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友和
摘 要:所有学生都应被赋予学习科学这样的具有挑战性的机会。我们只要能把学习的机会毫无例外地提供给每一个学生,那么每一个学生就都能获得对科学的掌握。机会有了,那么学习科学的氛围就更显重要。我们提倡打破条条匡匡,要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自由的,开放的课堂中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学习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知识,从而能放眼望世界。
科学不仅是个知识体,也是个探索的过程。科学追求客观,但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它必然受到人类价值观的影响。科学活动(实验和解释的发展)不断生成知识,其速度之快,甚至专家们都很难跟上本领域的发展。所以,科学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技能。科学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自身和环境,并为他们提供机会发展独立的理性的思想和负责的行动。它强调第一手经验、调查、设计、解决问题以及明晰事理的能力。而科学是渗透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将“科学”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中,而应将它扩散到现实生活当中,开放科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探索与学习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一、开放与探索的良好课堂气氛
在一个英国的教育网TEACHERSTV中,我看到了一节一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记录片段,其内容是“光”。虽然学生只是6,7岁的小朋友,但是老师还是放胆地让他们自已去想,去探究“光”的定义,形式及作用等问题。老师先布置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光的应用。一周过去后,学生们都可以说出在什么地方见到光线,还说出哪些工具可以发出光线,比如手电筒。而老师就立刻拿出手电筒照向学生的身体,叫学生试着“抓”住它。就是在这么一个自然的,轻松的环境下,老师轻易地将“光”这一抽象的事物引到课堂教学当中。然后,学生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道具中,探索并学习“光”的有关知识。例如,学生可以进入一间黑的帐蓬中试着帮老师找一样东西,结果因为黑暗看不到,所以要借助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才可以找到。就在这个强烈的对比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光对生活的用处。还有其它一些对比鲜明的小实验,都让学生自已在活动中探究“光”为何物。最后,就是一个讨论会,让学生对实验的感受暢所欲言,老师没加任何的评价与纠正,只是认真地聆听。最后,用学生说的话分析成几点来总结。
看完这一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样的一节课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应有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节课中,我看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通过这些实在的小实验让学生们学习“光”的有关知识。在这节课中,我看了师生们对“科学”的尊重,也看到了老师对学生们的尊重。这是一节真实的科学课,不像我们的“填鸭式”教学,即使是一个简单实验也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而且,我们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课本上所提到的,只是在重复课本的实验,照本宣科。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适当的灵活性,使教学过程跟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紧贴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成效。科学课应该是开放的,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与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整个过程将随着教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具体情况而展开。因此,科学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应该是开放的,既要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又不能死扣这些目标与要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完全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科学探究结论的开放性。而我们教师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开放性的意思带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那么如何具体地让学生体会这种乐趣呢?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科学知识的概念性、标准化、系统性与严密性,而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其次,从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出发,选择的内容应是小学生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三年级的《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学生身体随手可以拿到的尺子来引出课题。通过将一把尺子立着放入水中会即刻沉入水中,而平着放的时候就会浮在水面上,这个简单的、浅显易懂的实验来引出本课的难点——物体接触水的体积不同而造成的物体沉浮现象不同。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后,我们还要以鼓励学生将这一原理应用一番。用一个空饮料罐,一根塑料软管,制作一个简易的“潜艇”。通过挤压瓶子来影响“潜水艇”的下沉。我们还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找各种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沉与浮的变化。然后,通过一个讨论会,将这一课题深化,内变成学生自身的知识。
二、求真与务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实施步骤,来不得半点马虎与随意性。实证的方法奉行“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而实事求是正是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命题,大量的实证研究可以促进科学家实事求是观念的形成。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说过:“知识与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对行星运动的规律有了充分了解,又发展了微积分的方法之后,才得以完成的,绝不是单凭苹果落地就想像出的。所以,治学应有求真、务实和锲而不舍的态度。
人的行为习惯受环境与积习的影响。既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帮助学生培养求真和务实的学习态度就是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课程。现代科学教育中强调的STS(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精神。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推广新技术、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等等。让学生们参与这方面讨论或活动的具体行动,如参加各种环保活动,进行所在镇区的生态与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参与有关科学知识或新技术的宣传,讨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各种社会性科普活动。又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我们东莞一年一度的盛事“电博会”,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从而让他们树立求真与务实的积极学习态度。
与此同时,小学生应在科学学习中形成“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坑镇多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