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不使用渐变滤镜的七大理由

2020-03-17 15:46NandoHarmsen
电脑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滤镜风光前景

NandoHarmsen

形形色色的滤镜在风光摄影主题里十分常见,而使用它们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让作品更符合摄影师的预期,因为风光摄影最大的难点就是还原你的所见所闻,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拍得比现实更漂亮,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前期拍摄技术加工。而站在你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如何将现实世界超大的动态范围“塞入”到相机CMOS当中,尤其是一半为天空,一半为陆地前景的风光主题,即便是当代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每一代都有提升,但依然会有高光过曝或阴影欠曝的风险。

机内解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包围曝光,但在后期蒙版合成时很容易造成明度边缘亮环,对后期处理的技术要求很高。所以滤镜,尤其是渐变滤镜作为可直接降低入射光比的附件,在这种主题下就很能体现作用了。

渐变滤镜可以用多种颜色,比如渐变蓝、渐变灰、渐变橙等,基本上对应的都是各自天候,而从渐变程度又可以分为大幅降低亮部的硬渐变、小幅降低亮部的软渐变,以及将减光部分设计在中间的反向渐变,可以说是各有针对性,玩法也是五花八门。但这都是理论上的特性,现实拍摄时它们很可能并不是唯一,或最好的选择。

理由一:你必须带更多的设备

风光摄影往往会用到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而这些镜头大多又是灯泡型前组,这意味着无法使用传统的旋入安装式滤镜,所以必须携带外挂插片式渐变镜,而这些滤镜不仅面积大,100mm×150mm算是标准尺寸,而且还非常脆弱,保护不当很容易损坏,而且前面提到滤镜的种类繁多,所以为了应对各种光照条件还必须带上很多片,这就会占据大量摄影包空间,甚至需要专门准备一个单独的滤镜包,这对于需要跋山涉水拍风光的行程来说就非常麻烦了。

理由二:有偏色和降低锐度的风险

即便是相同颜色相同种类的渐变滤镜,不同品牌之间灰度区域也会有明显的色差,而且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长曝光偏色,这种偏色会影响色彩在整个画面里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如果前期没有使用白板拍摄平场文件,后期就很难修正,最终导致拍摄失真。

除此之外,因为滤镜毕竟是镜头光学设计之外的附件,它加入光路就必然导致光路产生变化,这也就会有产生额外色散和降低锐度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制造品质不良的滤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废掉辛苦拍摄的照片。

理由三:增加眩光

与前一条的情况类似,渐变滤镜作为镜头设计预定之外的镜片,增加了两个玻璃-空气接触面,也就细微改变了光线走势,在特定情况下会让镜头原有的抗眩光设计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形成很明显的反射眩光,对于品质不那么好的滤镜来说这并不算新鲜事。

理由四:高品质渐变滤镜价格昂贵

第二和第三个理由的主要症结在滤镜的品质,高品质的产品往往在偏色和眩光抑制上会做得更好,但高品质往往意味着高价格,即便是旋入式滤镜,广角镜头常备的77mm或82mm价格往往都在500元以上甚至近千元,如果是外挂式,价格就更是扶摇直上1500元以上的水准了,而且这还是单片的价格,如我们前面所说,渐变滤镜和其他滤镜往往需要搭配使用,这样一来整体投入超5000元并不算太夸张,所以玩摄影滤镜也绝不会是一件省钱的事情。

理由五:拍摄地形限制巨大

无论哪种渐变滤镜,它的渐变起始点都是一条平直线,这对于拍摄海平面、平原地平线等场景来说没有问题,但风光摄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拍摄构图并非水平,而是有山有树有房屋的场景,渐变滤镜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会误伤形状不规则的前景,后期提亮被滤镜误伤的前景需要依赖传感器宽容度,这对于部分老机身来说就意味着成像素质的下降。

理由六:前景有反射面時无法使用

前景包含水面、镜面倒影的手法在风光主题里并不少见,这意味着前景里也会出现高光比的部分,渐变滤镜可以降低天空部分的入射强度,但对地面反射的光线却很无力,这就会造成此类拍摄产生视觉失衡,需要拍摄多张再后期进行重新平衡,这也就背离了我们一开始使用滤镜的初衷——方便。

理由七:后期处理已经足够强大

使用滤镜的本质在于方便直出,属于前期方案。但事实上现有的后期插件性能也十分强大,可以模拟出使用滤镜的效果,哪怕你亮度已经过曝了,也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重构天空细节,甚至可以随意更换天空效果,当然,这可能与摄影“还原现场”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了。但事实上当下的新款相机,尤其是全画幅或更大画幅CMOS的单张RAW动态范围已经相当大,而且还可以通过对高光部分测光再连拍RAW并堆栈的形式来进行动态范围的“扩容”,超出肉眼极限也并不算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编辑观点

渐变滤镜诞生和普及的历史背景是羸弱的机身动态范围,彼时只能通过这样有诸多局限性的方式来拍摄风光,但随着近年来CMOS性能的逐步爬升,大多数风光摄影环境往往单张RAW就能满足需求,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则可以通过连拍+堆栈的形式来解决,毕竟现在6100万像素14bit RAW也能10张/秒了,这样的手法可以解除渐变滤镜的限制,把主动权掌握在摄影师自己手里,当然,可能对后期处理的PC性能要求会比较高一点,但玩数码摄影本身就需要一台高性能PC,这对于有高要求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高门槛。

猜你喜欢
滤镜风光前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风光新580
高坚Nuances系列Extreme Full中灰密度镜套装
功能强大的滤镜库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Rollei滤镜德国试用评测
各国首都风光
著名滤镜插件NIK提供免费下载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