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与实施范式

2020-03-16 18:36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体体系生命

闫 辉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伴随我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生命作为实施教育的载体,生命教育也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是高等教育的最本质的使命,同时又是大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中小学校尚有开展,在大学生的课程教育体系中则鲜被提及。很多人从主观上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独立解决各方面问题的能力,所以生命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显得不甚紧迫。但现实不尽如此,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所引起的有关自杀或暴力的事件逐渐增多,让人们在痛惜之余不仅感叹生命的脆弱。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完整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完成,因此有必要在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并付诸实践,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已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它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也包括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生命教育涵盖了一个人整个生命过程,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通过对人们进行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引导人们认识生命发展过程的始终,进而认识、理解、欣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1]。它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成长与发展、本性与价值。通过教育大学生对生命进行管理,让每个人都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点亮自己的人生,真正的成为“我自己”,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生命光彩。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1.是现实和实践的需要

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中小学这一部分显然是不全面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缺失是有明显缺陷的。生命教育的中心始终是由活生生的个体组成的,大学生不仅要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而且更需要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拓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获得追求终身幸福所必备的良好素质。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重点在实践运用与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科学系统且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标志着生命教育理论的成熟,也体现了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步完善生命教育体系,为进行即将面临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始终把“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学校应该如何实施培养人才的方案”摆在立德树人第一位,忽视了最基本的生命教育。对传统教育加以深刻反思,帮助大学生回归到生命价值的本身,回归德性原点。生命教育是在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关怀教育的,积极构建生命教育体系这个平台,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大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思想素质,所以在构建生命教育体系方面有着非常优越的条件,利于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2]。

3.有效防范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影响

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力群体,线上线下与社会的接触非常紧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极端想法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感情、学习压力、就业、心理问题等方面,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的发生,进而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严重的甚至踏入违法犯罪之路。因此加强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防范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策略

1.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个体在认识、理解、欣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教书育人这个层面来讲,教书育人主要是通过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满足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成长的需要,使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够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实现生命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使大学生个体的生命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其次从管理育人这个层面来讲,通过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实现对生命个体的约束。实践表明:个体的发展和完善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将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通过教化使个体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自觉地把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3]。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这两个层面的侧重点不同,体现了有关生命教育不同方面的内容,针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实施不同层面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开展生存意识和幸福观教育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内容,通过认知、情感、实践三个方面传授给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生存意识教育包括生命认知和安全教育两个基本方面,通过学习系统的有关生命的知识,了解生命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生存的技能,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可以拓展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获得美的幸福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痛苦和苦难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积极的去面对生命中出现的危机,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用正能量充盈自己的人生[4]。

3.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成功教育旨在通过不同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标准,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而获得成功。通往成功的道路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努力学习的结果可能是成功,也有可能是失败,这就需要我们摆正心态,只有正确对待失败,才能走向成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失败的确令人非常沮丧,如果从此以后丧失了信心,迷失了方向,就会陷入更大的失败中[5]。独立自救是生命中最闪光的品性,努力向前会看到成功的希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才能够步入成功的殿堂。教育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成功和失败,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危机和战胜挫折的能力,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积极应对,化难为易,逐步走向成功。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实施

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教育思想和交流教育经验的一座桥梁。如果高等教育只是为了反映教育的应然要求,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和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显然已经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预期,那么就要根据当前生命教育的现状实际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建构,通过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推进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养成[6]。生命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关键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给社会,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价值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形成积极进取、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2.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

为了更好的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在高校中培养出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从业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关心关注生命教育,使学生在精神世界获得更高层次心理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改进并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传授给学生科学、系统、规范的生命教育专业知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逐步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3.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机构

随着时代的不断快速发展,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要与时俱进,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机构,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研究,坚持科研实践齐抓并进,在研究和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策略,最终形成完整的生命教育模式。为了有效保证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机构还应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状况精心设计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最大限度的提升生命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效能和辐射能力,造福一方学子。

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已经得到学界教育管理者高度的重视,生命教育彰显的是生命的意义,传递的是生命的真谛,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生命的宝贵,热爱生命,积极生活,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最终人人皆能成才,将来都能贡献社会。此外,通过不断努力让大学生生命教育逐步成为大众化的教育,造福更多的社会群体,为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个体体系生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