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波
[提要]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振兴河南、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但由于公众生态意识不够、能源结构不合理、绿色技术滞后等原因,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巨大的问题。为此,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未来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10日
自从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的经济体量一直稳居我国第五位,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此,本文梳理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明确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对于实现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存”一词来自古希腊,原意是“栖身之处”,指的是全部生物保持其自身存在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明”来自希腊“城邦”一词,是指人类文明不断演进凝结出的成果,人类不断改造世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的加总。随着生态内涵的丰富和文明的演进,“生态”与“文明”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生态文明”的综合概念。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做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谷树忠(2013)指出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时代发展三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仅包含了人类要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绿色理念,同时包含着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的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河南省的意义
2012年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努力把河南省构建成“民富国强、生态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强省。但是过去传统的经济结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等矛盾越来越突出,阻碍了河南生态省的建设步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明智之举。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河南”的必由之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资源消耗型加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占比较低等突出问题;无法解决的水、土地等资源约束、受限的环境容量、愈加严峻的环境约束,都难以再承载以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能源结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河南省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从而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开发,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再利用,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难以平衡的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河南省建成“生态河南”的美好目标。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有着不容忽视的资源优势和生态区位优势。河南省作为中原腹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在推动中部六省崛起中起着重要作用。河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环境建设与治理,不仅关系到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中部六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河南省绿色发展好了,高质量发展好了,才能不断增强中部六省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进而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生态河南建设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河南本身,它也是中部六省绿色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状况仍不乐观。经过治理之后,河南省的生态质量改善明显。水、空气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河南省112.4户通过“以电代煤”“以天然气气代煤”等技术改造,实现清洁采暖。PM2.5、PM10年均浓度较上年同比下降1.6%、2.8%;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56.6%,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实施以来,水環境质量正在持续好转,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63.8%。与2007年相比,森林面积净增了1,295.8万亩,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到260万亩,森林资源也在逐步提升。尽管河南在污染防治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全省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令人堪忧。工业三废排放量居高不下问题仍然存在,2017年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超40亿吨,排在中部六省之首;工业废气排放量仍然很高,其中氮氧化物66.29万吨,占中部地区排放量的23%以上。
(二)绿色转型有所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河南省经济发展一直稳中有进,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均有所增加,2018年经济总量超过4.8万亿元,相比1949年增长了308倍,已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五位,人均年GDP超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较强。经济结构有所优化,第三产业也有所增长。据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9∶45.9∶45.2,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持续增加,2012~2018年增加11.5个百分点,由33.7%增至45.2%。但是,与全国第三产业占比52.2%比较,河南省第三产业占比仍有较大差距,第二产业占比与全国相比,多出5.2个百分点。能耗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第二产业能耗较大占比反而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与节能减排要求的矛盾将会愈加严峻。
四、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考验
河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较为显著,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公众生态意识不够、能源结构不合理、绿色技术严重滞后等制约着河南绿色发展的步伐。
(一)公众生态意识不够。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公民对于绿色发展的参与度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还不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但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仅停留在网络的发声和道德的呼吁上,虽有一定程度上的参与,但参与程度较低。同时,公民参与主要是在环境或生态行为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时的参与行为,处于消极被动参与或事后参与阶段。与此同时,公众绿色消费意识尚未形成。消費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但一些公民忽视了环境的承载力和资源的稀缺性,追求自身享乐,养成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加上河南省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没有绿色消费的意识,没有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缺失是企业在环境治理中最大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选择无视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只有当自身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并受到处罚或投诉时,才能意识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生态责任。同时,政府对企业生态责任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监管机制,社会组织和公民对企业监督乏力,使得企业很难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制约河南省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南煤炭化石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比较依赖煤炭资源。一方面河南产业结构形成主要以煤炭矿产资源为基础;另一方面在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化石能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2018年河南省能源消耗总量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68%,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增加,上升了0.5%。尽管如此,煤炭仍然是占据河南省能源消耗的主要能源。煤炭排放出二氧化碳,造成雾霾天气和大气污染。如果煤炭的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会相应减少,空气污染也会随之减少。但从短期来看,河南依赖煤炭能源结构的现状难以改变,这也大大增加了河南绿色发展的难度。
(三)绿色技术滞后。绿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的技术滞后长期制约着河南省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需要放弃原来落后的发展模式,要求企业不得不放弃已有的生产设备、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前期投入无法收回,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大量投资购买新的技术设备、高薪聘请人才等。由于河南绿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绿色发展理念不足、资金实力不允许,绿色投入明显不足。另外,投入不足导致的绿色技术的滞后也会影响河南省绿色发展。河南省绿色科技水平滞后,低碳技术研发明显不足,企业没法开展绿色生产等都阻碍了河南省经济由“黑”转向“绿”、由“高碳”转向“低碳”。同时,河南环境监测技术还需要改进,大数据、物联网和先进的环境监测系统的使用将弥补人力监测的不足,但这些方面目前仍然相对欠缺。
五、绿色发展理念下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我们不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走得更远。在全社会营造出生态文明价值追求的氛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推动生态文明文化建设。首先,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文化,传播好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形成绿色发展价值观念。其次,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突破传统的方法模式,形成易于接受、形式灵活的大众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和资源,以多种形式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形成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二)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的脚步,依靠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水平。把生态资源和环境效益变成绿色发展的新动力。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与循环使用,实现系统循环联动。生态保护的红线、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使用的上限和环境注入的负面清单得到了全面实施,并在河南各城市进行了生态评估。
(三)遵循“绿色”理念,开发生态产品。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是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生态产业应首先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大小,合理运用生态技术手段,以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为目的,模拟仿生态的整个过程,最终实现生态和谐。因此,发展生态产业必须牢记绿色发展理念。从横向看,要对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改造,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工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纵向上看,我们应该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从绿色研发到绿色生产,从绿色营销到绿色再利用,贯穿于整个生态产业链。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让绿满中原成为河南新标识[N].河南日报,2019.9.24.
[2]桂玉.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与美丽河南建设[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3).
[3]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4]谢明华.河南省电力可持续发展压力评价和政策模拟[D].厦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