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超 康菲菲 常承秀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永靖县红枣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包括注重监测预报、深翻土壤、筛茧灭虫、捡拾脱果幼虫、性引诱剂诱捕、糖醋液诱杀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枣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控措施;甘肃永靖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92-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永靖县枣树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黄河、湟水河沿岸的刘家峡、盐锅峡、西河等地。近年来,随着红枣产业的发展壮大,桃小食心虫危害日趋严重。全县5个乡(镇)27个自然村枣园普遍发生,发生面积达333.3 hm2,一般蛀果率达20%~30%,2013年盐锅峡镇抚河、上车2个自然村受害尤为严重,蛀果率达70%以上,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和林果产业发展[1]。2017—2018年,笔者观察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1 发生症状
桃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桃、梨、苹果等果树的果实,以幼虫蛀果危害最重,幼虫入果后,从蛀果孔流出果胶,呈泪珠状,干后呈白色透明薄膜,幼虫蛀入果实以后,先在果皮下蛀食果肉,使果面凹凸不平,形成“猴头果”,随着虫龄逐渐增大 ,慢慢向果心蛀食,被害果容易脱落,桃小食心虫后期食量增大,在果实内纵横潜食,并将粪便排在果内,使果核四周充满虫粪,最终导致果实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幼虫老熟后会在果面咬一直径3 mm的圆形孔,离开果实落地,脱果孔周围常会腐烂,幼果受害呈畸形,影响果实食用价值。
2 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永靖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在离树干周围1 m范围内3~12 cm土壤中越冬。6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茧出土,在地表土块、石块、瓦片、砖头下做夏茧化蛹,夏茧期与蛹期约18 d;6月下旬,蛹开始羽化成虫;7月上中旬,达羽化盛期,成虫有避光性,白天潜伏,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叶片背面和果实梗洼、萼洼处,每只雌虫产卵大约50粒,多者达200粒以上,卵期大约7 d;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数小时蛀果危害,1虫只为害1果,无转果危害习性;9月中下旬老熟脱果入土结茧越冬,脱果时期凡是3龄以上的幼虫都能正常越冬。
3 防控措施
提倡联防联治、统防统治,根据桃小食心虫危害特点,力求将其杀死在幼虫蛀果前,可采取“树上和树下、人工和性引诱剂诱杀、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注重监测预报,早预防、早防治
从5月中下旬开始,在枣园内设置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捕器,按对角线法设置,0.7~1.3 hm2放置5个,悬挂在树冠下距离地面1.5 m的树枝上,诱捕器间距离约50 m。诱捕器用塑料盆(直径15~20 cm、深8 cm)制成,盆内加洗衣粉500倍液,将1枚诱芯(含500 μg性诱剂)悬挂在盆中央,其底部与水面保持1 cm距离。每天上午观察记录诱蛾数,捞出雄蛾并添加失去的水。当诱捕器连续2~3 d诱到雄蛾时,进行第1次地面施药防治,间隔15 d再防治1次。
3.2 深翻土壤,破坏越冬场所
封冻前深翻距树干1 m范围内,翻土深度最好在20 cm以上,因为桃小食心虫在土壤3~12 cm处结茧越冬。
3.3 筛茧灭虫
在当年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果园,于果树休眠期,把树干1 m范围内深15 cm的土壤挖出后打碎,用60目筛子筛土,将筛出的虫茧集中压碎。这种防治虽然费时费力,但能将90%以上虫茧消灭,防治效果很好。
3.4 捡拾脱果幼虫
8—9月捡拾脱果幼虫(树干部基部最多),特别是在雨后脱果幼虫更多,应及时捡拾,予以消灭。提倡枣园养鸡,让鸡啄食从枣果园内吐丝落地的越冬幼虫或越冬后的出土幼虫、蛹及要出土羽化的成虫[2]。
3.5 性引诱剂诱捕
桃小食心虫性引诱(桃小性引诱剂以硅胶橡皮为载体,内含性信息素)防治应在成虫羽化盛期进行,诱捕器间距为20 m[3],每年6月下旬将诱捕器(盆或碗)用细铁丝或细绳固定悬挂于距地面1.2~1.5 m枣树枝上,悬挂密度45只/hm2。盆内盛满清水并加入少量洗衣粉,距水面1.0~1.5 cm挂1枚诱芯,经常保持盆内水满,每20 d左右换1次诱芯。
3.6 糖醋液诱杀
依据鳞翅目成虫的趋性,于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盛期用糖醋液(糖∶醋∶酒∶水=1.0∶2.0∶0.5∶8.0,诱捕器为直径20 cm、深度8 m的塑料盆)防治。在田间迎风向呈线形间隔15 m布设诱捕器,每隔8 d更换1次糖醋液,其间要酌情加醋加水[4]。
4 参考文献
[1] 高红艳,王林羲.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J].新疆林业,2007(3):23.
[2] 王志,李鑫,等.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和防治[J].西北园艺,2013(2):38.
[3] 韩淑琴,王树尧,王新东,等.梨小食心虫性引诱防治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2001(4):15.
[4] 王鹏,于毅,张思聪,等.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