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4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梦”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中国梦”的具体阐释过程中,四门思政课一般会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各有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门以历史教育方式完成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关注的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国道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地从理论到课堂、从教材到课堂的单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课程建设的内在需求与时代进步的外在召唤。于是,如何精准、有效地让学生体认到中国道路的精髓与内涵,成为从业教师的目标与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将地方史资源运用于中国道路的阐释,也是一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可行思路和方式。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纲要”课程平台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中国道路、科学构筑中国道路的认知体系,这不仅是国家和时代对于思政课的一致要求,也是“纲要”课程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中国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载体,在思政课教学中,完整准确地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和理论价值,符合时代需求和国家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纲要”课的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回溯中国道路的历史底蕴。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来,并经实践检验适合中国国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1]。其次,要帮助学生厘清中国道路的时代内涵。早在十二大时,党中央已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紧抓住和体现了这个主题和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这一论断写入了党章。从十二大到十八大,中国道路的时代内涵被不断充实、强化,成为“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2]的要素。再次,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道路的理论价值。通过教师的精准阐释,要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性与正确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与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历程的历史总结,是对社会进步时代潮流的现实回应,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规划。
另一方面,“纲要”课程与历史发展视角下的“中国道路”相互契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探索中国道路、践行中国道路的过程。宣传和践行中国道路,不仅是“纲要”课程的教学新内容,也成为“纲要”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为课程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
“纲要”课程的主线是对中国道路探索历程的高度概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在“开篇的话”中指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从而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展开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摆脱极度贫弱走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不难看出,“纲要”课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是人民群众、仁人志士、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进行的曲折探索。这一论断改变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秉持的“现代化”范式。它表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并不是只有现代化这一主题,将中国道路的探索作为主线贯穿到“纲要”课程教学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纲要”课程的主体内容详细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道路,科学地阐释了中国道路选择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将1840年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将此后的170多年的历史分为上中下三编。170多年中,在世界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曾经尝试并探索了四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教材中均有详细体现。
(一)开明专制道路
见教材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这一章阐述了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对来自内外的危机,开始被迫或主动向外部学习,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开明专制化过程。但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最终都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
(二)资本主义道路
见教材第三、四、五章。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帝制,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确立了适应世界潮流的共和制度,最终却是一场“流产的革命”。
(三)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
见教材第八章。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仿效苏联模式,在经济、政治、司法、教育和科技等各个部门推行苏式的制度。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见教材第十章。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
二
“纲要”课在中国道路的具体阐释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程“史”的优势,通过地方史资源的实证方式,引导学生回眸中国道路的历史足迹,感受中国道路的现实成就,展望中国道路的未来前景。我们以上海一地为例,可以更加真切地理解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
(一)上海是中国道路的历史见证者
上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想基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组织基地,也是中国道路的历史见证者。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已经通过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于1920年首次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重印,在全国各地发行,对中国革命影响巨大。有学者认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党的成长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我国培养了一整代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大都是从学习《共产党宣言》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并通过《共产党宣言》大力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4]。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0年6月,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1921年7月,经发起组的联络,各地共产党代表齐集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宣告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和“四大”都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除一度迁移广州、北京、武汉外,长期设在上海,领导全国的革命斗争。
上海是中国道路的历史见证者。在清政府开明专制道路时期,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在资本主义道路时期,上海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活动基地。在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上海形成协作配套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上海根据中共中央精神,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和试点,国民经济出现起色。
(二)上海是中国道路的现实践行者
“纲要”课程教学不仅要通过历史史实的讲述,帮助大学生理解道路选择的必要性,更重要的主题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上海浦东的昨天和今天进行对比,历史和现实进行关照,其效果不言而喻。
1958年8月,浦东首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得到确认,成为上海远离市区的一个普通郊区。时人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浦东的贫穷、落后世人皆知。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引下,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启动。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宣布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的开发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昔日农田片片的浦东,已初步建成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功能齐全、产业发展、商业繁荣、人气日增的现代化新城区。浦东的开发,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拿出中国最发达、最富庶的区域来进行改革开放试点,因此,浦东开发开放不仅是在建设一个新“城”,更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探索一条新“路”[5]。今天浦东的现实成就,正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果的最强有力展示。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三)上海是中国道路的未来参与者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今天的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也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这样一座城市,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据上海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已达981.65万,约占常住总人口数量的40%。来沪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2.24岁[6]。胡锦涛早就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成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上海以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对众多青年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他们纷纷选择上海作为自己个人梦想的起点和场域。在上海,个人梦想、城市发展与国家前途三者紧密结合。可以想见,这座城市将是未来中国道路的重要参与者。
三
人们往往对当地熟知的人或物有天然的亲近和接纳感,这就是地方历史文化所特有的亲和力。因此,如何将零距离的、直观的、丰富的上海地方史合理应用于“纲要”教学中,变抽象的意识灌输为亲和的历史认同,是中国道路融入“纲要”课程的关键。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能力,深化对道路选择的认知
具体而言,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穿插讲授、专题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将上海地方史融入第一课堂,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以运用:探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方史论题开展探讨式教学。例如,在讲述“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江南制造总局,让学生开展讨论,使其在对话、倾听、表达中深化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清政府开明专制道路,锻炼其分析问题能力。专题教学法。以一个历史事件为线索,将零散的地方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授“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新青年》”“五四运动在上海”“中共一大”三个小专题来讲,利用学生身边的历史,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帮助学生追溯中国道路的起点。
(二)课堂内外联动实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是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对此环节的强化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理论灌输、老调重弹的缺陷,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实现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中国道路的教学融入过程中,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有助于实践这一要求的优势资源。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
1.参观访问式实践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辅导员组织的团学联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动起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亲自感知和体验客观真实的中国道路历程。如寻访五卅运动纪念地,体会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血火斗争历程,等等。
2.小组课堂展示式教学。鉴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限制,笔者在教学中,以“中国道路与上海”为主题,鼓励学生组成各个研究小组,探访中国道路中的上海故事。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史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资料,制成PPT文稿,在课堂上展示、探讨、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课堂内外联动教学,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认知中国道路。
(三)依托网站、微信等新兴网络教学,拓展中国道路的阐释时空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除了讲授教科书、推荐阅读文献等传统的形式外,探索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为了真正实现中国道路的“三进”,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课内外联动成为必然。
首先,以讨论题的形式,打通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分割,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思辨问题的能力。课前,通过微信群发布有争议性的地方历史论题,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论题准备;课中,进行分组讨论、辩论,条分缕析。课后,进行观点总结,深化认知。
其次,在形式上,运用各种现代网络手段,如微博、微信等等,追踪新闻热点,建立历史与现实的有效链接,师生、生生互动,拓展中国道路教学的时空。如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光复路1号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学生自然对这一新闻事件产生兴趣,适时以微博、微信的形式,推送淞沪抗战历史资料,让学生在了解上海人民抗战史的同时,切身感受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历史情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纲要”课作为“以史育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地方历史资源,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道路的具体阐释过程中,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形式多样,相信这是探索教育新理念、融入时代新内容、改革课程新路径的一次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