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开展对话的活动。平等是对话需要的重要氛围,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对话中需要从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中走出来,切实转变详细周密预设的掌控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为生成学习留足空间,让对话的平台可以承载更多的语文学习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起点出发,以或长或短、持续不断的对话经历学习的过程,并通过适当点拨,促进学生在对话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经验。
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课文中写玲玲完成一幅准备参加比赛的画后,在收拾画笔时水彩笔掉到画上把画弄脏了,玲玲急得大哭时,爸爸给了她一个巧妙的建议,玲玲认识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对课文中事情发生转变的过程,学生一般难以明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一张白纸上面仅仅出现一笔(滴)色彩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对话由此展开,如果你觉得这张纸弄脏了,可以把它扔了;如果你觉得这是绘画的开始,可以继续画下去。取得这样的共识后,再让学生对话,已经画好的画上多出的色彩点,也可以当成什么情况来处理?用什么方法?在此后的对话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爸爸提出的解决方法,而且还给出了新潮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从台阶上赶过来帮忙。可见,在对话起点上尊重学生,其实就是尊重学生心底产生的困惑,并指出能够有效解决困惑的方法。
所谓对话盲点对学生来说就是不知道如何進行对话或者对话朝着哪个方法进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加上认知上的储备不够,尤其是需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时,学生会产生茫然失措的感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有效捕捉学生可能出现的对话盲点,并及时给出消解盲点的方法策略。
如教学《燕子》一课,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到作者对小燕子和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这是师生之间借助文本进行对话学习语文要素的结果。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时候,有个学生提出:“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小燕子怎么会‘飞倦了,这好像与美好的春光图不相配。”这是一个看似很突兀的问题,教师还是能够从中感受到这是学生受前面想象春光图的影响而提出的问题,反映出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对话盲点。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文本语境中的春光图有片面认知,以为表现春光都需要那种生机勃勃的情形,“飞倦了”表示出现了疲倦,好像与春光图有悖;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整个文本的语境不了解,郑振铎先生写此文时正漂泊海外,他借在海上见到的海燕抒发思乡之情,“飞倦了”所表达的正是那种游子倦游的心绪。针对这样的对话盲点,教师需要还原作者的写作心境,让学生进入此情此景中。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对话,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也可以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些都需要教师为之提供合适的话题,这些话题需要具备简单而不失生动、简洁而有思维深度的特点。
如教学《花钟》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一共写了九种花开放的情形,一般来说写多的情形只写上三种就可以代表多了;或者为了后文出现的花钟的表达,需要每个时间点都要写出来,但是课文偏偏写到九点钟昙花开放就停止了,这种写多写少上的秘诀在哪儿呢?应该说这种表达上的秘妙就是课堂上学生对话的支点所在,通过对话支点开启表达的秘妙之门,学生得以窥见表达秘妙,就能比较快地掌握这种写多还是写少的窍门。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围绕文本进行的各种对话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当学生处在主体地位时,对话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而且也是发展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最终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