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思考

2020-03-18 16:39陈斌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陈斌

摘 要 为使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更加科学、更加绿色环保,本文对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首先解答了绿色交通的理念的基本内涵,而后列举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的要点,如立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规划道路设计、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对道路绿化带进行科学配置等。

关键词 绿色交通理念;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交通在城市的功能及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升对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结合绿色低碳理念,提高交通设计水平,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便利。

1绿色交通理念

绿色交通理念所强调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环保交通,最大限度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把道路交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降至最低,符合道路交通的技术应用以及道路系统规划要求等。具体措施:①致力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逐步完善,进而降低市民对私家车辆的需求与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量;②提倡采用非机动车方式出行,如步行或骑自行车;③实施精准的道路交通管理策略,并且在道路交通的规划中保障行人与机动车辆畅通流动。绿色交通的主旨是相互协调,协调主要是指:道路交通分别与环境、资源、社会以及发展之间的协调[1]。

2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

2.1 立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规划道路

良好的道路规划设计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落实道路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必须对城市的长远发展进行展望,预测未来城市交通的状况。而后,再对道路的规划设计进行布局,保障道路的架构、疏密度、等级等设计得更加合理。通常情况下,城市的中心区域人口密集、流动大,因此城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要比周边更高一些。进行路网布置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同样很多,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各等级道路的规划应遵从怎样的原则,才能保证线路持续保持畅通,降低城市中心的车辆拥堵概率。尤其是路网布置中的主干路与支路,由于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与交通效率。因此,必须进行更为详细、合理的规划,保证其生活服务功能的全面发挥。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同样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对城市道路,落实景观设计时,满足城市居民审美要求的同时还要拥有更多的实用性功能。如净化空气、吸收浮尘等,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可以共生互利的道路环境。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应具备扩展与深化城市道路景观的外延和内涵功能,进而为城市居民营造出一个更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城市环境系统,如此才是绿色交通理念下的现代化城市道路规划建设。

2.2 人行道规划设计

人行道也是城市道路规划组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行道规划设计水平同样彰显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人行道位于道路外沿,因此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必须对道路两侧地块的衔接进行充分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让二者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不突兀、不存在功能障碍,通过科学的规划形成人行道步行系统,保证步行人员行走安全的同时,还可让人拥有更轻松自由的心情。在人行道周围还应配置一些绿化带或是水域景观,利用特色景观带提升绿色交通规划建设水平[2]。

对进行人行道设计时,还应融入更多的人性化理念,完善辅助设施,满足各类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降低特殊人群在使用人行道过程中出现伤害与障碍的概率。尽量通过合理的设计,保障弱势群体能够更轻松的开展城市生活。

2.3 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

公共出行方式一直是绿色交通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公共交通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让公交出行便利性更高、获得城市居民的青睐,在城市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服务覆盖范围进行扩展。首先,城市管理部门应为民众提供更为舒适便利的公交车辆,通过增加公交车数量、提升公交车内部乘坐环境等方式吸引人们选择此种方式出行。其次,为减轻公交车停靠上、下站时,对道路正常通行造成的影响,公交站的站点位置应该与人流方向结合,避免设置在道路交叉口或出口路段,结合道路断面形式合理选用港湾式停靠站,科学规划站点间距,为行人提供最大便利。最后,港湾式停靠站的宽度必须满足实际运营公交车的停靠要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公交车的数量进行细节调整。而港湾式停靠站的前后路段衔接部分,必须要配合减速加速车道设计,满足公交车进出港湾的速度调整要求[3]。

2.4 科学配置道路绿化带

在道路用地范围内进行植物栽培与造园布景的用地规划区域为道路绿化带,位置通常在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分车带等地方。根据城市道路规划进行绿化带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城市的气候特点、本土植物种类、绿化带建设适宜地点等,同时对占地面积与行车因素进行综合性规划,保证绿化带设计的合理,不仅可以保持道路通畅,还能够丰富道路景观,有效吸收道路行车过程中带起的浮尘。

进行道路绿化带设计时,首先要对道路本身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道路等级规划、绿化带的占地面积以及位置等进行科学规划。通常情况下,城市主干道路的上的车辆较多、车速较快,因此驾驶人员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路面的指示与车辆上,对应的道路绿化带必须形式简洁、不过于明艳,能够保障驾驶人员拥有开阔的视野,不分散其注意力。次干路和支路一般位于人们的生活、步行区域,车辆相对较少,针对这种穿插在人们生活区中的街道,应尽量将绿化带设计得更加丰富。選用更多种类的植被以及布置方法,让人心情可以得到愉悦。与此同时,绿化带还可以起到功能空间分隔的作用,设计人员可以采用调整绿化带植被的高度的方式进行设置[4]。

3结束语

绿色交通理念是指从人类与环境“双观”上共同实现“以人为本”“绿色出行”的协调交通运输系统目标。进行设计方案规划时,除了要对城市未来长久规划方向进行考虑以外,还需要通过更科学、节约的方法让后道路建设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整齐划一。

参考文献

[1] 朱加喜.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道路交通改善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21-22.

[2] 徐晓兵.优化道路资源配置让“绿色交通”畅行[N].兰州日报,2014-07-03(003).

[3] 蒋育红,何小洲,过秀成.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73-77,82.

[4] 沈沪瑛.道路交通管理和绿色交通[J].公路与汽运,2001,(1):49-50.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论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