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赵静 邵雨竹
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最常见的一种中耳炎类型。结合当前临床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该病主要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儿童群体[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逐步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增加治疗难度,且容易反复发作[2]。确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尽早治疗,便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鉴于较多病原菌均可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文结合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240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以及抗生素药敏分析结果,旨在为临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与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依据,相关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240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男127 例,女113 例;年龄3~53 岁,平均年龄(15.83±6.38)岁。纳入标准:①综合患者临床中耳炎流脓、鼓膜穿孔等症状表现,结合耳道以及耳膜检查等确诊;②有详细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资料;③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或者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②研究前1 周内未使用相关抗生素药物;③中途转诊或者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仪器设备:美华M120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试剂:美华M120 细菌鉴定及药敏卡;药敏试验采用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方法。详细方法为:细菌培养:常规使用75.00%的酒精对患者外耳道皮肤进行消毒处理,谨慎操作,避免酒精进入患者中耳,消除酒精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使用无菌标本采集拭子经患者外耳道到达中耳,直到鼓膜穿孔位置,通过拭子采集患者中耳分泌物标本,获取的标本需要在15 min 内将其送往微生物实验室,采集的分泌物需要接种到巧克力平板、血平板上,培养条件:5.00%二氧化碳,35℃,细菌培养后借助细菌鉴定仪完成不同病原菌的分析[3]。药敏试验:使用的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对不同病原菌使用上述抗生素药物实施处理与分析,并依据不同细菌种类合理选择卡片,根据细菌鉴定仪操作说明完成对不同细菌微生物的有效检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折点做出分析。药敏试验报告结果包括敏感、中介与耐药。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所有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均由同一人员完成,且工作时间>5 年。根据研究结果整理并完成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特点 240 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210例培养出细菌,细菌微生物检出率为87.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00%,肺炎链球菌占22.86%,化脓性链球菌占14.29%,流感嗜血杆菌占10.00%,表皮葡萄球菌占8.10%,铜绿假单胞菌占7.14%,其他病原菌占7.62%。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特点(n,%)
2.2 药敏试验分析 通过细菌微生物耐药性分析,左氧氟沙星敏感性99.05%最高,其次为头孢噻肟74.29%、阿莫西林53.33%;而红霉素耐药性95.71%、克林霉素耐药性96.67%较高。见表2。
表2 药敏试验分析(株,%,210 株)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群体,急性发病后可引起耳内流脓、耳痛、鼓膜充血、穿孔等表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结合临床文献资料报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可对患者产生其他影响,如从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感染,病情严重的可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等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听力[5]。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结合临床文献报道分析,化脓性细菌是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通过使用抗生素药物可达到疾病治疗目的,但是因为具体的病原菌类型存在差异,不同抗生素药物的适应证也存在差异。没有明确具体病原菌的情况下,采取经验治疗方法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还会增加细菌耐药性风险。不同地区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特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有差异性。有研究指出,急性化脓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占40.00%~50.00%,流感嗜血杆菌占20.00%~30.00%。国内有研究显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6]。鉴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病原菌分布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本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研究结果指导本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
根据本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情况,有多种病原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00%,肺炎链球菌占22.86%,化脓性链球菌占14.29%,流感嗜血杆菌占10.00%,表皮葡萄球菌占8.10%,铜绿假单胞菌占7.14%,其他病原菌占7.62%。按照病原菌分析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从药敏试验角度分析,左氧氟沙星敏感性99.05%最高,其次为头孢噻肟74.29%、阿莫西林53.33%;而红霉素耐药性95.71%、克林霉素耐药性96.67%较高。依据药敏试验分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首选左氧氟沙星,其次可选择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红霉素、青霉素等因为临床使用时间较早,较多细菌对其已经逐步产生耐药性,临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使用上述抗生素药物。
肖静等[7]分析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其指出急性化脓性病原菌检出率占据前3 位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分别占28.4%、22.5%、14.7%,抗生素选择方面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这一研究结果同本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较为接近。王志红等[8]进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研究,研究显示,病原菌检出率为85.00%,包括43.24%的革兰阴性菌、43.24%的革兰阳性菌与13.51%的真菌,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研究指出左氧氟沙星在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真菌药物则可选择敏感性较高的两性霉素、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等。由此可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病原菌分布方面略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其他病原菌略有差异,这也提示急性化脓性病原菌与慢性化脓性病原菌在具体治疗措施方面存在不同。针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需要重视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参考价值,提高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陈庆利等[9]指出,通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氧氟沙星滴耳液能够提高病原菌清除率,同时改善患者的听力状态。陈百玲等[10]分析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治疗资料,研究同样指出该药物能够有效清除病原菌微生物,改善患者的听力状态。结合上述相关研究与本文研究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期间需要重视微生物检验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提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经验治疗方面,抗生素药物可首选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科学使用与管理,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与管理,避免盲目用药治疗,提高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定期总结与分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掌握病原菌变化趋势以及药敏敏感性变化趋势,进而全面、科学的选择敏感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兼顾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根据药敏试验可首选左氧氟沙星方案进行治疗,视情况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