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琴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人的生活需要是历史的、变化的。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文明发展水平,也就有与此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的人的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深入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生成及其价值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因循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状况,解决好制约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人,是有现实生活需要的人。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生活、活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要素多层次的统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马克思则将人的需要简单归纳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大类,而就生活作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言,从生活统一体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生活需要主要划分为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
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日常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是人的低层次的需要。物质生活需要作为人的生活需要的一个子系统,它也包含许多层级,按照物质生活需要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密切程度,我们可以把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划分为三部分:一是为维持人的生命生存的物质需要,这是最基本最基础的需要。二是当作剩余财富进行交换的物质需要。这一部分物质需要,既为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腾出自由时间,同时也在交换过程中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才能,从而直接发展了人的精神生活。三是明显渗透着精神文化因素,或者已经在意义上转化为了精神生活发展的物质载体的物质需要。比如,现今人们追求吃的健康、穿的时尚、住的舒适等等,都属这类。
精神生活需要是旨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需要,包括求知、情感、娱乐、审美、理想信仰、人生意义等内容,它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论层次的求知需要。人们为了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首先认识自然、把握世界,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任何人缺乏一定的知识都不可能过正常的生活。当然,纯粹的理论知识应该是与精神生活更接近,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说,求知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生活与人的物质生活关系最紧密。二是社会关系层次的情感需要、角色需要等。马克思指出,以一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们,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会有情感需要和角色需要。随着现实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情感归属、角色扮演等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以取得社会对个人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三是价值层次的观念需要、理想信仰、人生意义需要等。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在经历了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关系层次之后,必然随着人们对生活的反思进入到价值判断领域,即思考“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这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最高层次,也是核心层次。这一层次的精神追求既是人的发展的根本需要,又是人类整体的与长远的发展需要,因而体现着人对有限存在之外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价值性精神需要是人们在现实生存的世俗化世界基础上构筑起的一个超越性的、理想性的意义世界,它表征着人与动物的最高本质区别。
社会生活需要也是一种关系性的需要,与情感需要,角色需要不同的是,它主要表现为外在的秩序性需要。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都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也是社会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予以满足的,离开了社会,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就无从满足。人在社会中生活,就必然要与自然界、与社会、与他人打交道,这就会形成人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性生活样态:一种是多样化、个人化的生活样态;一种是共同的、同质性的公共生活样态。不论是个人化的社会生活,还是社会公共生活,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比如遵守规则、讲求道德、信仰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等,表现在人的生活需要上就是道德需要,包括私德和公德的需要,以及伴随社会进步日益凸显的政治需要、法治需要。
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作为构成人类生活需要的基本元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各种需要构成人们生活的比重不同,优势地位、主导地位也有所差别。这种差异,既取决于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又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后者是主要的、根本的。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包括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和由此制约的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的依据,因而也决定着人们生活需要的内容、水平和实现程度,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需要的发展变化,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的人的生活需要。
每一历史阶段人们不同的生活需要的产生,都是由它相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生成,只有把生活需要当作一定的、历史地发展的和特殊的形式来考察,才能够理解一定社会形态下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物质生活资料相当匮乏,时常发生的饥荒、严寒、贫困、灾难、疾病等长期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那样条件下生活的原始先民,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不仅是他们的第一需要,而且是最重要的需要。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包裹”在物质生活需要里的,或者只是一种意识到的本能。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那种包裹着的意识和需要逐渐有了自身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原始的艺术、自然宗教、原始巫术,等等。而且,由于特定的氏族、部落活动方式和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表现出一种“原始的丰富”,具有一种发展水平极低的全面性。但是,由于物质生活需要和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占据着绝对优势,人们初步萌生的与意识初步发育相联系的精神生活需要只能是与物质生活需要和物质生产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与其说原始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低水平的全面发展,还不如说是全面的不发展。至于社会生活需要,由于活动方式原始简单,且几乎没有个人性的生活,因而道德也是作为满足生存需要的从属条件而存在的,甚至无所谓道德生活的存在,更无所谓政治和法律生活的需要。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生产工具是以镰刀、锄头、水牛、犁耙等为主的“自然形成的”简陋工具,社会分工也不发达,因而,这时的生产劳动主要是自行地进行的日常活动,人们所需的生活资料主要由生产者自己生产,而不是由其他社会生产部门提供。由于生产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和产品的来源都直接地是自然界,因而“自然形成的”物质需要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物的使用价值,所有的生产,包括小商品生产,都是以消费为前提,以维持生产者的生计为目的。个人的生存需要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物质生产的自然联系使人与人之间仅仅处于以血缘关系、亲戚关系和宗法关系为纽带的相互联系中,人们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个人表现为不独立、附属性和封闭性。在这种“人的依赖性”时代,社会个人的需要表现为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共同需要,即“个人不是作为社会中的单个人,而是同其他的人共同消费和共同要求的需要”[1](P530-531)。同时,一方面受需求、另一方面受产品的有限性制约,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青睐远远胜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节制物欲,而真实的精神生活需要则被遮蔽。社会的家族、贵族等级政治,使个人总是也只能作为共同体的一个“分子”活动,家国同构,共同主宰着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资料,个人的精神交往被限制,精神需要被禁锢。总之,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都限制着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实现和发展。
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被“文明创造的”的生产工具所取代,自然对人的统治向人对自然的统治转变,自然真正成为人的对象,服从于人的需要。“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2](P122)工业革命推动着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一方面,物质生产劳动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提高了,直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使资本主义生产在它短短的不到一百年间,比过去任何时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给自足的自然生产和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区域性分工、国际性分工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样一来,“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也开始形成。科学能够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强大功能,使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当作信仰的对象。在科学主义的关怀和技术理性的帮助下,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工业文明社会,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了,但是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却成为了个人为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人的需要则通过对私有财产的追逐,以商品拜物教的特殊形式来慰藉,而人的内在灵性、神秘的顿悟、生存的意义、生活的价值、灵魂的居所等等,却越来越令人迷茫,越来越远离人的存在,人的意义世界萎缩,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
马克思指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3](P585-586)原始社会粗陋的生产方式没有能力激发和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需要,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扩大了人的生活需要且具备了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但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又人为压抑和异化了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使之与物质生活的需要畸形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弊病才能够被克服,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需要和谐统一且充分发展与满足的繁荣局面才能够形成。因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与以前一切剥削社会不同的全新的性质。在这里,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没有剥削、压迫和对抗,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力发展,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客观历史条件变迁的结果。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人民的生活需要由基本的生存性需要转为发展性需要,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代了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生产也由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转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新时代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可避免地兼有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即:一方面,我们摆脱了过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对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压抑,人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人的主体性空前高扬;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实际又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社会化大联合的程度,这就使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发展还有一定的限度,会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一句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这是新时代前进中出现的新的发展问题,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问题。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内涵,进而理解其价值意蕴,对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分必要和重要。
1.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现实广泛性
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历史性的、生成性的生活需要和追求,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领人民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但解决了十三亿多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时代,不仅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已经具备,而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成了更加广泛更加多样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人的生活需要的多元化、复合型发展趋势。它是人民对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的期待与愿景,是人与社会自我完善与进步的标志。
2.美好生活需要具有质的跃升性
新时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升,人民的生存性需要得到满足,尽管在生活需要上仍有量的要求,但更多地转向了质的追求。一方面,精神性、社会性等更高层次的发展性需要更为凸显,这种需要是人的需要结构的丰富性和立体化发展,它的满足指向人的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不论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还是社会生活需要,对其种类、样态等等“量”的要求,实际上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转化为了“质”的追求。就拿穿着来说。“在现代社会,有关服装的各种用品的商业价值所含的绝大部分成分是它的时新性和荣誉性,而不是它对穿衣服的人的身体上的机械效用。服装的需要主要是‘高一层的’或精神上的需要。”[4](P132)这种精神性的物质追求,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马克思指出:“我们已经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5](P339)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充分展现在人的现实需要结构的丰富和延展中,它把人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培养出来,把人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没有这样一个丰富的立体的需要结构,人就很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社会整体性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个体生活需要,更是一种社会整体的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既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也离不开社会客观条件的充分支持。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以及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绿水青山的美丽生活环境,都需要现实社会提供和支持。因此,美好生活既是个体的美好生活感受,又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整体的生存状态。正是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不只是城市的小康,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小康,也不只是某一部分人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小康,是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小康,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为人性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美好生活需要之所以能美好,关键在于这种生活需要是人性的、合理的、符合人的本质的,并且这种美好的内涵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质量兼顾的物质生活需要、丰富深刻的精神生活需要和活力有序的社会生活需要。这样的美好生活需要,它既摈弃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利己性需要,也扬弃了消费社会的不合理的、无度的、没有节制的需要,它是一种合理的、文明的、合乎人性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人民的劳动而变得坚实有效,“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5](P348)。
5.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共享性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的彰显。美好生活需要共享,就是通过改革发展,使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都得到合理满足,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中受益,促进每一个个体在从社会发展普遍受益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美好生活需要的共享,维护了社会个体尊严。在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过程中,人的尊严是否得到维护是人的生活意义能否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而人的尊严得以实现的重要表征就是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一员,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享受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包括物质权益和精神权益。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广泛性、质量性、整体性、为人性和共享性,决定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蕴着以下几个重要价值维度。
1.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人为本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属人的、体现人的本质的、不断增长但合理的、自由地使用对象化产品的需要,它内蕴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是以人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重视和尊重人的生命,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展现为目标。
首先,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内蕴着重视和尊重生命。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们为了生活而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就是人之生命特有的生存方式。同样,人的消费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命需要,消费活动是人的生命需要的表现。人是一个处于不断生成之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自为存在物。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的生命本质的现实展开和确证,也是人的生命本质不断生成的动力和根源。
其次,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以民生为重点,奋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具体的指标和措施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工资收入、社会公平正义、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等等,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更具体地说,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提出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期待,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协调相平衡;我们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之,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要让人民过上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生活。
再次,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展现。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就需要而言,它要体现出人在生存、享受、发展各层次上的发展和跃升,这就要求人不仅要有生存的能力,要学会生存,珍惜生命,更要有享受和发展的能力,“他必须懂得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来消费。他必须在恰当的方式下来过他的有闲生活”[4](P60)。只为活命奔波而没有享受生活的条件,有享受生活的条件却没有享受生活的能力,这同样不是人应当所是的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生活是不断产生需要又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它的不断发展,就是满足人的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是实现自我,体现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美好生活是将生存、享受和发展融为一体的活动、过程和状态。要拥抱美好生活,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和自身的关系;就必须注重人所特有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努力展现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美好生活需要要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美好生活的精神基础和价值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6](P14-1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7](P45)
公平正义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和逻辑内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8]一个改革的社会、发展的社会,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关心人、尊重人为前提,通过沟通协调以及制度安排,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达成利益共识,解决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保障和维护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9](P117)。
3.美好生活需要要在变革创新中满足
在新时代,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富裕。与此同时,社会的科学和艺术也普遍进步,人们视野扩大了,需求也多样化了。而社会也制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奢侈品和使生活舒适的用品,它们以种种招牌和广告不断地向人们宣传如何拥有才是美好生活。在我们的生活受到物的包围,到处都是财富和奢侈品,人的需求和知识都提高了的文明社会中,要设想让人们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满足于最普通的生活必需品、睡眠和繁重的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实际这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
然而,我们也要明白,在人们正当合理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之外的许多需求,实际上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假性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是无限度的、“竞赛性”的和象征性的,它并不能给人带来美好生活,相反给人带来需要“异化”的痛苦,使人空虚,使人产生“我是谁”的“身份焦虑”,真正的美好生活源泉是另外的东西。我们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要使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多样性的发展和层次性的提升真正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价值取向,寻求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模式,通过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不断满足人的真实生活需要,使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创造普遍的美好生活真正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4.美好生活要在共同创造中实现
美好生活需要之所以在新时代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社会巨大财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需要水平和要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讲话中作了充分的肯定:“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0](P17-18)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共享性,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充分体现,是对人民智慧与劳动的充分尊重。但是,共同享有不是“坐享其成”,共同享有不等于不劳而获,共享的前提是劳动创造,共同创造。社会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着的,共同体“为了存续下去,它们需要得到保护,它们也需要求助于它们自己的成员,通过个体的选择来确保生存,并为这一生存承担起个体的责任”[11](P263)。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同创造,是美好生活需要共享与实现的应有之义。实际上,美好生活的真谛也正在于人民从奋斗中,从创造中去感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发展也诉求于美好生活的创造。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改变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人民在创造中也改变了自身,锻炼出了新的品质,造成了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产生了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新时代人的发展和需要的增加,已经使人期待突破固有的无聊重复的生活,转而开始追求自身能力的发挥,着眼于个体生活活力的激发和生命创造力的发挥,从而使得过一种发展性的创造性的生活成为必然。这正好契合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