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移动商务领域处于飞速发展状态下。应对新型电子商务移动平台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国家在2019年重新修订了中职专业目录,并将移动商务的新增专业(专业代码122300)列入。虽然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了将近20年,已然趋于成熟,而该类专业的移动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弊端也跃然纸上:中职学生虽然接受了全方面的商务营销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却缺少上岗工作的能力,为避免校企脱轨,中职学校对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应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改变原有的移动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中职;移动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054-02
在我国移动端商务活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场对中职移动商务人才数量需求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为跟上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中职学校亟须创新移动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移动商务领域发展趋势、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人才教育现状,最后提供培养移动商务专业人才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使中职移动商务学生在就业时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也希望中职移动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在其领域拥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移动商务发展趋势
全球化背景之下,移动商务领域处于蓬勃发展道路上。为了与现代移动商务服务经济相适应,许多企业对职员提出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并且要求他们熟悉与网络相关的业务,如直播销售、短视频类销售等内容营销模式。移动商务其实是电子商务的升级转变,近些年来,正因为电子商务朝着移动商务的方向转变。而随着移动网购用户数量增多,大部分在PC端网购的用户购物行为已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应用端上。随着社交电商模式快速发展,成了网络营销引流扩张的新方式,90%以上的网购用户将以移动端为主要消费渠道。因此移动端营销的活动已被公认为是当下电子商务领域中最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二、在中职教育背景下,移動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移动商务飞速发展的情境下,人们生活的任何方面都被移动商务影响,如在办理相关证件时、在利用购物平台消费时都能体现出移动商务的便捷,可以说,移动商务发展使其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更加紧密了。毫无疑问,社会对移动商务人才的需求会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而增大,所以国家为了使人才培养呈遍地开花之势以及满足移商企业的需求,中职学校的移动商务专业不容忽视。
结合现实而言,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但是中职学校却忽略了移动商务人才培养的特点,试想,中职学校没能把握移动商务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移动商务专业的发展也难以顺利进行。对中职学校来说,移动商务课程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多,学校关于移动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很混乱。而且,中职学校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计划制定,例如在移动商务活动运营实务、移动端平面设计教学的时候,内容偏深;在讲授社群营销相关内容时,教学内容却比较泛滥,忽视中职学生的特点,会导致该专业人才培养缺失有效性。除外,中职移动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实践性操作的训练,探究其中原因,如下:很多中职学校缺乏训练设备和场地,该专业的教师缺乏直播营销、App营销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为他们中很少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教学时难以结合企业具体要求。还有对中职学生来说,该专业的实习机会很少,所以移动商务专业的中职学生一般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因此中职移动商务专业的学生质量还有待提升。对中职教育来说,建立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移动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三、中职移动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移动商务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所以中职教育要加大力度建设该专业,此外专业教师和领导要重点关注移动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制订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以下是关于培养中职移动商务专业人才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应制订为培养企业一线工作人员
对中职学校来说,移动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帮助企业培养一流的移动商务人才。以此为教学目标,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保证之一。为了可以得到保证,移动商务专业的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制订具有合理性的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把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当成重要任务。
移动商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掌握移动商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零售业、批发业,从事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营销、内容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网络社群营销等新媒体营销、推广运营工作岗位,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移动商务基本知识,包括行业动态、发展方向及相关术语。
2.掌握新媒体营销的相关知识,能根据业务需要,按时按量完成下达的新媒体运营任务。
3.掌握新媒体运营日常工作中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
4.掌握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论坛、百度知道、贴吧、问答等第三方免费平台的日常运营技巧,发掘移动互联网营销新渠道、社交平台营销新模式。
5.具备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
6.熟练应用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微信、头条号等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内容运营,输出优质的内容,吸引精准的粉丝,实现社会化客户服务。具备CRM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使用社会化营销实现平台增粉,提高品牌关注度和粉丝的活跃度,及时与粉丝互动。
7.具备移动商务视觉设计能力,掌握无线店铺商品拍摄的基本技巧及图片处理技术,能根据企业要求,独立完成商品拍摄和图像处理,达到较好的视觉营销效果。
8.具备新媒体第三方平台资源收集及合作媒体的外联工作能力。
9.掌握软文写作、文案策划能力,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专题策划、信息采编整合能力。
(二)加强移动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鼓励移动商务专业的教师把握教学之外的时间,让他们在假期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相关实践工作,有了到相关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之后,该专业教师对专业领域的资源信息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不但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等课程开发路径进行课程体系的重塑。
此外,中职学校可以开展多样的教师培养工程,加速专业教师的成长,如大力开展教师的评级活动、成长计划。中职学校也应该加深对移动商务专业的研究,学校可以成立移商教研组,开展产学研等多样性的教研活动。比如,中等职业学校强抓移动商务专业组教科研工作,把教学与科研以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等进行结合。移动商务专业教研组的功能亟须得到强化,专业科研的相关制度也应被完善,学校可以要求教师定期推动“产—教—研”的循环转化,主动、及时地将行业工具、技艺转化为教学标准,一支真正专业的移动商务教师队伍便应时而生。
(三)提高学校和教师对移动商务专业学生的理论要求
就目前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教师对移动商务专业学生的理论要求比较低,导致该专业学生很难在相关专业课堂上聚精会神,而在实际的理论课堂中,學生会对专业理论产生枯燥感,认为学习理论是毫无用处的,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枯燥感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学生因为枯燥和不受约束,慢慢地就不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理论在专业实践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为杜绝忽视专业理论现象的发生,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应提升对移动商务学生的理论学习要求,特别是市场营销等基础理论的掌握。在教师授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移动商务领域的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如果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便事半功倍。
(四)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应加大学生实训课所占的比重
对移动商务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理论知识是重点,对其应用和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学生实训课是实现移动商务专业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结合实际来说,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该结合与时俱进的企业移动平台,如“两微一抖”等内容营销平台;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移动商务的业务操作,让学生掌握社群运营技巧,演练如何建立完善的社群体系,如何通过裂变、分享等机制,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是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其实也是加强移动商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固有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因为缺乏实践教学而与时代脱节,所以在新形势要求下,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跟校外企业一起培养学生的模式,结合实际来说,比较实用的模式有两种:定单式培养模式和双元制学徒的培养模式。定单式培养模式就是中职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所以企业可以参与教学制定。待学生毕业之后,相关企业可接收技能合格的移动商务专业学生。而双元制学徒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学生学习和工作实践同时进行,这种模式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对学生来说,挑战会更加大。
总而言之,制订与电商领域发展相适配的人才培养计划很重要,如今的移动商务学生赶上了电商发展黄金时代,移动商务技术给中职学生带来了就业机遇与挑战。中职学校要为移动商务发展贡献力量,为该领域输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庄琼娥.浅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培训,2020(3):17-18.
[2]郸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12):288-289.
[3]黄红波.视点:如何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J].营销界,2019(30):170-171.
[4]蒋世强,肖会红.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4):41-4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