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平
(山东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当今时代主题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进行科学把握的理论体系。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源于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必然要遵循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及规律。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文化的理论依据。任何时代都必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狭义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是指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思想、观念、心态、心理等。国家强盛、人民富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追求。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中国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佳句流传至今,其意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中华民族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爱国胸襟;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的教导“仁者爱人”浸润着每一个中国人友爱、仁义、诚信的心田。[3]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与理论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任何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培育都离不开本民族的土壤。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以及创造这些物质财富的手段、工艺、方法等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特别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最神圣、最高尚、最深厚、最纯洁的感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努力奋斗。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价值目标契合。每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民族固有的根本文化,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文化的命脉。民族文化积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价值的核心。民族文化是人们思想生发、发展的客观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式,是人们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彰显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标价值。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血脉。古人云:“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的新文化。民族文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契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侵蚀与挑战。因此,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民族文化载体。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红色文化载体。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红色旅游景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优质场所”,[5]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民族文化载体典范。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节日文化载体。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大部分都已纳入国民法定假日。要唤醒人们对民族节日文化认同感,必须对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及价值进行挖掘。如端午节现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用吃粽子纪念屈原,弘扬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梳理出端午节文化的精神内核——爱国、拼搏、团结、和谐、友善等,引导人们要注重体现精神要义的互动性和民族性。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仪式文化载体。中华民族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来源和价值指向,都有其家喻户晓的故事。因此,任何节日的文化传承都要通过一定的仪式,从而达到不断固化人们价值观的功能。节日需要仪式文化,更需要民族化的意义,也就是要做好对民族文化及核心价值的传承。节日仪式可以将节日背后相应的文化阐释与价值准确表达出来,就此将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明确表达出来。如我国建国70 周年的阅兵仪式,其民族文化意义无疑是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为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式。又如,春节团拜等仪式世代传承固化为民族的价值观,通过这种仪式活动,人们把心中的价值观展现在现实行动中并达到知行合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民族精神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导向。民族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精华文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6]“改革开放成为社会共识,自然应成为人们追求的时代精神价值目标。”[7]随着国家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活在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民族精神文化就成为人们良好社会心态建设的引领与支撑。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舆论引导和对人的心理关怀,“重点是做好负面心态的疏导工作,要构建多文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心态调适机制”,[8]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营造良性的社会心态氛围。
第二,社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护航。制度是利益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制度使人的行为更有秩序,“人们的规则意识也是文化。制度影响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规范人的行为”。[9]好的制度可以约束不良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核心表述。社会制度是“通过具体的经济体制、分配、管理制度等实化细化的,不同层次的制度构成了联结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制度体系”,[10]社会体制安排、法规建设等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因此应以社会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社会制度的公平、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内容需要内化到宏观制度中,个体维度也需要宏观制度给予保障。只有协同构建社会制度,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护航。
第三,民众行为表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地。人的行为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发生并反映了一定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它们才方能用得其所。”[12]守法、善行和高尚、礼让体现了价值认同和价值内化的重要途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上的基本要求和落地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它们构成了行为的不同层次,反映的是价值观的分层要求。行为文化有不同的形态,行为是可见文化的表现。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深入持续推进”。[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运用发展的新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要日常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吃喝用穿、衣食住行等每天都进行的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延续的首要前提。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时,都充分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自觉建构,本就源于日常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集中反映和再创造,自然,其培育必须扎根于日常生活这一本体场域,而且只有深植于日常生活的肥厚沃土才能彰显其意义和价值。[14]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要具体化。人们对于价值追求的突出的特点是有目标的选择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莫过于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其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实现全体人民的现实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因此,要将最大限度实现全体人民的现实利益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形成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切实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精神培养,是以人的现实利益为基础,在实现现实利益的同时构建人们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要长效化。一是要构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强大的精神激励及荣誉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在于使人们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使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公正、公平的社会氛围中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营造人们崇尚进步、珍惜荣誉的良好社会氛围,促使人们不断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构建具有规范功能的可操作性强的公民行为准则体系。当前,人们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还不健全,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具体落实到公民日常行为准则中并不断完善。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评估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使培育活动真正做到品格塑造、行为养成,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的培育效果都应进行及时的总结及反馈评估,使其具有可持续性。人与社会都是不断变化的,要通过不断总结培育经验,修正、弥补过程中的不足,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使培育活动逐步推进。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生发延伸,还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阐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生命力、影响力。民族文化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等特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