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
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题,将其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提升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的高度,作出战略部署,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大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既是对十九大精神的贯彻,又是对十九大精神的发展。
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到21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么才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阐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不仅仅经济要强、科技要强,而且社会要高度文明,国家要统一、领土主权要完整,要全面复兴、全方位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复兴到历史上的绝对水平,而是要复兴中华民族历史强盛时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应有的民族尊严。就绝对水平而言,我们现在所处的新时代跟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各个方面都是最好水平,但就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而言,我们还有差距。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文明史,根据历史学家们研究,大约从汉、唐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叶的清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总量都居世界第一,最高的时候大约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强,科技发展也居世界最前列。“一些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发展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辐射和引领作用。”[1]
如果按全面复兴的要求,就不仅要高质量大力发展经济,而且要下力气建设社会文明,实现国家统一。就经济发展而言,自2010年开始我们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如果保持现在增长势头,再过十年左右时间,估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可能的。难啃的硬骨头可能是国家统一和社会文明建设和治理。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能不能順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答这些问题,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这对于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
《决定》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特别提出了: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2]。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重大理论创新。
(一)研究制度问题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是因为:
一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势。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有经济制度又有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等,我们可以分门别类地对这些制度进行研究,同时要对这些制度进行总体研究,总体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揭示事物本质的优势。马克思主义不仅仅看事物的表象,而且看事物的本质,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同时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三是马克思主义有方法论的优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一些具体方法相比,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更能够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
所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就有了基本的方法论武器和思想武器。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研究
《决定》中提出并阐述了我国两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这两项根本制度都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根本制度,对于根本经济制度则留出了继续探索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3] 这从总体上明确肯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就经济领域而言,当然要坚持这样的根本制度。除此以外,还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是中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也是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道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多,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成为现实可能。
(三)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
《决定》明确提出:“公有制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2]主要理由是: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过去我们只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并未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这次四中全会的《决定》这样讲了,当然是对我们已有理论的重大突破。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适应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作出的科学结论。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奇迹,经济方面的重要经验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代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胜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度确立起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提高,有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有计划组织生产,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并未具体讲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决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世纪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当然是伟大的创造。这样的创造,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也具有重大意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决定》在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项基本经济度之后,用了一个“等”字。“等”是什么意思?按照我国的语言习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前面列出几项制度后,再加一个等,表示以后还可能有;另一种是后面的等没有实际意义。《决定》加的“等”可能是前一种意思,即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排除还会将一些经济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不仅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而且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
(四)加强社会主义重要经济制度研究
除根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外,社会主义还有若干重要经济制度。在微观经济领域,重要的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过去有一段时间,理论界提出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表述为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的认识强调了企业制度的一般性,但对中国特色强调不够,《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所谓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在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农村,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
在宏观经济领域,重要的经济制度是政府治理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等等。
此外,与经济制度紧密相连的还有:法律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若干重要制度等等。
根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重要经济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根本经济制度处于决定的地位,基本经济制度和重要经济制度都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着保障的作用。
三、加强国家治理的研究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决定》阐释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提出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要求和措施,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贯彻执行。对此不一一展开论述,只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来看,要实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一定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近代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得解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并向着强起来的目标继续前进。在今天,要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推进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根本的一条。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10).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8.6.
责任编辑:任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