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0-03-17 09:29汤汉月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

汤汉月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方向。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立足文本教材特点,针对相关年级的学生实际状况,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在多种形式朗读中感悟语文文字精妙之处阅读,在坚持写好读书笔记中积累好词佳句,在引导学生对话探究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抓住阅读感悟深刻处实施读写结合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对话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18-01

1.在多种形式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精妙的语言,读起来会十分乏味无趣,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精妙之处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阅读中慢慢得到语言的积累。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如个人读,同桌齐读,全班齐读,男女学生分开读,分小组比赛着读,高年级学生还让可以他们朗读与浏览相结合,这样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最终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慢慢地他们就会爱上阅读,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并细细地去品味,理解,逐渐形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风格,并最终学会学以致用。

2.在坚持写好读书笔记中积累好词佳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中,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以此提升语文阅读训练的学习效果。如在引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立专门的笔记本,如“好词佳句积累本”等等。例如,在教学《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抓住了“水落石出”这个词,学生通过查阅词典知道了意思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这样,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积累好词佳句,积累一定的词汇量,下笔的时候才有内容可写。而这些都是要靠平时的点滴累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把每天读书中学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片段都记录下来,鼓励学生坚持写好读书笔记活动。

3.在引导学生对话探究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离不开对话探究。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在对话探究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包含着创造因素。例如,教学《司马光砸缸》一文,这篇文章就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曹冲小小年纪那充满睿智的创造性思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类似的篇目还有很多,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精心设计课堂,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能够不断地去体会、思考,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既为习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从中也锻炼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讲评作文时,对于有创意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在学生中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积极参与其中,逐步形成风气。此外语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比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为课文想象合理的结局;还有作文中的扩写、续写、看图作文等作文形式,都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4.在抓住阅读感悟深刻处实施读写结合策略

学生在参与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每个文本都有一些地方深深地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软肋,这个学生感悟最深之处,学生往往有很多话要说,在此,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读写结合策略引导学生或仿写,或补白拓展等等。

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那忐忑不安的复杂心理”那一个自然段时,笔者创设了如下一个教学情境:同桌亮亮的玩具汽车多美啊!我便向他借来瞧瞧,我爱不释手,啪一声,玩具汽车掉在地上了,摔碎了,我大惊失色,我此时心中会想些什么呢?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教学情境模仿《穷人》一文有关描写心理活动的写法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有学生这样写:哎,亮亮会怎么说呢?怎么就这样不小心呢?这可是他的心爱之物呀,听说这是他姑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呢,而且这个礼物是特地从上海买的呢。我该怎么向他解释呢?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的,会让我赔吗?可我没有那么多钱!他会不会跟我翻脸呢?

例如。在教学《匆匆》这篇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这篇课文相关段落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篇课文中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及排比句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时间流逝踪迹的生活体验,如这篇课文中写的“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学生便这样写道“聊天时,日子便从话语中过去;上网时,日子便从指尖过去------”。

比如,教学《草丛的村落》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条毛毛虫,想象成一片落叶等等,由此模仿这篇课文写一篇作文。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想象和联想的写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生动有趣的想象作文。还有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展开丰富想象:当被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在听到阿曼达的话后,孩子们会有什么表现呢?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写出一段话。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对话中形成独特的阅读感悟,由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旺旺.例谈小语课堂增强师生有效互动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41-42

[2]劉宁霞.把握尺度:“给力”学生的阅读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11(05):49-50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小学四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