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嵘
[摘 要] 缘于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各个层次的知识教育得到其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便是其一。随着职业教育不断系统化和规范化,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已经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探索中、高职英语教学有效衔接途径,成为当前教育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结合当前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活思考为基础,提出几条解决方案,以供同行交流探讨之用。
[关 键 词] 中职;高职;英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212-02
中职和高职教学的有效衔接决定了高职学校教学质量。但是显而易见,随着教学模式的稳步改革及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教学需求,特别是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中、高职英语衔接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亟待改变这一现状。
一、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依然占据着世界语言的霸权地位,基于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提升中、高职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是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从人才需求和培养学生方面来说,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具有必要性。细化论述,内容如下。
(一)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培育社会需求人才
中、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衔接英语教学,不断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逐步完善,也能反哺教学体系的建设,推动教育发展。
(二)提升学生学历层次,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中职教育同普通高中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宗旨更偏向职业市场的应用效果,以帮助学生更好就业。而我国强调和鼓励终身教育,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实质上是为中职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供了路径,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还能为学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础。
二、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受众群体——学生、教学教授群体——教师,四者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要素。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教学活动施展困难,教学质量下降。笔者以四要素中前面三要素为分析点,逐一说明现阶段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上,中、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关联度和连贯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中、高职英语在教学内容上衔接得并不紧密,甚至采用两套教程体系,导致出现这种缺乏关联度和连贯性的原因可能在于中职和高职在英语教学上侧重点不同,但是显然,不论何种理由,这对教师来说,在课堂中就需要重新教授学生很多未学习过的英文词汇和语法知识点,以此为基础才能开展高职英语课堂。这不仅增加了高职英文教师的工作量,对由中职步入高职的学生而言,初始学习压力也较大。
(二)教学模式上,中、高职英语教学遵循的方式方法有异
虽然,中、高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是两者的明显区别在于,中职教育屬于中等层次的教育,它更注重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在现阶段中职教育环境中对英语的不重视显而易见。而高职教育则是属于高层次的教育,英语涉及学生考级问题、生源因素及办校宗旨,高职对英语显然较为重视。这也就直接导致两者在教学模式上采取的方法有明显区别:中职英语教学更多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而高职英语教学更为灵活。但是对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完成中职到高职英语学习内容上知识点的转变,多数学生受限于基础薄弱,高职阶段还可能会放弃英语的深入学习。
(三)受众群体方面,学生水平良莠不齐
本文虽然谈及的范畴为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高职学生并不都是中职毕业生,很多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生源的不同和多样化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化差异。这种差异化给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对课程难易度的把控以及课堂中的实际演练等都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制约了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三、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如上所言,现阶段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上困难重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从两个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来说,中、高职英语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而设置的,且两阶段均是全日制,知识内容和内容深度都是逐步递进的。因此,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虽然存在,但是仍然有改变它的可行性,且困难不是不可逾越。
(一)做好教材衔接工作,避免教学内容脱节
中、高职都是职业教育,都是为社会输入专业化人才,两者方向统一、目的一致。因此,中、高职在英语教学方面,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现状开展合作,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确保教学内容自下而上的系统性和自上而下的连贯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1)内容中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内容上,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表述技能两方面要一一兼顾,保障学生能力全面发展;(3)内容中尽量多设置职场情境,以便锻炼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结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将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重心确定到英语应用能力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单元模块教学方法,将职业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划分开来,分为两个模块,虽然教学过程中都进行学习,但是可以把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目标,而把英语应用能力的拓展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二)做好教师交流工作,避免教学形式化
上文就中、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提出了一点建议,不过,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变动意味着教案的推翻重设。如何确保中、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衔接紧密,还能做到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衔接自然,既方便学生接受教学,又方便教师开展教学,这就需要两个教师群体间加强交流,就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模式等问题充分交流,互相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由此避免英语教学形式化,保障教学效果,为有效推动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做好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不论是任何科目的学习,相较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采用新型教学法更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诸如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工作坊模式的运用,在英语课堂中,情景设置、思想风暴、自由辩论等方法的应用,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为了保障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效果,为了让中职学生适应高中教学模式,在中、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对其双双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既往实践也已经证明,情景设置、思想风暴、自由辩论等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显著帮助,甚至作为中职或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转变当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
(四)开展分层教学和针对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英语基础的良莠不齐为开展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带来了切实阻力,以高考成绩为择校标准的教育学经验,在高职英语课堂,或者在大一课堂,我们可以开展分层教学和针对性教学,即根据生源类别进行分班:(1)将高职单招生和统考生分开。(2)将中职院校的生源和普通高中的生源分开。这种方式简便,且大体上是贴合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这一实际情况的,如此开展教学,也有利于高职教师因材施教,做好中、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五)提倡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教学过程,学生作为参与主体之一,其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目前中、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等待着教师教授,具有“教一点,学一点”的特点,何谈做到自主学习。不过无数的教学实践总结告诉我们,学生有规划、有技巧地自主学习,对推进教学课堂进程、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有正面影响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前预习、课程教学、课后复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别,它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顺序和方式作了调整。依托于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和海量信息化资源,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完全可以基于微课、微信、直播等多种多媒体媒介,让学生课前提前自主预习,梳理知识,提出疑问。在课程中,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答疑解惑,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完成知识的消化吸收,而课后时间,则可以用于知识拓展。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存在明显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缺乏关联度和连贯性,教学模式传统未能适应当前英语教学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水平良莠不齐,等等。对此,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日常教学思考,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为中、高职英语教学有效衔接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朱卫芳,王策.高職基础英语教学与岗位英语有效衔接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1):61-63.
[2]周怡.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标准构建与实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153-156.
[3]任东梅.基于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英语“SHOW”实践教学模式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4(2):29-30.
[4]张小曼.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1):59-60.
[5]何文娟.高职院校EGP与ESP有效衔接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黑河学刊,2012(8):119-120.
[6]李西伦.试论英语词汇教学在高中与高职高专阶段间的有效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96,147.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