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旻
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化功能不良的一面。
什么是社会化功能:在家里,你是一个好老公、好妻子,你要做个好父亲、好母亲,在大家族中,你需要是个好儿子、好女儿、好兄妹、好哥嫂。在外面,你扮演着好员工、好领导、好兄弟、好闺蜜。我们总想平衡好一切,里里外外各种人际关系。
但几乎每个看似游刃有余的人,内心都如履薄冰:他们会不会有一天就不喜欢我了?
于是,“看起来很稳,但内心实则很慌”,成了大多数人的常态。也难怪那么多人声称自己内向,哪怕那些看起来外向得不行的人,都会这么说。这并不是谦虚、隐瞒或故弄玄虚,而是内心真实存在的慌乱,让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声称自己在社会上如鱼得水。
社会化永远是一个过程,而不可能有终点,毕竟它背后的含义是“角色扮演”。如果社会化有一个终点,那意味着“角色扮演”有一天可以“以假乱真”,人们将完全失去独立的自我,融合到每一个社会角色的要求中——作为丈夫,你是努力挣钱、为家庭奉献经济的;作为妻子,你是辛勤劳动、为家庭奉献自我的;作为儿女,你是孝敬父母的;作为员工,你是忘我工作的。
你看,这种种角色之间,或多或少还可能存在冲突,怎么可能同时饰演那么多角色呢?
從各种角度去看,我们都不可能完全社会化,总会保留一些独立自我,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这理解之间的偏差,就构成了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各种角色标准模型认知的冲突。
我们不想和伴侣争论,作为丈夫或作为妻子,在家庭中“应该担负的责任”是什么。我们不想和领导或员工争论,作为团队成员,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尽管我们不想,但现实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争论,有时甚至是冲突。
于是,社会化功能不良的一面就出现了——在冲突中,我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饰演的“社会角色”支离破碎。
有一个现象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为什么人们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很多人都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对这一情形的理解。人们发现,车门是一个分界线,推开车门,就回到了柴米油盐,你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但唯独不是你自己;相反,在车上,发呆、抽烟、听一集交通广播,这一刻,从躯体到灵魂都属于你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化功能不良这个原本心理病理的重要分界线,似乎就有了新的含义——它是我们对抗“社会角色扮演”的内在动力。
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心理病理是抑郁症,它所带来的最大的社会功能不良,也逃不过社会关系。常见的抑郁症中,有人无法扮演“好的子女”,有人无法扮演“好的员工”,有人无法扮演“好的榜样”,有人无法扮演“好的父母”。这并不可悲,而是常态;又或者这挺可悲,但可悲是人生的常态。试图修理、回避这一常态的人们,便容易陷入抑郁的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