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蕴涵的生命密码

2020-03-16 03:25李联李丹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死亡安全

李联 李丹阳

摘要:幼儿文学经常被认为是小儿科,幼儿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我们认为他们都是幼稚肤浅的,实则不然。优秀的幼儿文学常读常新,文字当中蕴涵的生命密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更能让成人反思,回到初心和本源的生命状态。本文将从幼儿独特的思维特征写起,探究幼儿文学蕴涵的生命密码,即人类集体精神的烙印,让我们更了解幼儿,了解自己,保护幼儿,保护我们自己。

关键词:幼儿;幼儿文学;生命密码;安全;游戏;死亡

当我们给幼儿讲“排排坐吃果果”,或者异常简单的低幼绘本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也许我们会认为那是幼稚肤浅、天真简单的,于是我们不屑一顾高高在上。我们是否对幼儿文学心生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尊重;不能尊重,何来理解和爱?

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解读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蕴涵人类生命密码的优秀幼儿文学,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进、热爱幼儿文学,让它成为火种,点燃幼儿明亮的一生。

幼儿文学,就是以3-6岁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编订撰写的艺术载体。幼儿总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思维和行为特征。有研究表明,这些特征与原始期的人类有着惊人地相似之处。他们都知识短浅思想简单,分不清动植物和人,认为万物有灵,怀有“泛灵论”,渴望安全,喜欢游戏......龙应台曾心发感慨道:“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记。”

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观察事物独特的角度,“万物有灵”的体验和善待,对于常常被过度规则化、单向化、功利化的成人思维来说,充满了启示。将我们带回到有关生命和存在的单纯而深刻的本质思考中。

“|厄拉体(3岁4个月)说:‘我肚子痛。母亲说:‘你躺下睡着了痛就会消失的。厄拉体问:‘痛会上哪儿去呢?”

“蒂姆(6岁)正忙着舔锅子时,问道:‘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

蒂姆的爸爸有点不好意思,他的确不知道怎么回答。同时问蒂姆期待大人怎样回复他。他又舔了几下锅子,回答说:‘我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梦,因为人在梦里,不会四处询问这是不是梦。”

----(美国)加雷斯 波 马修斯《哲学与幼童》

很多时候,幼儿正是以这种思维方式,复原着我们对世界和生命的原始感知。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应该越过忙碌的现代生活,关注早已被遗忘的存在感觉。所以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幼儿期的意义,就是幼儿文学的意义。幼儿文学不是“小儿科”,它与某些印刻在我们集体记忆中的原始艺术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从一开始就带着人类集体精神的烙印。

《皇帝的新衣》中,当人人都在称赞皇帝的“新衣”好看时,只有孩子说出了真相——皇帝根本什么都没有穿。儿童文学界丢失这个承载真相的“孩子”,已经许久了。我们从孩子身上学到了许多“巨大而简单的”东西,比如:诚实和勇气,梦想和信心。这些难道不是使人类繁衍生息的生命密码吗!有时我们走得太快,却忘了本质。

另一种人类的生命密码就是安全感。幼儿文学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儿童文学作家魏强曾说过,“童年的安全感,是一生的财富。”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也说,“关于童年,我最美好的记忆就是既不缺乏安全感,又有充分的自由。”催眠曲,摇篮歌,内容一般有母亲对孩子的安抚和安慰,对孩子的祝福等。语言生动优美,节奏舒缓柔和,可以使幼儿在情感上趋于平静,带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而安然入睡。幼儿文学各种文体大都讲究节奏感韵律美,循环往复的韵律也会给幼儿一种安全感。

几乎所有幼儿文学的结尾都是圆满的,丑陋、灰暗、阴沉、残暴、血腥都被抵挡在外。这不仅给幼儿一种安全感,更为他的童年画上灿烂的底色。听安全而圆满的幼儿文学的孩子,成长得会更健壮,因为他们成长的土壤更肥沃;有了亮丽稳定的生命底色,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才能抵御风雨。

一部好的幼儿文学作品,具有本色、自然、淳朴之美,在浅显直白的语言环境中往往隐含着一种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哲理。比如加拿大作家丹尼斯李的诗歌《进城怎么走法》:“进城怎么走法/进城怎样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大道至简,人生岂不是就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吗!优秀的幼儿文学真的可以从3岁读到93岁的!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游戏起非常大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了解世界触摸世界。在人类历史中,游戏是生命基因的一部分,游戏就是对规则、秩序、结构的超越,它带来更多的精神释放,带来超越和新意。幼儿儿歌《装风》最有代表性:“风婆婆/送风来/打麻线/扎 口袋/扎不紧/刮倒井/扎不住/刮倒树/扎不牢,刮倒桥。”

在现实中,狂风、台风、龙卷风对人类是一种灾难,它无法引起我们的愉悦和狂欢,更没有美学意味。可是在幼儿的世界中,没有灾难,于是,大自然的灾难也变成了被戏谑的对象,它只是一次小小的事故,并不会带来死亡和恐懼,而是快乐和善意嘲笑。这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码,弱化痛苦,甚至嘲笑痛苦,寻找欢乐。幼儿与人类最原始生命本能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的同一性。

还有一些幼儿故事,比如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讲故事》等,都充满了游戏感,即故事情节除了形象在转换之外,剩下都是一样的、重复的;正是这种重复创造了叙事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特别符合幼儿的接受心理。再比如儿歌《一园青菜成了精》,并不存在多么高大上的主题思想,故事主体就是一群蔬菜,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演绎一场蔬菜叛乱,在这种混乱中隐喻了人类天性的生命密码——无害的戏谑滑稽、偶尔的叛逆、不定时的狂欢冲动等。这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包含着人类的智慧。

幼儿文学中可不可以出现死亡呢?怎么向幼儿谈论死亡呢!苏珊·华莱的图画书《獾的礼物》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借鉴。如果说生命如歌,那么作者就是把死亡写成了一首诗,借由獾的离世,我们看到了他的朋友们所经历的沉痛、悲伤、缅怀、感恩。死亡是很重很大的题目,但它降临在幼儿文学中,幼儿的美好纯净世界,如一张滤网,将后人附加在死亡上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和血腥恐惧残酷过滤掉了,留下平静和安详;将未知的世界做了诗意和朦胧表达。“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在幼儿文学中得到最好体现。

法国艺术家波尔·阿扎尔认为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做到了,他说:“安徒生听出了孩子心中的愿望,他帮助他们实现,他以为这样做就是自觉完成了童话创作的使命。他跟孩子们一起分享快乐,也借着孩子的力量更坚定地保护人类,使其不至于灭亡,并把人类引向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2]方卫平主编.幼儿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5.

[4]玛利亚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5]李少梅主编.幼儿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李联(1971.8)女,汉族,辽宁本溪人,博士学历,辽宁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文学方向;

李丹阳(1993.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学历,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死亡安全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