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宏 鸣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近年来,随着企业深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企业各业务部门均对自身管理职能与系统进行了梳理与重构。为支撑公司战略、提升管理效率,企业希望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业务的精细化管控、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数据的集成管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互融共享。
在企业业务拓展、经营活动开展、管理业务开展、财务结算、成本归集等环节中,各类经营、管理数据贯穿始终,但因企业各类数据存在数据源头不唯一、管控标准不一致,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可用性降低[1-2]。各类业务分头管理、各类数据隔离管理,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业务独立、数据隔离,为下游业务管理及应用造成壁垒,无法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与财务脱节、数据多源,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数据价值,无法进一步提升企业管控能效。因此,企业势必要解决业务数据的诸多问题,实现业务数据一体化,并通过数据一体化驱动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进而支撑企业决策支持的建设与应用[3]。这不仅是提升企业管控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支撑企业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围绕企业HR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业务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系统建设,各业务系统分别承载了相关职能管理的信息化落地与应用。
同时,因业务管控中各业务环节的数据缺乏关联性,业务基础数据的质量较差,无法支撑相关财务业务的开展,导致财务业务开展过程中需重新对相应业务进行梳理及维护,投入成本大、效率低、数据产出价值低,造成同一业务在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不同系统间独立管理和建设的问题。各系统间业务相对隔离,未完全打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环节,系统间不能相互支撑、相互引用,导致“信息化建设孤岛”现象严重;业务系统建设烟囱效应明显,业务隔离、数据不通,给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设置了层层壁垒,难以支撑企业决策支持及管理提质增效。
同一数据的业务应用未完全打通,导致各系统仅针对同一数据进行重复维护,下游业务系统的数据源不唯一;同类数据不同管理维度,系统间的数据一致性较差;数据维护的时效性受管控的环节影响较大,数据滞后性较为严重。诸类问题给企业数据一体化及数据贯通带来阻力,无法为业财一体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1.2.1 数据管控标准不一致
各业务系统数据的管控要求不一致,导致数据管理的层级、分类不一致。供应商信息管理中,因管理的业务不同,且各业务口的管理对数据的精细程度要求不一致,导致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管控层级、管控细度出现差异,采购管理中的供应商信息无法支撑财务业务的运转;业务分类信息管理中,因管理的视角不同,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分类管理出现数据差异,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无法支撑财务业务的运转;合同分类信息管理中,因管理的维度不同,采购合同的分类与财务管理的分类存在维度差异,两端数据无法在同一分类视角下进行统一,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不能支撑财务业务的有效运转。
1.2.2 数据源头不唯一
因历史原因,企业存在同类数据在多个部门、不同环节中同时进行管理的问题,且无系统支撑相应业务,造成企业数据存在源头不唯一的现状。由于各部门对数据的管控要求不一致、管控点不同,企业尚未对数据的建设、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导致各部门为满足自身业务必须按业务管理去进行数据的生成、管理、维护,一致性管理较难协调;各部门所掌握的数据因记录、流转、移交等原因,造成缺失、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所掌握的数据不能直接应用,这些问题都对业务系统间数据的打通造成壁垒。
1.2.3 数据时效性低
在各业务系统中,为加强数据的管控及治理,往往需要多个环节、多个流程才能积淀下可用数据。但因数据形成受多个环节的控制,造成数据的维护、生成、流转等不能实时生成,下游系统在数据利用的时候无法及时获取到相应的业务数据。
1.2.4 数据可用性低
因业务系统数据存在管控标准不一致、源头不唯一、时效性低等问题,各业务系统在构建过程中无法直接引用上游业务系统数据,不得不多头管理同类数据,逐渐偏离数据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建设的路线,业务数据的隔离程度越来越高,数据的可利用性在系统与系统之间越来越低、越来越难。
企业数据的融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决定企业数据分析和应用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过数据一体化建设,发挥企业财务数据的融合、共享作用,通过企业数据的分析预测,为企业管控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业财一体化就是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营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经营业务、项目管理业务为主线,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业务管理、数据管理、业务应用、数据应用的过程。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建设与应用,可支撑公司决策支持的建设,提升公司管控能效。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公司对业务、财务等独立进行管理。虽各业务口的职能较为明确,部门内部的运转效率也比较高,但因各部门工作的重心不同,业务端与财务端的割裂情况比较严重。随着企业的发展与业务管控的需要,数据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挖掘企业数据价值,势必要把企业经营中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流程和业务进行有机融合,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3-4]。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资源共享,可以避免财务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业财一体化有利于业务人员对所属业务的财务数据的掌握与分析,加强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对业务部门的监督和把控[5]。通过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积淀与管控,实现企业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保证业务、财务、资金、税务等的执行与管控合理合规。
基于数据中台实现数据一体化建设和数据的归集、应用。通过数据一体化建设,完善企业业务数据中台,实现企业业务数据在业务端与财务端的有效贯通,进而实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由于数据一体化使得业务与财务能够更好地结合,财务部门可了解业务部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给予财务支持或建议,使潜在的财务与经营风险提前得到控制,充分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6]。同时,通过业财一体化的建设,促使在业务管理中不断积累标准的业务数据;促使财务管理的职能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变;让企业的管理数据能够落地并应用于相关业务系统中;通过数据的积淀、管理与挖掘,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基于人力资源系统、经营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发票认证系统等,保证业务系统数据唯一性、一致性,系统间可进行数据共享、集成,避免系统与系统之间繁琐的接口对接。
(1)围绕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完成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人员信息、组织架构等数据的共享集成。在下游业务中直接调用人员基本信息,带出相应的财务所属部门及财务所属单位、岗级、差旅状态等,进行财务组织控制、收款信息控制、标准控制等。
(2)围绕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完成经营管理系统中的合同信息、项目信息、客户信息等数据的共享集成。在财务开票等下游业务中,直接调用经营合同信息、项目信息、客户信息,以带出相应的合同信息、项目分类、等级、客户信息等,保证了各业务环节中基础数据的一致性,保障了业务的连贯性。
(3)围绕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完成采购管理系统中的合同信息、项目信息、供应商信息等数据的共享集成。在采购分包、合同付款等下游业务过程中,直接调用采购合同信息、采购项目信息、供应商信息,带出相应的合同信息、项目分类、等级、供应商信息等,保证各业务环节中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为满足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对供应商进行多层级管理,财务业务使用末级供应商,采购业务使用一级供应商,这样既可满足财务业务的供应商应用要求,也可满足采购业务的供应商应用要求,保障了业务的连贯性。
(4)围绕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完成预算管理与财务共享系统的集成,共享业务过程中调用预算相关的预算科目信息、预算数,并进行预算的预警,为业务审核、财务共享审核提供数据支撑,保障了业务的准确性。
(5)围绕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在发票认证系统中完成发票认证后,财务共享系统直接调用相关的发票,带出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税额、发票金额、含税金额、无税金额等信息。在发票认证后,报销时无需再单独提交发票验证说明,对发票情况能够实时控制。数据共享集成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共享集成
因企业业务数据管理较为独立,为实现数据共享集成,可将业务数据汇聚主数据系统后,通过ESB总线串接各业务系统,达到业务系统数据相互调用的目的。但随着系统增多,数据的互用要求越来越高、增值应用越来越多,历史数据包袱越来越重,灵活性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数据库不堪重负、应用整体性能低下。随着大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曾经已经归档的数据需要重新整合以满足在线化、实时化使用及查询和分析等。数据量大、类型多、直接调用难度大、冗余数据多、冗余字段多,导致数据服务能力降低。
业务数据汇聚至企业业务数据中台,并根据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需求,分别对组织架构、部门档案、人员信息、客户、供应商、项目、合同(外委)、合同(委外)、出差类别、出差性质、应税服务类型、计量单位、供应商分类、客户分类、项目行业分类、项目业务分类、合同行业分类、合同业务分类、计税方式、税率档案、汇率档案、付款类型、发票类别、员工银行账号、银行类别、开户银行档案、收支项目、预算事项、车辆档案等数据进行独立处理,在一个数据池中进行灵活的数据访问,以满足各类共享业务应用。
如人员数据管理中,人员数据从人力资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4A管理平台等系统中获取不同的人员信息字段,汇聚形成完整的人员基本信息。若直接用于财务共享系统将导致数据量大、冗余字段多,影响系统效率。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仅提供财务共享所需信息,这就解决了财务共享系统与企业业务系统内部数据结构之间的差异,弱化了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壁垒。
笔者所在企业对人力资源系统、经营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发票认证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进行应用集成,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见图2)。
(1)围绕人力资源系统,对人员信息、组织架构信息进行业务财务数据贯通,实现人员基本信息、组织架构、人员属性等数据的业务应用对接,财务共享系统可直接引用人力资源系统中人员、组织架构、岗级、人员属性等信息,实现人力资源-财务一体化。
(2)围绕经营管理系统,对经营项目、经营合同、客户的信息进行业务财务的数据贯通,实现项目、客户等数据的源头唯一,保证数据一致,财务共享系统可直接引用经营管理系统的生产项目、经营合同、客户数据等,实现经营-财务一体化。
(3)围绕预算管理系统,对已编制的预算信息在各业务环节进行预警控制,在财务共享系统中引用预算数据及预警信息,实现预算管理-财务一体化。
(4)围绕采购管理系统,对采购项目信息、采购合同、供应商等信息进行业务财务数据贯通,并根据财务应用需求,分别在相应系统中对供应商进行分层级管理,财务共享系统可直接引用项目、合同、供应商等基础数据,实现采购-财务一体化。
(5)围绕发票认证系统,实现发票认证、验证、验重等信息与财务共享系统的对接,财务共享系统可直接引用发票数据,减少业务过程中的发票验证、管理等工作,实现发票认证-财务一体化。
图2业务财务一体化
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财务共享,进而实现财务人员的物理集中。信息系统将业务流、审批流进行了固化,实现了组织的业务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落实,推动财务制度的强力执行;IT信息系统的支持保证了不同组织、不同区域的财务业务在符合法规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数据化”。
通过建立数据中台实现企业数据一体化建设,统一制定数据标准与核算规范,公司各部门、单位必须在标准与规范的控制之下对业务系统进行建设与应用。通过数据标准化,企业可实时穿透查询下属单位的经营情况,涵盖业务及财务数据,为公司高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数据一体化、业财一体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与财务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业务协同。数据源头录入,既可减少财务人员的录入工作量,又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又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业务财务在报销业务稽核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业务的原始数据、预算的实时数据,真正使财务人员能够前移到业务源头进行财务管控;另外,财务人员对业务单据处理的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向业务部门提供财务信息服务,发挥财务数据价值。
实时共享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通过业财一体化,财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业务人员在前端输入的业务数据,解决下游系统不能穿透查看前端业务数据的问题,保证了财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也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和重复维护等工作。另外,业财一体化也可以使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数据的标准化、业务的标准化,为下游业务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可为财务系统中自动生成凭证提供支撑),减少了工作人员重复复核的麻烦,节省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从而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
通过构建经营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业务活动和财务工作的一体化运作体系,建立并实施统一的业务管理和财务核算规则,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工作的融合。例如,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流程、统一的结账时点、统一的业务管理规则以及统一的财务核算规则等。通过数据源头唯一性,保证数据标准,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提升企业管控效率。此外,通过标准化的流程也可以降低相关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出错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将涉及更多的业务、领域,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通过数据一体化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有效结合,财务部门能在业务开展全过程中识别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并给出建议,避免企业因潜在风险而造成严重损失。另外,业财一体化要求企业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这减少了信息的汇报层级,降低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基于数据一体化、业财一体化,以财务共享为核心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随着业财一体化的建设,企业数据的价值逐渐得到体现,公司各部门的生产、采购、营销、财务等构成了一个很大的信息网,各业务数据逐渐形成数据一体化、数据共享,为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业财一体化建设与应用的深入,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本身的业务职能,还要提供多方面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多角度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查找相关部门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有效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等业务环节数据化、合理化,优化企业业务的流程,通过数据分析,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内部控制、责任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撑,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业财一体化基础上,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推进数据的高效应用,构建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扩大非数据的信息分析,全方位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和监测,将传统的事后报表转换为在线的实时分析。采用各种分析模型、预测模型对企业经营进行风险预测和防范。通过数据一体化实现业财一体化,可提升企业管控能效,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营的持续增长。
数据一体化建设及应用让企业业务数据能够精确归集,不同业务管理的数据能够得到有效整合。数据一体化建设解决了业务独立、数据隔离等问题,保障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唯一性、有效性,驱动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现;促使企业各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数据的管理与维护能够遵从统一的设计思路,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框架下实施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打通业务端与财务端的信息,解决了业务与财务脱节、数据多源等问题,进而充分发挥企业数据价值,为企业决策支持提供支撑,提升企业管控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