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点初探

2020-03-16 03:25罗筱妍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探索

罗筱妍

摘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政教育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学校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好本专业技能外,还应将学生的思政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者,应该树立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服务理念。作为一名专业老师,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去,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去探索的。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探索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各院校都已掀起课程思政推进的热潮,通过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作为一线的服装专业教师,如何做到以专业知识讲授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这是笔者近两年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的目标。本文就从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探索。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思政进展如何,思想认识起决定作用。所以推进课程思政的首要措施是全面提升教师思政的意识与能力。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一项政治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育人工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尽管对学生也会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但都不成体系,没有有意识做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有时不免“生搬硬套”甚至“强制植入”。教师不仅应具备德育意识,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服装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转变成教学教育内容;在课程素材的選择上、实践操作的安排中,专业教师都能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将专业知识和德育引导合二为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重新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有机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1、源远流长的服饰演变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有其光辉灿烂的历史。从先秦到汉唐,从明清到民国——中国的服饰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形态和文化。作为服装专业教师,除了本身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功底外,还必须对知识背后的历史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积累和研究。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方面,应该制定出有效的实施方案。譬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服装演变史,了解各个朝代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在课堂上插播一些热门的古装剧,着重关注剧中人物的穿着打扮,然后让学生“挑刺”,找出与剧中历史时代背景、人物身份、地域环境等不相符的服饰搭配。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挑刺”,引导学生如何辨别作品优劣,尽量选择观看那些制作精良、尊重历史的良心作品。通过课堂讲解、观看、比较、讨论,不但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先人的服装设计之美和匠心之韵,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历史素养;通过了解灿烂的服饰文化,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服饰传统的薪火。

2、绚烂多彩的中国元素

所谓“中国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她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东方文化独有的宝贵财富。国内不少顶尖的服装设计师都喜欢将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中国元素运用到现代时装中去,从时光沉淀中寻找灵感,然后加以现代科技手段和融合创新,最后羽化成蝶般蜕变出美轮美奂的流行风尚。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国现代服装成长的土壤,是服装设计师在国际服装舞台的立足之本和创作灵感源泉。然现在很多小年轻,特别是00后的学生,在关注和选择服装方面,更多追求的是流行时尚,甚至是博取他人眼球,所以我们在学生身上总能看到那种不成章法的搭配,或者说是奇装异服,丝毫没有美感,更不用说有文化内涵了。在品牌服饰选择上,他们更喜欢国外的品牌,特别是欧美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服饰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排斥。作为服装专业教师,如何落实文化自信的课程教育,怎样让专业课和传统文化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呢?专业老师应深入研讨该课程教学大纲,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结合思政课程元素,有机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元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服装设计作品中去,去引导学生价值观、文化观的正确建立,建立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促成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三、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

专业老师的授课方式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化。尝试运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多种方法,以期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

1、教学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国内外的时装秀,特别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感受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通过研究和比较,深刻了解到中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在专业操作或布置任务时,通过小组模式,去收集资料、分析讨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让学生互相打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4、在考核的教学环节中,可以结合作品展示、个人走秀等形式、通过老师打分和大众点评,形成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展示和走秀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专业的自信,对人生的自信。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在专业课中有机结合思政元素,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的专业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当然要达到思政与专业课的完美融合,教师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更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真正做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自然融合,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孙艳.思政与专业课融合方式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8 (32):212.

[2]王禾玲.“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现代企业,2018 (09):112-113.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探索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