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区块链对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特殊意义

2020-03-16 13:29连玉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权网络空间信任

连玉明

(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区块链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影响到生产关系、货币金融、治理体系、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技术,它的伟大意义在于让世界重启。主权区块链是从技术之治到制度之治的治理科技,推动互联网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进,改变互联网世界的秩序规则,必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拐点。可以预见,新冠疫情过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不仅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会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支撑。区块链特别是主权区块链发展将脱虚向实,由点带面,深入治理和服务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基于主权区块链的治理科技将成为科技向善与良知之治的重要手段。

一、全球治理困境与秩序互联网

人类刚刚跨过新千年第三个十年的门槛,世界仿佛进入“无锚之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失序之困”,人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世界的不确定性”。在《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看来,历史和社会不是缓慢前行的,而是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人类文明的进程,往往是被少数“黑天鹅”事件改变的。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人类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正如塔勒布在其另一本著作《反脆弱》中所强调的,我们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反脆弱”机制,才能更好地活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这种“反脆弱”机制就是战胜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力量,核心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是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把新钥匙。

1.全球挑战中的人类命运

人类社会正处于VUCA时代,正如霍金所言:“我们站在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入口,而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同时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非线性、不确定性、脆弱性、风险性的复杂性社会”[1]正呈现出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眼中的“风险社会”特征,全球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一是核战争的威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一些大国争先布局核战略,着力打造攻防兼备的核威慑力量,形成了世界性的恶性核竞争和核博弈。核恶性发展将可能进一步打破全球战略稳定性,引发以核武器为标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开人类的“灾难之门”。二是网络战的威胁。网络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夺取、控制、抢占、攻防对抗异常激烈的新战场,出现了网络空间战这一全新的战争形态。网络战威胁甚于核弹,网络战悄然崛起将是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它将人类置于失序的世界。三是金融战的威胁。金融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世界和平,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任一国家一旦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必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因素,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四是生物战的威胁。人类正面临着癌症、艾滋病、埃博拉等多重健康挑战和基因编辑异化等多维社会风险。基因编辑形成的“超级人类”对自然人来说是一种“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的致命性降维打击,一旦失控将给人类带来浩劫。五是非主权力量的威胁。“民主网络”是利用互联网络专门从事推行其他国家民主化的非主权力量,“民主网络”很容易走出国界形成全球性网络,影响甚至左右和牵制主权国家,从而直接或者间接改变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成为一种新型全球公害。此外,人类面临两大“灰犀牛”事件,具有颠覆性影响,甚至无法抗拒。一是全球变暖。联合国报告再次就气候灾难敲了警钟,21世纪末海平面或将上升1米,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等将使全球10亿人遭遇危机,2.8亿人失去家园,进而引致全球性的难民潮。二是文明冲突。文明是冲突的还是能够包容互鉴的?在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历史关口,这道昔日的选择题又一次被翻出来。近日,美国《国家评论》刊登布鲁诺·马卡斯的《新冠病毒与文明冲突》一文中就提道:“在大国竞争时期到来之际,这次疫情提供了重新开启文明冲突的绝佳背景。”[2]

2.以互联网治理推动全球治理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类社会正由二元世界体系迈向三元世界体系。过去,人类生活在一个由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简称P)和人类社会空间(human social space,简称H)构成的世界,其活动秩序是由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的,人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制定者和主导者。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突破了物理时空并对其进行数字化重建,网络空间(cyberspace,简称C)成为世界空间的新一极。在这个新的空间里,数据是滋生万物的土壤。世界从传统的二元世界(PH)变成三元世界(CPH),人类活动的秩序必然也随之发生重构,基于原有二元世界而形成和运行的生产生活规律、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治理体系、法律制度规范等,必将面临三元世界发展逻辑带来的挑战与重塑,网络空间治理日趋成为全球治理中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再到秩序互联网是互联网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基本规律,信息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人们获得了沟通便利、信息成本降低的红利;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价值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像传递信息一样方便、快捷、低成本地传递价值,特别是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人们逐步看到数据资产增值、价值体系重构的潜力;而秩序互联网将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让人们看到主权区块链创新组织方式、治理体系、运行规则的前景。秩序互联网把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结合起来,实现信用和秩序的共享,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形态。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实质上就是从传统互联网走向智慧互联网、从信息科技走向数字科技的过程。互联网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秩序互联网可能是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3.从区块链到主权区块链

区块链的本质是信任网络,其拥有点对点、时间戳、博弈论、共识机制、数据存储、加密算法、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核心关键技术,天然地具备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等特性。如果说,互联网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那么,大数据就是行驶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一辆辆车,区块链则是让这些车在高速公路上合法和有序行驶的制度与规则。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不规则、不安全、不稳定的世界,区块链则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秩序、更加安全和更趋稳定。[3]主权区块链是下一代区块链的核心,它将全面创新现代治理模式,促成人、技术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推动互联网从低级跃升为高级。主权区块链为区块链的应用插上法律翅膀,使区块链从技术之治走向制度之治,把互联网状态下不可拷贝的数据流建立在可监管和可共享的框架内,从而加速区块链的制度安排和治理体系构建。[4]3未来,主权区块链和秩序互联网的融合将重构新一代网络空间。尽管从目前来看,主权区块链的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发展和完善,但是这一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阻挡。

二、主权区块链:从技术之治到制度之治

全球问题的应对之道是全球治理,全球挑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就会达成某种共识,形成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权区块链是从技术之治到制度之治的治理科技,是基于互联网秩序的共识、共建、共治和共享所建构的智能化制度体系,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重叠加”下的治理重器。数据主权论、社会信任论、智能合约论是主权区块链的核心议题。基于主权区块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治理共同体,其建设对促进多边主义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主权论

数据已成为重要战略性资源和新生产要素,给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等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数据空间已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任何主体对数据的非法干预都有可能构成对他国核心利益的侵犯。基于隐私保护、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需要,数据主权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如果说,数据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那么,数据主权将成为保障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变革,其核心是尊重数据主权背后的国家主权。只有尊重各国数据主权,才能有效解决互联网给全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才能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与合作。然而,当前不合理的互联网全球治理现状使得各国数据主权难以得到充分尊重。与此同时,数据主权也面临着包括数据霸权主义、数据保护主义、数据资本主义和数据恐怖主义在内的新挑战和新威胁。

区块链特别是主权区块链,在数据主权维护与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制度优势。主权区块链不仅能做到“我的数据我做主”,而且还能做到“我们的历史我们共同见证”。一方面,主权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这使得数据难以被私自篡改,从而能在很多的参与者中实现互信;另一方面,主权区块链叠加密码学技术能够增强对用户数据隐私的保护,实现博弈多方之间的协作。此外,作为一种法律规制下的技术之治,主权区块链将不同层面和类型的制度相互衔接和联系,有效推动数据主权治理,促进数据主权与数字人权协调发展,增进人类数据福祉。

2.社会信任论

信任是社会共同行动的基石,人类文明是建立在信任和共识基础上的合作网络。随着“人”的历史性生成和变化,建构秩序需要转变信任类型。社会结构和社会框架上的异质性特点决定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共同价值观的逐渐分化与多元,这对生人社会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算法)是全球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人类获得最大共识的基础。“面对‘信任赤字’所导致的一系列全球治理难题,人类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信任关系、资本主义虚假的信任关系的新型信任关系”[5]。

以区块链为基础,人类在互联网上建立起一套信用互联网治理机制,重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在不规则、不安全、不稳定的互联网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通道,开创了一种在不可信、不可靠、不可控的竞争环境中以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凭借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实现了穿透式监管和信任逐级传递。[6]主权区块链则是在尊重数据主权和国家法律监管下,以规则与共识为核心的安全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方案,不仅是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制度与规则层面的创新,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使以土地、民族来划分的国家,变成基于共识构建的新型组织或群体,由此形成的“数字世界”正在逐渐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下,究竟什么在变,朝什么方向变,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带来整个世界的不可预知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有两种力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世界:一是数字货币,它将引发整个经济领域的全面变革;二是数字身份,它将重构整个社会领域的治理模式。[7]在数字货币和数字身份的推动下,借助超级账本、智能合约与跨链技术等能够建立起一套可信且不可篡改的共识和共治机制,这套机制通过编程和代码进而建构一种数字信任体系。当数字货币、数字身份遇到主权区块链并与之珠联璧合时,就标志着我们已经跨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网络就是我们的计算机。主权区块链借助数字网络与终端重构国家、政府、市场、公民的共治格局,一个基于数字信任、数字秩序的数字文明新时代呼之欲出。

3.智能合约论

从身份到契约,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数字文明,法律将实现从“人法”到“物法”再到“数法”的巨大转型。“智能合约是一组由代码方式外在表示的要约和承诺,并能够涵盖双方依据要约和承诺达成履行约定的自动行为”[8]。通过将智能合约植入法律体系,可为制度之治下的技术之治提供有效方案。基于主权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为数据要素的流动提供了统一的共识机制和安全可追溯机制,通过“可信数字化”的数据上链过程,使数据被有效确权,保障数据交易与共享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让信任像信息一样自由流转,进而构筑高效、真实、透明、对等的可信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区块链构建的数字经济是基于‘技术信任’的经济体系”[4]226。主权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融合应用,在数字货币、数字票据、证券交易、金融审计等金融领域,构筑起了可信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

区块链作为信任的机器,其核心价值就是为人类社会提供信任的“技术契约”,从而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提供新的方案。未来,大部分的人类活动将在区块链上完成,并由此实现信任的可编程、资产的可编程以及价值的可编程,这将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形成一个可编程的世界。同时,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万物智联的时代,数字公民、智能终端等数字对象将会在区块链系统上互联互通,物理世界的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可通过数字世界来传递信息与智能交互。基于主权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将构建出一种崭新的不需要第三方背书、绝对可信的社会契约关系,推动人类走向更加高效、公平和秩序的智慧社会。

“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在公民能够对政府有效监督和制约的基础之上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府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民主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因素”[9]。基于主权区块链的数字政府建设,通过区块链技术特别是智能合约技术的运用,让政府数据处处留痕且不可篡改、可追溯、可追责,构建起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有效解决数字政务中的信任“梗阻”问题,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原本的政府信任背书转变为技术信任背书,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可追溯政府,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基于主权区块链的网络空间治理

当前,网络空间存在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还面临结构畸形、霸权宰制、制度贫乏的现实困境。形式上,技术社群自发制定规则,实则从源头上受到技术强国的霸权控制,形成国际互联网“伪去中心化”下的权力垄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国际社会需要公正的互联网治理法治体系”[10]。主权区块链的治理科技凭借其可治理、可监管、分散多中心化等特性,将全面创新网络空间治理模式,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同时,推动信息互联网向秩序互联网演化,进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趋势与挑战

IP地址、域名、端口、协议等是互联网运行必要的核心资源。这些资源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随意使用,而是需要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分配和管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主要运行与管理机构有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RIRs(五大地区性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ISOC(国际互联网协会)、IAB(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RTF(互联网研究专门工作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W3C(万维网联盟)、INOG(互联网运营者联盟)等。这些机构为全球互联网运行提供技术支持,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和支配权,掌控着全球互联网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及管理和技术层面的核心标准与重要协议,成为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下一家独大的“丛林社会”。分析这些机构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技术强国手中,其成员也以西方发达国家公民为主,在根源上形成了严重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会造成部分利益攸关主体话语权缺失的困境,其典型表现是“两个得不到保障”:一是管理机构及人员主要由欧美国家及其公民组成,互联网技术弱国及其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垄断化,技术弱国互联网发展道路自主权和话语权得不到保障。

此外,美国坚持“双重标准”,倡导技术自由主义,制造技术独裁。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美国控制着全球主要电子元器件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互联网地址资源与根服务器的管理。网络空间的控制权和治理权几乎被美国独自掌控,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基本都处在网络空间主权的灰色地带——即“半主权”甚至是“无主权”的混沌状态。“尽管新科技革命对国家主权削弱和制约的趋势对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但这种削弱和制约对技术水平迥异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平衡和不均等的”[11]。这种不平衡和不均等实则反映的就是网络霸权之下宰制与被宰制的国际关系,对国际正义,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极为不利。

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是互联网全球治理的另一大难题。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与匿名性、跨国界与无界性、开放性与无中心化、即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天然特性为犯罪分子匿名实施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的“温床”。网络犯罪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监听网络、袭击网站、传播病毒等非法侵入和破坏,如“斯诺登事件”“五眼联盟事件”“震网事件”等;第二种则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传统犯罪,如网络极化、信息瘟疫、数字强制、虚拟霸凌、虚拟暴力、被迫数字参与等,数字盗窃、数字诈骗、数字勒索、数字抢劫往往比传统犯罪更严重,严重冲击着全球安全体系。

2.主权区块链下的互联网治理

199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互联网治理”的概念。[12]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对“互联网治理”作出正式界定:“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根据各自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互联网发展和使用的共同原则、准则、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13]这一定义表明,互联网治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互联网治理的主体既涉及政府部门,也包括私营部门;二是互联网治理的目的不是管制互联网,而是规范互联网;三是互联网治理的核心是基于共识的共同原则、准则、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

主权区块链是基于共事、共识、共治的互联网治理新型基础设施。以分布式点对点网络为基础,以共识机制为核心,通过工作量证明、股权证明、授权代表证明等共识算法,参与者自由或被授权加入区块链,通过所有参与节点达成对交易或行为的共识,构建出一套集体参与、集体维护、集体验证的社会治理系统和治理规则。主权区块链数据库记录了全网、全过程、全交易的数据,并且所有数据被全网所有节点拥有,网络空间信息更加透明、行为更加可追溯,能达成主权区块链上的全网检查、全网监督和全网治理。通过建立智能合约,能够自动化监控网络交易,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治理。除了交易主体外,监管部门也可以作为一个用户节点加入主权区块链,实时监控其他用户节点的交易信息,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无须等待事后申报。整个互联网治理的监管成本将会大幅下降、效能大幅提升。

主权区块链下的互联网治理,其使命是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一是主权区块链将建立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平等协作。在点对点网络空间上,推动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消除了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之分,打造公开透明、安全程度高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二是主权区块链将建立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共识体系。利用主权区块链能实现各国之间数据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各国在协商讨论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主动权,有助于建立代码、协议、规则确立的非人格化的信任和共识,破除各国互联网信任壁垒。三是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共治。主权区块链能构建起新型的互联网治理模式,促进各国携手加强互联网治理,提升网络空间生命共同体的治理能力,实现互联网空间的良好秩序。[14]

3.科技向善与良知之治

科技既能为善也能作恶,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在“善恶义利”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善用科技,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福祉。科技是人性的表现,是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手段,是人性中的善与良知同外部世界客观真理的结合方式。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良知选择,是向美,也是向光。科技向善不仅意味着要坚定不移地提升科技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善”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还要做到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科学和人文艺术是由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15]。科学的负面效应必然引起人文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呼吁用人文引导科学的发展,以人文的善为科学的真保驾护航。[16]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真本身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等重大问题,更有甚者利用科技成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冰山上开不出玫瑰。同样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要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是求真的,如果它所在的文化环境唯假是务,那就好像一团红炭丢在雪地上,怎么燃烧得起来?如果一方面提倡科学而同时又制造社会迷执(Social Myth),那就像一只脚向前而另一只脚向后,怎么走得动?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17]。可见,人文对科学具有重要特殊意义,是科学发展的“领航灯”,是科学伦理“匡正器”,是科技向善的“新哲学”。

科技是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技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科技向善。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又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人生来具有的善恶辨识力。善则是成就自己与别人、成就这个世界,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美好、更多关爱与光明的能力与努力。科技向善是基于人的自由存在和发展解放之需求,召唤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充满科学智慧的人文,其提出意味着人类对人与科技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觉解。主权区块链重塑科技向善,秩序互联网引领数字文明。以人为本,利他向善,在利他共享文化的导向下,正是通过主权区块链和秩序互联网,科技和人文将会相互交融而又彼此独立,和而不同而又保持适度张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妥善共存。

猜你喜欢
主权网络空间信任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钓鱼岛主权考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