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目“乐”动心扉

2020-03-17 04:05老井
歌剧 2020年8期
关键词:施特劳斯威尔第舒伯特

老井

近期宅家以听乐为主,每日早餐罢,便翻出CD一摞,随后手端清茶落座,将它们逐一放入唱机。伴随着飘逸的乐声,我便在一种宁静的心态中进入了释然的境界中。

此番听乐,我是“眉毛一把,胡子一把”,“抓”来什么听什么,因此作品涉及面很广,其中有歌剧、交响乐、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弦乐、管乐独奏等,风格则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等多种。我的想法是,趁这次时间充足,索性就来一次大“梳理”,翻到手后,感兴趣就拿来听。这样看起来虽有些懒惰和不系统,但却满足了我的随心所欲。

赏心“乐”目,我把“悦”字改成了“乐”,说明我是在用心听赏音乐,而这里的“目”字,则有着目录的意思。我想,这样的改动,既能够表现出我此次“泛听”的动机,亦能够反映出“乐动心扉”的奇妙效果。

此次赏乐我的感想颇多,故在听赏每张唱片时都做了简单的随笔记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记录都是我对音乐“灵机一动”的感想,而并非对唱片的评价(版本、录音等)。现将这些笔录收集于此,以求与大家共享。

歌 剧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萨瑟兰、帕瓦罗蒂、马努古埃拉等演唱,国家爱乐乐团演奏,波宁吉指挥,DECCA公司出版

《茶花女》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歌剧,不仅看听过无数遍,在乐团中演奏也有着十次以上的经历。我认为,这是一部最具人性化和抒情化的歌剧,是威尔第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

我最近听了好几个版本的《茶花女》,但唯有这一版令我最为痴迷,其中的原委当然是萨瑟兰、帕瓦罗蒂、马努古埃拉、波宁吉的组合。

关于这个版本我没有必要仔细介绍,因为在爱乐者们的心中,它早已是一个明星云集的黄金版本。在这套唱片中,萨瑟兰精湛的演唱(绝妙的气息控制、令人叫绝的花腔、深邃的音乐处理)无与伦比,帕瓦罗蒂黄金般的声音震撼寰宇,马努古埃拉浑厚的男中音沁人肺腑,波宁吉的指挥水乳交融……

威尔第的歌剧是世界歌剧史上的“分水岭”,是歌剧艺术发展到至高层次的顶峰之作。然而人們不禁要问,为什么他的歌剧能够更“高级”一步?为什么他的歌剧能够比18世纪的歌剧更上一层楼?细想之下,这真是两个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威尔第的歌剧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正是他,第一次在歌剧中将戏剧性、抒情性与音乐性融合在一起,并真正把歌剧中人物的内在思想与内在情感通过音乐充分表现。在创作中,他着重体现了音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使歌剧情节高度真实化和艺术化,继而带来了跨越式的提高。

众所周知,在威尔第一生的歌剧创作中,《弄臣》《游吟诗人》《命运之力》《奥赛罗》《阿依达》,尤其是《茶花女》,都是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的典范,这些歌剧中都有着非常突出的心理描写段落。例如《茶花女》第一幕中维奥莱塔那段著名的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最渴望见到的人”,即为最突出的心理描写咏叹调。在这首咏叹调中,威尔第用音乐将维奥莱塔激动、疑惑、渴望、幸福的几种情绪尽情表现出来,且将她的心理波动和情感变化融会在一起并刻画至深。第二幕中维奥莱塔和乔治·热尔蒙的大段二重唱,更是反映两位角色心理表现的绝佳段落。

诸如此类的音乐,在整部歌剧中随处可见,实为精彩的“人性化”音乐。

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是歌剧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在威尔第之前,西方歌剧是难见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手法的。后来柴可夫斯基在其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也体现出了这方面的精华,而到了普契尼时代,对这方面的借鉴与发展就显得司空见惯了。

威尔第的《茶花女》给我带来了很多联想和回味,重听这部再熟悉不过的歌剧,我的内心再次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畏与崇拜。伟大的威尔第,他是歌剧艺术的“灵魂”,是全人类音乐文化的先行者之一。

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

克里斯潘、明顿、唐纳、琼威等演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乔治·索尔蒂指挥。DECCA公司出版

《玫瑰骑士》是理查·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1911年首演于德累斯顿。它是理查·施特劳斯写得最传统、最通俗的一部歌剧。在此之前,理查·施特劳斯曾经写了《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等许多带有现代色彩的歌剧,然而其后他却掉转头来,写了这部和谐、优美且具有民俗性的歌剧,其做法令人颇感有趣和意外。

无论从剧本还是音乐上看,《玫瑰骑士》都有着古典式的风格,它的宫廷感和传奇性,给人们带来了幽默和惬意的赏心悦目感。这部歌剧富有奇妙的色彩,被誉为现代版的“费加罗”。

歌剧《玫瑰骑士》展现出理查·施特劳斯音乐天才的另一面,他以绝妙的技法,为歌剧的通俗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部歌剧中,他将以往歌剧中的咏叹调、重唱形式以及瓦格纳式的对唱,与传统的德奥民族风格,特别是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结合起来,表现出自然完美,天衣无缝的一体感。这种创造性,使得歌剧音乐与大众通俗风格融合在了一起,听起来既高雅又通俗,大有“蓬荜生辉”、光彩夺目之感。

《玫瑰骑士》非常浪漫,剧中三个主要角色(公爵夫人、奥克塔文、索菲)分别由三位女高音饰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也是颇具特色且又颇具难度的组合。然而理查·施特劳斯却把它们结合得自然协调,完美无缺。尤其是剧终之前的女高音三重唱,实为精致、精湛、经典的名段。

我听的是DECCA公司出版的唱片,由著名歌唱家克里斯潘、明顿、唐纳、琼威等演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乔治·索尔蒂指挥。对于这套唱片,我个人深感钦佩,尤其是法国女高音克里斯潘的演唱,非常令我着迷。而乔治·索尔蒂大师的指挥,更是无可挑剔的精湛和精彩。

当然,对于这部歌剧,我还有着一个并未满足的心结,那就是至今还没有听到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版本。说实话,索尔蒂指挥的版本固然精彩,但却并未使我完全沸腾,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这部歌剧时看的是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DVD,而那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至今无法改变。再换句话说,因为卡洛斯·克莱伯是我最偏爱的指挥家,所以我自认为他指挥的《玫瑰骑士》是无人能够出其右的。

交响乐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

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伦纳德·伯恩斯特指挥。DG公司出版

弗朗兹·李斯特是19世纪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他是激进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乐和单乐章交响诗的创始人之一,亦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鼻祖”。而就交响乐来说,他一生创作了两部标题交响曲,即《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此外他还创作了13首标题交响诗。他的这些作品,为19世纪欧洲交响音乐的发展树立了楷模,做出了具有突出意义的贡献。

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创作于1857年,1880年修订。这部交响曲是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诗剧创作的,全曲分三个乐章,1.浮士德(老博士)2.玛格丽特(少女)3.梅菲斯特费勒(魔鬼)。全曲终结时伴以用诗剧原词写成的一段颂扬合唱而结束。

李斯特是标题音乐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人是柏辽兹),他的作品(特别是标题交响诗)直接影响了19世纪中后期一批作曲家的创作(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交响诗)。而他的两部标题交响曲,同样为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发展提供了“范本”。他的交响曲不再遵循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传统结构,而是以戏剧情节的标题作为乐章的结构,数量不限。例如《但丁交响曲》为两个乐章,《浮士德交响曲》为三个乐章。

李斯特这两部交响曲都很庞大,其创作风格与标题交响诗相类似,但其寓意较深,音乐的形象化及“诗意”都更为突出。

伯恩斯特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可谓精湛的表率。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一个“光彩”的乐团(从1979年该团访华演出开始,我就深爱上了这个乐团),这个乐团的管乐亮丽(木管清丽,铜管壮丽),弦乐尤佳(音色鲜活,张力巨大),其合奏效果富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伯恩斯坦是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中的传奇人物,他的指挥特点是鲜活、激昂、壮丽、辉煌。这张唱片中乐团与指挥的表现均无懈可击,他们的组合完全是“神仙”级别的。

舒伯特交响曲全集

欧洲室内乐团演奏,阿巴多指挥。DG公司出版

这套舒伯特交响曲全集我珍藏了很久,但一直没有仔细听过(只零星听过一部分),此次详听了全部,所获得的感触颇有新意。

一般來说,除去人们最熟悉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和《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外,舒伯特的其他交响曲似乎并不为人所熟知,而它们在舒伯特一生的作品中,也并不占据什么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是这些交响曲(第一至第七),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索。

重听这些交响曲,感觉它们都是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尤其是贝多芬)一脉相承的作品,其模式基本上是莫扎特加贝多芬,兼有些海顿的味道。仔细聆听后,感觉它们在结构上十分规整,风格上亦十分严谨,很多地方模仿和“习作”的痕迹较重,也有着当时时尚的影响。然而这些作品都有着舒伯特独特的天才火花,尤其是歌曲化的个性十分显著。再有,这些交响曲的音乐都很真挚、很细腻,很多旋律透露了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优势与特征。

舒伯特的早期交响曲在技术上虽未有大的创新,但在熟练程度上却并不逊于贝多芬,他的很多赋格曲颇有精妙之处(例如第二交响曲的末乐章,与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末乐章有着颇相一致的思路),和声与配器效果十分明显,作品中除了拥有室内乐化的细腻感外,交响性的体现亦显得很突出。

然而我个人认为,在舒伯特的全部交响曲中(包括该套唱片中所含的《罗萨蒙德序曲》),最伟大、最辉煌、最具交响性、最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这部作品是具有独立思考、独立个性、独立风格的交响曲,是奠定舒伯特交响乐大师荣誉与地位的作品。当然,《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也是他最好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主要的特点是新颖,它体现着舒伯特艺术歌曲交响化和交响乐艺术歌曲化的崭新创意。它非常浪漫,是一部浓缩精神,表露情感的作品。然而要单纯从交响曲的角度来看,“舒八”则远没有“舒九”具有震撼力,而在思想上和哲理上,它也并不似“舒九”那样庄严宏大和富有立体性。

总而言之,舒伯特的交响曲是建立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基础之上的延续之作。然而它又是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起到了连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响乐发展的传承作用。

猜你喜欢
施特劳斯威尔第舒伯特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施特劳斯
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威廉·莎士比亚情节
不想做个追随者
施特劳斯论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