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这使得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要想保障大豆的品质,需要采用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保障大豆产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大豆的品质,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本文对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农业和生态防控技术
1.1 农业防控技术
首先要进行科学选种,在选种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那些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的大豆品种。同时还应注重大豆品种的高产能力以及出油率等方面的因素。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精心挑选,剔除残种以及病种,还要进行晒种处理,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再进行播种。播种时,要注重把控种植密度,做到合理密植。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大豆的肥水供应,促进大豆的健康生长,既有助于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大豆的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同时配合施加化学肥料。施肥前应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结合土壤的肥力情况适当施加钾肥以及磷肥等。与此同时,在施肥过程中也要结合大豆的品种,根据大豆品种的特点进行合理施肥。另外,在大豆生长出3片复叶时和花荚期需要及时进行追肥,追肥应以有机液肥为主,通过追肥可以有效提升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注重田间管理,做好除草工作,很多的病虫都会以杂草为栖息场所,因此,及时做好除草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大豆收获后,需要将秸秆粉碎,对土地进行深翻,并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避免滋生病虫害。
1.2 生态防控技术
应用生态防控技术首先要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大豆品种,做到生态多样化,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布局,采用轮作、套作以及混种等方式进行种植。由于大豆与非豆类作物的混种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减少有害物质的集聚,因此采用混种的方式十分必要。除此之外,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气候状况、土壤特点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最佳的播种时期。
2 物理防控技术
大豆病虫害防控技术除了农业和生态防控技术之外,物理防控也是主要的防控技术之一。所谓物理防控技术,主要是指应用频振、防虫网以及灯光等防控病虫害。例如针对比较常见的蚜虫,可以在田间挂设银灰色塑料膜条进行防控,也可以在田间设置防虫网来隔离害虫。通常情况下,害虫都具有驱光、趋色以及趋化等方面的习性,利用害虫的这些习性,在成虫发生期间,可以在田间设置色板、频振灯、糖醋液以及黑光灯等来诱杀害虫。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性诱剂来诱杀害虫,针对田间主要的虫害,设置相应的诱捕器,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害虫造成的危害。
3 生物防控技术
应用生物防控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捕杀害虫的虫害防治方法。应用该技术,需要注重保护害虫天敌,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捕食害虫,降低田间害虫数量。例如,针对蚜虫,可以通过蜘蛛、蚜茧蜂以及食蚜蝇等生物来防治。再比如针对大豆食心虫,可以通过赤眼蜂來进行防治。可以在大豆食心虫卵的高峰期在田间引进赤眼蜂进行防治,通常情况下,每亩引进赤眼蜂2万~2.5万只即可,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4 化学防控技术
4.1 生物农药
应用生物农药来防控大豆病虫害,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生物农药具有低残留、低毒等优势,应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可以降低会环境以及对大豆的污染,既能起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效果,也能保障大豆的品质不会受到影响。目前,比较常见的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中生菌素、球孢白僵菌以及蜡质芽孢杆菌等,这些生物农药既能有效防控病虫害,也能避免药物的残留,保障大豆的品质。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
在大豆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进行处理,可以采用种子包衣的形式,应用赤·吲乙·芸苔等药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不仅能促进大豆的健康生长,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通过包衣处理,还能改变大豆的品质,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升。
4.3 主要病虫害的防控
首先,针对大豆蚜虫,可以应用啶虫脒、噻虫·高氯氟以及抗蚜威等药剂进行防治,这些药剂均可采用喷雾的方式,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其次,针对大豆食叶性害虫以及钻柱性害虫的防治,可以应用敌百虫、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这些药剂均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既能起到有效的防控效果,同时也能降低对大豆的污染。最后,针对大豆真菌性病害的防控,可以应用苯甲·丙环唑、戊唑·嘧菌酯、甲基硫菌灵以及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值得注意的是,防治真菌性病害应在发病初期用药,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为保障大豆的品质,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应注重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