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读后

2020-03-16 03:13覃结玲
新阅读 2020年2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毛泽东传统

覃结玲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

陈晋  主编 定价:248元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一生以书为伴、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从八岁进私塾求学开始,直至生命的最后,始终未间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使毛泽东不断发展完善自身。

党史研究专家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对毛泽东一生所读的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历史等书的情况进行了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展现毛泽东思想形成基本经纬和脉络的鸟瞰式宏观图景,也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细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在读书的过程中,很注重对实际的研究。他读《徐霞客游记》和《水经注》,指出两书的作者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写出有所发现的“科学作品”;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评价蒲松龄“很注意调查研究”。读《水浒传》,他指出,“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与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在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注重实际。他写《寻乌调查》,将寻乌县城有多少杂货店,什么样的人在经营,全县有代表性的家族,秀才、举人、进士在对待革命的态度上的区别都做以了解。正是通过大量的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有了深入的认识,从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现代中国革命道路。

“群眾路线”出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人民群众是国家政权的根本,只有赢得了民心,国家才能安宁稳固。毛泽东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吸收“仁学”和民本思想的理念,始终将救国救民、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的政治抱负和不懈追求。在读到《新唐书·马周传》中的“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时,毛泽东在此处天头上画了三个圈,逐字加了旁圈,对马周这种以“百姓苦乐”决定“国之兴亡”的观点十分重视。在革命的过程中,他关心群众疾苦,注重团结、发动群众。他多次讲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则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正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面对危机重重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受“自强不息”等精神影响、具有雄才伟略的毛泽东始终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经过28年艰苦卓绝斗争赢得独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俱兴。在发展农业、工业等各项事业的过程中,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58年,毛泽东以《东观汉记·梁鸿传》中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来教育人们:“我们中国穷,但是我们不要恩赐,我们同苏联是等价交换他们的设备,我们借了他们的款,我们按期偿还。国内有些穷省,我们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要有志气。”强调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不同的管理区、生产队之间,都要有不沾别人的光,独立自主、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的志气。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蕴含着很多关于用人、治国、治军、兴业等的思想,毛泽东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治国理政中,成就了伟业。

作者系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毛泽东传统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少年力斗传统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