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雪,张坐省,王 灿,党占平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彬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寒暑极端、四季分明,特点为水资源十分匮乏,正常年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是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全县小麦种植区域约2万hm2,是全县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1~2],试验地点安排在陕西省彬县小章镇下郭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彬县小章基地上进行。试验地前茬为小麦,土质是黄盖黑垆土,肥力中上等。海拔1 652 m,年平均气温为11.1℃,常年降雨量320~797 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125.4 h。笔者于2018年在彬县小章镇农林综合试验站对11个旱地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3],以期筛选出适合于彬县地区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为陕西旱地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试验选用了11个小麦品种(含对照),分别是渭麦9号,旱优5号,普冰115,普冰326,晋麦47(CK),西农297,九麦8号,凌麦989,西农928,华旱2号,华旱3号。
每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个重复以晋麦47作对照(CK)。小区面积均为12 m2(10 m×1.2 m),每小区播6行,播种量为22万粒·667m-2。四周均设有保护行。
(1)整地播种。试验地小麦收获后,7月12日、8月25日两次拖拉机深翻,9月23日旋耕机旋耕整平,并用辛硫磷拌油渣撒施对土壤进行处理,于9月24日用试验专用播种机播种。
(2)施底肥。播前随旋耕撒施底肥,其中尿素、磷酸二铵各20 kg·667m-2,小麦专用有机肥20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
(3)田间记载。记载试验各小区品种出苗期、生育期、抗性(抗病、抗倒伏、冻害)等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经济性状(株高、穗长、穗整齐度、穗粒数、落粒性、熟相、千粒重、理论产量)。
用 Excel 进行数据分析。
从表1可知,渭麦9号为强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株高最高,为82.67 cm,华旱2号为强冬性中熟品种,分蘖力中等,株高60.67 cm,西农297为强冬性早熟品种,分蘖力中等,株高70.67 cm。凌麦989为强冬性晚熟品种,分蘖力较差,株高64.33 cm。九麦8号为弱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较强,株高67.33 cm。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参试品种抗性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除渭麦9号出现6.67%的倒伏以外,其余品种均未出现倒伏。旱优5号抗寒性、抗旱性均好,高抗条锈、中抗白粉,抗倒伏强。渭麦9号抗寒性好,抗旱性中等,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华旱2号抗寒,抗旱性中等,高抗条锈、白粉病。西农297抗寒性好,抗旱强,抗病性好。凌麦989,抗寒性好,高抗条锈、白粉病,落黄性好。九麦8号抗寒、抗旱性好,高抗条锈、白粉病,落黄性好。华旱2号,华旱3号抗旱性较差,但具有较高的抗病性。
表2 不同小麦品种抗性分析
参试的11个品种中,旱优5号的穗数最高,达到3.2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西农928、凌麦989的穗数分别为2.44万·hm-2和2.40万·hm-2,位居第二、第三。各品种的穗粒数在18.3~27.6个之间,九麦8号和普冰115的穗粒数都达到27.6个,普冰326号的穗粒数最小,为18.3个。各品种之间的千粒重差异也较显著,其中西农928的千粒重达到55.17,凌麦989为53.17,位于第一,第二。而参试的11个品种产量在3 405.3~5 710.35 kg·hm-2之间,其中,旱优5号的产量居第1位,产量达5 710.35 kg·hm-2,比晋麦47增产30.05%;渭麦9号产量分别297.81 kg,位于本组试验第3名,比对照晋麦47增产1.74%。华旱2号、西农297、凌麦989、凌麦989:本年度平均产量分别为286.06 kg、270.54 kg、270.02 kg和267.94 kg,分别比对照减产2.28%、7.58%、7.76%和8.46%,分别位于本组试验第5、6、7、8名。其余品系,本年度比对照减产10%以上,表现较差。
表3 各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笔者试验当中,旱优5号平均产量第1名,分蘖力强,抗寒性、抗旱均好,高抗条锈、中抗白粉,抗倒伏强,中穗中粒、品质优。建议下年进入生产试验。渭麦9号位于本组试验第3名,比对照晋麦47增产1.74%。该品种为弱冬性早熟品种,抗寒性好,抗旱性中等,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建议下年继续试验。华旱2号、西农297、凌麦989、九麦8号的表现中等,建议下年继续试验。其余品系,表现较差,不适宜在彬县地区进行种植,建议下年不再试验。综上可见,小麦的产量由多个因素构成[4~5],某个因素高不能决定最终产量,必须协调好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获得高产[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