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2020-03-17 06:25杨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8期
关键词:知识点护理微课

杨俊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采用微课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个班级学生展开对比教学,比较传统授课模式与微课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结果:对照组学期末平均分为(68.37±3.55)分,观察组为(76.94±4.06)分;观察组人际交流、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在微课模式下可显著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力及意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8-0206-02

中职学生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理解能力差,而护理专业课对接受能力比较弱的中职生来说难度较大。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更加需要中职教师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微课是一种简短、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可通过自主观看视频实现预习及复习,提升学习效率。[1]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传统授课模式与微课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异。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9年3月至6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护理专业二年级共2个班级12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60名学生。对照组中全部为女生,年龄区间处于16~18岁,平均年龄(16.76±0.53)岁。观察组中全部为女生,年龄区间处于16~18岁,平均年龄(16.78±0.51)岁。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学生均为在校住宿生,为相同教师授课,班主任系同一人。

(二)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普通授课方案展开教学。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展开专业课程教学,在课前一周将微课视频陆续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并由学生自主下载观看,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知识测试及讨论题。上课时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决定课堂上的讲解内容,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PPT、举例、图片、提问、讨论等,再根据需要把部分微课视频在课堂上重新播放,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注意预留相应测试题以便对新知识点巩固学习。具体微课教学方式如下。

1.微课视频的制作和选取

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各种软件或手机录制,但一定要注意图像和文字清晰,医学术语表达准确,概念完整。微课短小精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是现代课程教学积攒的宝贵资源。[2]对中职卫校专业课程而言,则更应强调专业技能的针对性、详细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真正掌握该护理操作技能的重难点所在,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3]教师在分析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护理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教学经验多元化分析。在开发阶段需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授课教师,按照设计好的微课脚本展开视频录制,最终形成数个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有的放矢地展开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

微课视频可以是自己和团队一起制作,但也可以采用别人制作好的视频,或是信息资源中的微课。只要适合教学需要,都可以采用,但是要根据授课内容精心地选取或修改。已经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需在授课前一周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并提供给学生下载观看,除了视频,教师还应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应练习,思考重难点。

2.课堂教学实施

教师在授课前一天根据教学平台上传的学生对微课视频观看的相关数据信息提前调整授课内容,分析课前测试题答题情况。对于正确率100%的题目,在课堂上一笔带过即可,不必花费时间讨论与解释;对于错误率在50%以上的题目,则应重点讲解,通常此类题目涉及护理专业知识点,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式提问等方式解决;对于答错率小于50%的题目,则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学生之间解决。在课堂提问环节针对微课视频中提到的知识要点以及课后练习题相关问题展开检测性提问,查看学生对视频观看的实际质量。以实操为例,在观看护理操作相关视频后,教师可在课堂上展开演示教学,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模式模拟操作过程,并让其他同学观看记录,找出不当之处。在观摩演示学习下提升技术操作真实掌握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疑与指导。

3.教学反馈

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对护理知识点学习的不足之处、疏漏之处,同时也可让教师总结视频录制及设计规划经验,促进形成性评价的生成,让学生的反馈得以有效利用。利用教学平台,学生可上传观看微课视频后的感想或学习总结,也可以提出在课堂上没彻底理解、没完全掌握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踊跃提问、积极互动,还可以指定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为学习小组长,带动其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疑惑,可由教师在课堂上再次详细讲解、深度讲解,同时利用真实案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应用能力,让视频所呈现的理论知识真正被理解。

(三)观察指标

1.学习成绩

在学期末以闭卷考试联合技能操作考试模式判定学生的期末成绩,本次研究中平时成绩不计入成绩统计中。将总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4分、75分以上共3个等级,再计算班级平均分数。

2.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SRSSDL量表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估维度包含人际交流、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意识5项,每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1~5分,总分范围在60~300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该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

二、结果

(一)学习成绩

比较在学期末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示观察组班级平均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班级(P<0.05),详见表1。

(二)自主学习能力

比较两组学生在学期末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示观察组学生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以上两组表格显示,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微课教学有明显的效果,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强调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其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的养成。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应强调情感领域、能力领域、知识领域这三个领域的教学,也就是态度、技能和知识。采用微课视频方式展开学习有别于传统呆板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興趣更强,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知识点的针对性学习,每个微课视频的时间在5~10分钟,对学生而言可随时观看、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加上微课视频更强调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学生可及时发现自身在专业领域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在课堂上向教师反馈,在双向互动下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能力领域,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对知识点有效消化吸收,可能影响到后续知识点的学习,且教师的演示与操作可能无法被完全掌握,导致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巩固操作技能。而微课视频可利用反复观看达到反复学习的效果,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被有效提升,自主学习意愿被激发。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模式还可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更愿意向深层次问题迈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领域,传统授课模式下虽然多媒体课件可提供声音与图像辅助,但课件内容较为繁杂,学生的阶段性时间内记忆量较大,无法抓住重点。微课视频的知识点更具针对性,根据课程重、难点制作的视频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巩固性学习,因此学习质量更高。

现代的中职学校主要是面向基层培养专业人才,理论知识强调“必须、够用”,又要突出技能培养,提倡“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思想。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且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一成不变地传授知识,更倾向于知识的单向传输,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成绩的提升。而微课教学模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自然明显地得到提升。本次研究证明微课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在实践中不同的课程还存在很多具体问题,有待于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汪晖,于明峰,张文艳,等.微课结合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在新入职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5):67-69.

[2]赵万英.微课在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93-94.

[3]张慧敏,李伊为,吴小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26).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知识点护理微课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