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钧
1990年金秋的一天下午,戏剧大师、中国文联主席曹禺披衣静坐在北京医院病房外明亮的阳台上休憩。他的夫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正侍候一侧,两位老人正在娓娓谈心。
几天前,首都隆重召开大会,祝贺曹禺从事戏剧事业65周年。邓颖超大姐亲自写信祝贺曹禺,文艺界、宣传部门的不少名人出席了大会,周小燕歌剧中心等合演的歌剧《原野》在民族宫礼堂演出(1990年10月26日至29日)。唯曹禺本人却因肾功能疾病,从1988年秋因身体虚弱而住院至今,无法亲临盛会而深为遗憾。夫妻俩为此事十分不安,深深感谢领导和海内外文艺界人士对他的关心。下午4时过后,山东歌舞剧院的孙建陪同著名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周小燕来到病房探望曹禺。李玉茹欣喜得像姐妹那样同周小燕亲切拥抱。曹禺看到周小燕,也高兴得想站起身子,周小燕赶忙走来扶住他。周小燕虽然年过花甲,但因善于保养和修饰,满头乌发卷曲,脸上没有老态,真是神采奕奕。
这一回,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和山东歌舞剧院联合献演的歌剧《原野》,是曹禺女儿万方根据《原野》原著改编,剧中很多精美的唱段,歌词像诗那样清幽、深邃。全剧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教研室主任金湘副教授谱曲,周小燕教授亲任艺术顾问,由祝贺活动组委会的安排,率队来首都献演。
曹禺一看周小燕就亲切地说:“小燕,您永远那么年轻,那么精神,你们那个《原野》歌剧,我无法去欣赏了,但玉茹、万方把情况都跟我说了,我很高兴,真该谢谢你啦。”曹禺还深情地说:“小燕,您年纪也不算轻了,还这么不辞辛苦,东奔西跑的,不要累坏身体。”
周小燕这时的心情十分激动,她爽朗地回答曹禺:“我跟来跑去的,是为了我们的歌剧艺术事业,这次是演您的名著改编的歌剧,再累些也值得。”
“你啊,还是这么有个性,我劝你还是坐下来写些音乐艺术的回忆录什么的,省得这么累了。”曹禺微笑着说。
周小燕笑了:“我的大师,我没有您这样的才干,写起来困难不少啊!今后真写起来,您要帮我一把啊!”
曹禺也乐了:“看您说得多谦虚。”
考虑到曹禺正在养病,不能多打扰他,周小燕一行不久就告辞了。周小燕离开病房,曹禺还频频招手致谢。李玉茹送她到走廊,周小燕满含深情地向李玉茹握手话别:“茹姊,曹禺的病多亏您精心照料。”
李玉茹忙说:“这是我的责任,瞧他今天那种高兴的劲头,但愿他的病能很快好起来。” ①
***
为了发展人类和中国文化,我们需要学习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文化精品。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向世界人民输送中国的文化精品,让世界人民共享这样的文化财富。曹禺的经典作品除了用话剧这种形式弘扬,我们还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介绍。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
1987年7月26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北京首演四幕歌剧《原野》。此劇由曹禺女儿万方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作曲金湘,导演李稻川,指挥陈贻鑫,主要演员有孙禹、田庆泰、李海珍、万山红、孙毅、田立、张晓玲、关坤凡等。② 戏剧界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这部歌剧突破了原作的构思,较之同名话剧、电影,许多地方的艺术处理也有创新。
同年9月,歌剧《原野》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再度演出,又一次受到文化艺术界和观众们的重视和好评。③
1990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和山东省歌舞剧院合作排练的歌剧《原野》在山东省济南市公演。④在山东演出7场,后在上海、北京各演3场。该剧由万方据曹禺的著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艺术顾问周小燕,导演李稻川(特邀),指挥杨又青(特邀)、舞美设计高洪祥,演员文曙光、吴侃、王忠饰焦大星,施鸿鄂、丛培生、王闯饰常五,雷岩、范晓艺、徐承躍饰仇虎,李彩琴、胡明玉、曲翠声饰金子,赵飞饰白傻子(据北京演出节目单)。
1992年1月,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原野》,由美国华盛顿歌剧院隆重推出。演出在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殿堂之一——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演出,这是西方的大型剧院首次排演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现代歌剧。此次演出演员以中国艺术家为主,同时也体现了中美艺术家合作的精神——音乐指挥波利特·普豪特,导演利昂·梅杰都是美国人。首场演出结束,全场爆发出长达5分钟的掌声和欢呼声。导演梅杰说:“这是一部东西方音乐珠联璧合的杰作。”
1997年7月,上海歌剧院在德国、瑞士演出此剧又一次获得成功。在德国演出时,上海歌剧院与萨尔歌剧院合唱团和乐队同台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在瑞士演出时,瑞士古黄音乐节主席阿立奇称赞,“《原野》是中国最好的歌剧,没想到中国有这样的歌剧。《原野》征服了瑞士。”通过歌剧艺术这一形式,《原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美国、德国和瑞士。观众既欣赏了中国的歌剧艺术,又了解了曹禺精湛的戏剧艺术。
同年8月,在上海商城剧院内,上海歌剧院赴德演出的《原野》剧组主要成员用歌声向家乡父老汇报;8月31日,参演该剧的原班人马,又以音乐会的形式,在上海音乐厅作访德归来的汇报演出。
上海歌剧院排演的这版《原野》,虽然演员不多,但组合却颇有意思。该院先与浙江歌舞总团一起排练,在杭州作试演一举成功。然后组成由旅德演员刘克清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韩延文加盟的阵容赴德,与萨尔歌剧院的合唱团乐队同台上演《原野》,即使唱的是中文,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虽然这台《原野》的班底是上海人马,但名声在外,却一直未能在沪亮相,原因是经费缺少。某日,剧组有人在饭店用餐时,讲起此事不免有点感慨,想不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宝鲜食品饮料公司一位爱听歌剧的林先生说:“歌剧有困难,我们应该要帮忙。”他当即表示,此事一定要全力促成。不几天,一笔资金马上到位。招来的刘克清和韩延文、迟黎明、杨清、杨小勇等主要演员也全部集中,加上上海交响乐团的配合,这部歌剧很快重新排练成型。时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的陈光宪提及此事深有感触:“看来,发展歌剧不能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只有走向社会才能找到更多的知音。”
当时,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很少出现乐队与身穿戏装的演员同台演歌剧的场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交响乐团同演《原野》,别开生面的形式和扣人心弦的内容紧紧地吸引住了听众。演出的角色均由访德的原班人马担任,林友声执棒。
由于经历了多场的配合,因此舞台上尽管没有道具布景,但演员们仍然能通过表演来让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场景。演唱显然能够深深地打动听众们的心,刘克清扮演的仇虎、韩延文扮演的金子、迟黎明扮演的焦大星、杨清扮演的焦母等,在这种音乐会形式的演出中,形象依然生动可见。最后,从北京赶来的作曲金湘也特地上台,为演出的成功而高兴地与演员们相拥庆贺。
1990年代,这部歌剧还在全国多地广泛演出。1993年3月,台湾交响乐团在台北演出歌剧《原野》。编剧万方,作曲金湘,导演王斯本(系王云五先生之孙女),陈丽婵演金子,陈荣贵演仇虎。⑤同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1988级学生在北京公演歌剧《原野》。改编万方,作曲金湘,导演陈卫,舞美设计李果。⑥1994年10月22日,浙江歌舞团在杭州剧院首演5场歌剧《原野》,改编万方,作曲金湘,导演史行,指挥陈贻鑫(特邀)。⑦
2017年10月,鲁迅故乡绍兴巴音艺术学校为了弘扬优秀文化普及民族歌剧,纪念曹禺经典《原野》诞生80周年,公演新创歌剧《原野》选场,导演陈亚东。
***
除了《原野》,歌剧《雷雨》是弘扬曹禺经典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6年,上海歌剧院演出舞台版歌剧《雷雨》。10年前笔者曾看过两次音乐会版,此次上海歌剧院《雷雨》在即将赴英演出前夕,笔者又看了音乐会版和舞台版,深感这是别具一格的改编,其成就丝毫不亚于创作一部作品。作曲家、改编者莫凡先生,充分发挥歌剧艺术的特色,将曹禺原作中运用现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艺术成就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歌剧艺术创作史上是弘扬曹禺经典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在中国歌剧史上,作曲家莫凡改编的歌剧《雷雨》之所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由于它不是匠艺式的改编,而是一种真正创造性的改编。莫凡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感受和艺术才华创造性地改编了原著,根据歌剧这一特定剧种的创作规律,在选材上扬长避短,写出了作曲家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话剧《雷雨》原作8个人物,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极其复杂,总计有20多对矛盾,莫凡根据他对《雷雨》的深刻领悟,将全剧矛盾集中在一条主线两条副线进行揭示,主线是繁漪、周朴园、周萍、四凤之间的矛盾,突出主角繁漪的爱恨情仇,一条副线是四凤、周冲之间的纠葛,另一条副线是周朴园、侍萍(鲁妈)30年前的恩怨,为了更好地发挥歌剧艺术抒发人物内心世界的特征,改编者毅然删掉了原作中鲁贵、大海两个次要的人物。
话剧《雷雨》原作篇幅宏大,在日本首演时连排曾长达五六个小时,以后的版本也要演长达三四个小时。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歌剧《雷雨》将原作压缩在两幕两个小时,但原作的主要场面,如“喝药”“训子”“相认”“求萍”“阻行”“控诉”等一一保留了下来。
在《雷雨》原作中,曹禺曾说:“周萍是最难演的,他的成功要看挑选的恰当,他的行为不易获得一般观众的同情。”“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雷雨》序)在舞台版歌剧《雷雨》中,通过周萍与繁漪的二重唱,将他对当年行为的无限懊悔、对四凤不可遏止的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也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对他的同情和理解,取得了话剧版演出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舞台版歌剧《雷雨》演出中,莫凡将剧中人物活動的小环境(周朴园的小客厅)基本遵循写实的原则,同时又以抽象的环形合唱台,通过合唱团(类似希腊悲剧的歌队)的演唱与表演营造了一个写意性的舞台空间,写实的小环境与写意的合唱台,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序幕合唱团的演唱“乌云啊,沉沉地压的心头”“电在闪、雷在吼”,一方面渲染了特定场景的特定色彩,同时又将原作中“雷雨”这一意象多义的象征,极具震撼力地回荡在观众心头,发挥了歌剧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
作为一名杰出的戏剧家,曹禺本人对中国民族新歌剧的诞生,十分关注,有多次论述,值得我们通过反复的艺术实践加以探讨。
1987年是曹禺从事戏剧活动60周年,戏剧创作55周年,这件事情很值得祝贺。为此,1987年《戏剧评论》第4期特别推出曹禺剧作研讨会专辑,在研讨会上曹禺指出百花齐放中,要坚持现实主义。最后,他特地讲到中国的歌剧问题,指出:“我最近看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原野》。以中国的内容与体裁,用西方的美声唱法,洋为中用,搞出一个歌剧。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见的如此严肃、认真采用欧洲优秀的传统歌剧形式与发声法,这也是‘引进。我们一定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歌剧。当初花很大力气用中国民族的唱法搞歌剧,出现了《洪湖赤卫队》等优秀剧目,成绩很大。后来断了,现在我们也应当研究,继续发扬。究竟哪个方法好?或齐头并进?这要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决定。”
在这前一年,1986年4月29日,曹禺致信作曲家乔羽。信中说:
“久未见,想近日创作诗歌、戏剧,更为精绝,钦羡不已。我的女儿万方在你教导之下,改编《原野》作为歌剧院剧本,经人推荐,我读了似还可以。《原野》经她改编,颇有些歌剧味道,禺以为仍应求歌剧前辈如兄者帮助指导,始可言是中国歌剧。中国自己的歌剧方兴未艾,披荆斩棘者有人而后继人才似宜多方培养,方可完成大业,不知否?”(《关于中国歌剧的通信》)
同年5月29日,曹禺再次致信乔羽。信中说:
“拜读手书,谬蒙赞许,实深汗颜。但陆续以拙著为今日中国歌剧的底本,实属不妥。理由以及我对歌剧浅陋意见陈述如下:
一、歌剧故事应简明、清楚,我的戏故事复杂,人物太多,有的立意且偏僻,今日观众未必喜欢。
二、目前需要熟悉中国歌剧特点与要求的戏剧诗人,他们的才能与功力也称得起是歌剧作家,如从全国范围访贤,这是找得到的。
三、我们要伟大的作曲家。梅里美的小说《卡门》如无比才,便写不出传世的歌剧。今日为中国歌剧作曲的人太少,不够重视。世界歌剧多以作曲家称名,我们的杂剧、昆曲是以作家称名,可见我们自来不大重视歌剧作曲家的。
四、我们缺少伟大的歌剧演唱家。今日有成名的歌剧艺术有,但成就虽大,然仍需与各地音乐学院共同培养,多方实践,是一问题。
五、选歌剧题材,似不宜急功近利。若定要采取目前题材,求一日之效益,得上级暂时的首肯,發展中国歌剧是困难的。
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条件下,任何高级人物、批评权威、普通观众,可以提出各种意见。对剧本、作曲、演出、歌唱,或批评、或赞美,都应真正争取有见解的歌剧艺术家的理解与消化,才能有所取舍。要在和谐空气中求交流,在平等地位上求团结,求进展。做不到这一点,则如石缝中硬埋苗子,永远长不成大树的。
六、今日中国歌剧唱法究应采取民族唱法,或洋唱法?或二者并举?应争鸣。但更应多实践。允许得失参半的情况。在认真的长期的实践中终会得一定论。
七、我们赞同常演世界名歌剧,以丰富文化,以扩大眼界。然而我们必须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歌剧,在全世界、全人类面前做大贡献。中国歌剧的伟大贡献,要世界人民口服心服,而不仅是获得多少个金牌。我们今日的中国歌剧要使子孙后代认为是永恒的文化宝库,是祖国的光荣。”(《关于中国歌剧的通信》)
在这封信中,曹禺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鲜明的观点:
(一)歌剧创作故事应简明、清楚;剧作家是要熟悉中国歌剧的特点与要求的戏剧诗人;
(二)中国要有伟大的作曲家;
(三)要培养伟大的歌剧演唱家;
(四)歌剧选材不能急功近利;
(五)正确对待专家、观众对歌剧的批评意见;
(六)中国歌剧唱法是民族唱法、洋唱法或二者并举,这一问题在认真长期的实践中取得定论。
(七)演出剧目要两条腿走路:1. 演出世界名歌剧,以丰富文化,扩大眼界;2. 更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歌剧;这一新歌剧不仅是获得多少金牌为标志,更要是经得时间考验,让子孙后代认为是永恒的文化宝库为标志。
以上七个方面,正如1986年6月10日,乔羽复信曹禺所说的:“都是我们这些从事歌剧工作的人每天都要碰上、一时不易解决,因而感到苦恼的问题。现在经您指出,它便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使我们有所镜检,知所努力。”
因此,乔羽所说“此函至关重要,是中国新歌剧史上的一项重要文献。”(《关于中国歌剧的通信》)这一文献对中国民族新歌剧在新时代如何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作者系中国曹禺研究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