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中新中国国家形象(下)

2020-03-17 06:25张学娜
新世纪剧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受众艺术

张学娜

四、以艺术的表达,给予受众超乎现实的视听感受

任何时代,文艺创作都必须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这是创作优秀作品的根本途径。所谓艺术表达的超乎现实不是一种玄幻的存在,它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例如画面拍摄所带来的冲击力、背景音乐的情感渲染、解说词的评述讲解等等,这些艺术表现手段所能带来的张力,无形却又深入人心。

第一是“画面的冲击”。画面的构图技巧,给人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在镜头语言的构图、色彩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在音乐的渲染下,与画面之间产生感情的共鸣。电视剧中对于各个时代中国原貌相对真实性的还原,可以为受众营造一种别样的观赏氛围,受众可以在这些跨年代的场景中,体会一个时代的变迁。例如越来越多的航拍技术被运用到电视剧表现中,我们可以通过“上帝视角”去俯瞰故事所发生的空间。《大江大河》中连绵的山峰,随着剧情进展逐渐更新的城市化建筑;《芝麻胡同》里紧凑的四合院胡同;《共和国血脉》震撼人心的油田俯景等等。

电视剧中对核心人物的拍摄角度以仰角为主,从而树立一个威严高大的形象;慢镜飘扬的红旗;以高大全的景别演绎时代及国家大的环境镜头;以航拍镜头展现农村改革发展新村落形态等等,这些都是导演在通过镜头技巧去诠释新中国的国家形象。

第二是“音乐的渲染”。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表达离不开音乐音响的铺垫,这种铺垫犹如“金戈铁马行”,音乐诠释着电视剧主题,同时也是对作品自身氛围的烘托与艺术升华。一部电视剧的播出,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应专辑的传播,这就是影视音乐的价值所在。人们会在闲暇时哼唱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在传唱的过程中,也是对于电视剧所要树立的价值观的延续。

电视剧《芝麻胡同》主题曲《芝麻人生》唱出了胡同里发生的芝麻小事,唱出了人生百态,“粉身碎骨才能压出油,芝麻人生人如芝麻。”这些歌词非常具有感染力,让受众在老北京胡同的旋律调调里,体味自己的“芝麻人生”。电视剧《合伙人》的背景音乐除了三位男主角主唱的《单行线》,还有《我爱你像命中注定的逃不了》《年华落》《来不及》。每一首歌曲的歌词都与剧情萦绕在一起,推动剧情发展,渲染氛围,唱出了青年创客的一种无奈与无悔。

电视剧《换了人间》中运用了大量的宏伟交响乐,当浑厚的男高音唱出“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时,新中国便以一个符号化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雄伟、壮丽、巍峨。

第三是“旁白的评述”。电视剧中的旁白,首先是对视觉的补充,让受众在观看剧情画面实物和演员具体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找到“讲故事”的感觉,从而达到感染或教育的效果;其次是对受众听觉的补充,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他们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在当代快餐时代的大众传播中,旁白更方便快捷地为传播中国新形象提高了效率。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才华横溢的宋运辉,由于出身不好,一直倍受他人歧视,但是意志坚定的他,把握住了1978 年恢复高考的机会,勤学苦干。在旁白的引领之下,受众跟随宋运辉一起经历他的酸辣人生,这是一种近乎真实生活的艺术展现。可以说电视剧中旁白的铺垫,赋予了画面新的感染力,也赋予了宋运辉这个人物新的生命力,这是新时代的人物,在他身上是有“催化剂”的,也让受众通过旁白了解中国新时代的农村改革与变化。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最大特色就是剧中“旁白”的大量运用。剧中的旁白,不仅使电视剧与原著小说之间在风格上保持一致,还起到了“真理言说者”的作用,揭示了剧中人物复杂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意识,能够充分增强此片的艺术效果。这些旁白辅助画面说明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连接剧情、介绍人物等,让受众在这种引领中认识当时中国的普通农民形象,他们身上的勇敢、奋力向上的生活观念。

电视剧《芝麻胡同》剧照

五、现实规律与艺术规律的纵横,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交织

众多影视作品都是“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相结合。但艺术规律必须遵循现实规律,对外宣传国家新形象,对内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艺术与社会生活、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艺术与上层建筑其余部分,包括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选材内容及表现形式。

电视剧《换了人间》是一部历史题材类型的影视作品,对于这部作品来说就不可以像偶像剧一样依赖“娱乐”和“戏说”而生存,应当使受众在视觉观赏的同时了解和理解历史,进而借鉴历史、品鉴当代,无论从人物设定、情节设计,还是结局展现上,都离不开客观历史事实,都不可以违背现实规律,这是基于历史真实的再创作。如果忽略、远离和轻视历史的真实,去追求高度娱乐化的享受与传播利益的话,这类型的电视剧作品也就失去了“历史”借鉴意义和价值,失去了存在于世的价值。

电视剧的艺术表现除了剧本元素的设计外,还有依托剧情的场景设计、服化、道具等的应用。在电视剧《芝麻胡同》中,解放后的中国实施国营经济形态,严振生的酱菜铺子由个人经营转变为公私合营,这个剧情交代后所有人物的服化、道具都发生了变化,后院工人都穿起了统一的工作服装,办公室也有了相应的国营经济体制化的办公模样,在这种艺术化直观的视觉呈现中,让受众体会到当时中国解放后经济模式的变换。这些是电视剧成功塑造中国形象的关键,想象当时公私合营后,工人依旧穿着长袍马褂去泡酱菜,不禁会让受众一头雾水。现在许多基于玄幻IP 的穿越剧便是将这种元素进行拼贴混淆来引起受 众 的 兴趣。一部电视剧的存在,不单单应该具备艺术价值,更应具备传播价值,向受众传播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很重要。一切的真实都应符合生活的逻辑。

电视剧编导应在“事实真实”与“逻辑真实”中去研究艺术表达的规律,不能一味地去构造一个大众消费型角色,要通俗化而不能庸俗化。电视剧《大江大河》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这部电视剧在基于现实时代的背景下,勾画了丰富的艺术空间,一个包含曲折离奇故事的村落,一群经历坎坷人生的农民。然而无论从情节的设计,到演员的演绎,也都离不开现实规律对于艺术规律的约束。

电视剧《共和国血脉》基于历史事实,故事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军第57 师建制改编为石油师,坚定踏上为共和国寻找“血脉”之路展开。石兴国和战友们从“石油门外汉”一路拼搏奋斗最终成为“石油模范”“石油骨干”,彰显了解放军武能驰骋沙场,文能建设国家的光辉形象。这部剧因精良的制作及热血的主题受到关注,首播实时收视率在同时段电视剧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观众也给予了良好的反馈,不少网友追剧并称赞这是自己看过最真实的年代剧,更有观众在看到剧中人物不断奋斗的故事情节直呼“很燃,很热血”。这种正能量已经溢出荧屏,带来了一种现实的感召力。[1]

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照

电视剧《共和国血脉》剧照

现实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艺术规律也是相对稳定的,一切文艺活动都受到现实规律的制约。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艺术规律,才能在艺术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为艺术的繁荣开辟广阔的前景。电视剧的存在为现实提供了一个艺术记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导演可以尽情依据生活题材进行创作,但还是要达到现实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交织才有意义。一部电视剧如果抛开了自身价值而只是泛泛而谈,那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21 世纪传播速度的加快与融媒体平台的多元化,使得受众的需求变得更加难以迎合,越来越多的口水剧和消遣剧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那些剧除了演员自身的粉丝效应和剧情的简单无脑外,观赏价值也是值得堪忧。

六、把握宏观国际视角,多角度展现新中国形象

全球化的发展,让电视剧也卷入这场浪潮中。因此对于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应该被设置在全球语境中,积极寻求影视艺术和政治的融合,以艺术表现的角度去理解新中国主流政治,逐步完成政治认同和身份的重新塑造。尤其是对一些要在境外传播、播放的电视剧作品,更是一种跨语境、跨文化的挑战,电视剧导演应具备国际视野,加强对国外观众期待的揣摩和估计,不能脱离历史背景、避免剧情拖沓,避免在跨文化传播中造成对新中国形象的片面理解。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主题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调,展现独特的中国气质,提升我国电视剧整体影响力是传播的关键。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等一系列作品反映中国人在海外的日常生活,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海外受到一致欢迎。剧中对中国小人物的形象塑造,即是对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他们是新中国形象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在他们身上一言一行的演绎,正是新中国作为一种鲜活的“生命体”的艺术呈现,他们拥有对新生事物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希望。电视剧《小别离》《归去来》等,将聚焦点放在中国教育上,从我国自身的文化出发,以海外留学为题材着手进行创作,也反映了在高速运转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于教育的焦虑,这也是许多海外观众对中国电视剧的话题关注所在。虽然这种题材看起来轻松愉快,但正是这种艺术表现的方式,让新中国形象的展现无形地融入到塑造人物的故事中,从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

七、总结

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提出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那么别的国家就会争相效仿;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都是它重要的软力量的来源。”[2]新中国的荧屏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个缩影,可以深刻地反映中国人民精神的现代演变,反映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新探索和社会制度的新发展。成功塑造一个富有魅力的新中国形象,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微妙的影响。

当代电视剧导演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定位新中国的形象上,在电视剧中识别新中国形象的表意方式,研究这些表意符号的产生路径,并通过电视剧,来考察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形象现状,也应实时依靠融媒体平台,打造良心剧,传播正能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在内容上更是不能自乱脚步,应遵从新中国发展实际出发,创新思路,不断打磨优秀的电视剧剧本。将影视化的个人与国家相融合,在当前国内外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借助影视媒体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积极探索用电视剧的方式建构中国梦,提升民族认同。

猜你喜欢
受众艺术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纸的艺术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