不破坏传统的天际线为原则[3]。

2.3 保持街区开放空间的连续性

连续性的开放空间体系往往是城市历史街区中最富有活力的要素之一。因为土地的稀缺,不管公私,对土地使用的需求均十分强烈,若是不对历史街区中的开放空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很容易被蚕食。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通过控制街区容积率、建筑密度等严格控制建设强度,严格规定建筑红线范围,使历史街区内留出系统性、连续性的开放空间,以达到对既有公共空间的修补和完善。并且运用规划导则规定街区内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位置和每处公共空间的功能、层级,对独立且缺乏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通过城市设计进行再开发,以达到修复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目的[4]。

3结束语

历史街区是城市重要的物质与文化财富,从文脉传承的视角制定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策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具有积极的影响。守住、传承城市的文脉并使其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就要从整合城市历史空间、延续文脉特色做起,要考虑历史街区的物质、人文、精神等综合属性。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应涵盖文化延续、风貌协调、街巷空间体系梳理等方面,在传统空间中通过空间秩序、社会环境、产业创新等多种手段激发街区活力,使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最富有活力与人文内涵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9.

[2] 孙俊桥.走向新文脉主义[D].重庆:重庆大学,2010.

[3] 李钢.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4):343-346.

[4] 王晓娜.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城市设计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滨海地区城市开发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