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冬玲
21世纪全球正高速运转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化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课堂。现在的学生热衷于从各种电子媒体中获取不同的信息,传统教学中纯文字的知识传授对他们已不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中職学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几乎没有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师讲一段,学生读一段,师生共同分析又一段”的讲授式课堂既没兴趣也没耐心。
因此,在职业中学,语文课堂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在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今天,让影视欣赏走进学生课堂,既是一种新颖的语文教学手段,更是对学生人格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借助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其中电影课这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不错。电影是集文学、艺术和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活动教材,它生动的语言、直观的效果、丰富多彩的画面及强有力的音乐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我校作为课题“运用优秀电影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学校,教师学生们对电影课的喜爱自不需言,语文课堂作为电影课实践的一个基地,怎样把影视资源和语文教材结合也是我们语文教育者需要斟酌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一般电影的播放长度,大概需要花上两节课的时间才能把一部电影完整地看下去。所以存在整部电影放映耗时太久,占用课时太多的问题。而电影的某些部分过于拖沓或者不适宜学生观看的,在整部电影播放时,还可能起到反作用。而语文教师在选择电影课的素材时,往往也局限于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对于电影课,笔者认为,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自身技能,合理使用影视资源,才能真正实现电影课在语文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一、教师要善“选”
教师要多浏览、多收集,多补充与课本教材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电影比文字更加直观地再现生活,学生带着期待、向往与探知现象的心理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课堂。
例如,讲授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的时候,这些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版本很多,有电影版本、电视剧版本、戏曲版本等,哪个最适合学生观看呢?就拿《林黛玉进贾府》来说吧,该文章选自四大名著《红楼梦》。《红楼梦》的影视资源很多,有1987年拍摄的被奉为经典的老版《红楼梦》,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观看新版的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甚至还有电影版的、戏曲版的。此时,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挑选适合的版本。一般来说,越是接近原著的影视剧作品,越能起到好的授课效果。教师必须自己先去观看之后才有发言权,经过收集挑选阶段才能在课堂上隆重向学生推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后,可能不愿啃长篇大论的原著,但能够通过老师课堂上的推荐引导,选择观看影视剧版的名著作品,还是能起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功效的。甚至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不同版本的《红楼梦》现场PK,由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来一场影视作品优劣评价会,教学效果更佳。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典,还可以通过《子午书简》等电视散文节目,补充介绍该名著作品,让影视作品成为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从此,让学生爱上阅读,岂不成就好事一桩?
二、教师要善“导”
在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之前,教师务必要有相关的介绍,不能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很多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的获奖情况等都可以作为激发学生观看兴趣的饭前“开胃小菜”。甚至还可以有对学生提出问题思考的要求,当电影看完之后,进入电影观后感的讨论环节或是电影评论的撰写环节。对于学生而言,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用于电影课教学,很适用。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名著《水浒传》,但学生对108个好汉非常的陌生,也不知林冲为何许人也,这对于授课是不利的,所以语文教师应对作品主人公林冲来个交代,尤其是课文节选内容前后的衔接,教师要做好简介。而课本人物涉及随意杀人这个敏感的话题,有必要在观看完电影后,进行讨论,对理解力尚不深的学生进行法制引导。
三、教师要善“剪”
教师要善于学习专业软件,学会使用“维棠”等影视资源下载软件下载网络课堂所需资源,再通过“绘声绘影”等视频剪辑软件对影视作品按需剪辑,更有利于课堂有重点地学习课文。
例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故事的结构很巧妙。若能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行剪辑,电影的视觉冲击和文字描写的精妙交织进行学习,效果比脱离开课本,纯粹让学生看电影,效果更佳!电影作为一种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的艺术样式,其独特的声画结合的视听效果将现实生活展现于人们眼前,形成一种冲击力。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若能让学生感受名家语言文字的力量,得到的必定是双倍的效果。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剪辑,也能让作品更好地为课堂服务,精简的影视内容,可以让学生跳过部分作用并不明显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精华绽现,更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获取。
四、教师要善“新”
同是影视作品,内容越新、形式越新,越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例如最近流行的微电影,也不乏像《可以在一起》等优秀作品,刚好能在一节课内观看完,可以避免很多剪辑的麻烦,短小精悍,非常适合拿到课堂上当教材使用。例如,学习高一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的时候,多篇课文是对母爱的抒发,可以利用一节课时间播放微电影《变形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总之,电影课利用教学资源的整合,将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资源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提高其语文素养。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一切艺术部门中最重要的便是电影了。”只要运用得当,借助电影等影视作品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先从兴趣入手,再来改变学生的认知,最终获得审美情感的陶冶是改变语文课堂的一个捷径。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