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殊凡
曼妙四月,在花比锦绣、柳胜碧玉、风飘醇芳中喜迎《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十年耕耘,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作为一路同行的见证者,追忆不枉,感慨颇多。
2008年9月下旬,在兰州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学工部长论坛上,中国高教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秘书处办公室(挂靠山东大学) 负责人夏晓虹,一见面就与我聊起研究会工作。论坛为研究会主办,当然聊了不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事。诧异的是,她聊到要把研究会那个《高校辅导员》内部资料小册子办成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开始还是以为她是为找聊天共同话题,因为当时我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的专职副主编。然而,当她很具体地聊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连续出版物号申请程序时,我确知这事正在认真地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社科司、山东省新闻出版局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时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教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首任会长朱正昌等领导的关心下,只用一年多时间,《高校辅导员》就成功获批公开出版刊号,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一个崭新平台。
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2006年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研究会经教育部思政司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经部领导同意于2008年7月成立。《高校辅导员》作为会刊,在研究会成立之初就被当做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来做,刊会之间联系密切,共同成长。它的创刊,是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织保证。新世纪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规模大幅增长、工作水平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他们在实干中边学习边总结、边工作边研究,积累和产生了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高校辅导员》创刊的初心,就是致力于展示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努力把期刊办成辅导员进行工作实践与理论创新、相互交流和合作探索的良好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同志十年前在《高校辅导员》创刊寄语中说过:希望期刊“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重大课题,推动辅导员队伍研究能力长水平、研究层次上台阶、研究成果出精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纵观十年办刊历程,我们可以客观地说,期刊没有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创刊以来初心不改,十年芳菲,墨谱华章,纸凝新篇,茁壮成长。《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扩展期刊(AMI)”,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等全文收录。
对《高校辅导员》做一番理论宣传、社会定位、读者口碑、业界认可、受众覆盖、市场效应、品牌影响等方面的期刊专业性评价,是个相当冗长论证和多方探讨的事情,远非本人、本文所能胜任。《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是努力拼搏顽强奋斗的执着与成长,是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付出与积淀,是坚持承传开拓求变的守望与创新。这些历史见证和岁月定格,从广大高校辅导员春来冬去、花谢花开的平凡时光中对十年来60期期刊的喜爱也可轻易获得印证。这里,只想表达几点很“个人”的源于某种机缘从心出发的诚挚谢意与美好记忆。
作为读者的谢意与记忆。栏目是期刊得以支撑与构架的骨骼。《高校辅导员》的栏目十年来一直比较稳定。这既得益于创刊初期就准备比较充分、办得比较规范,并在公开发行之前办了5期内刊,也得益于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一角色专业化职业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尽管属于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但办刊的专业色彩浓郁,刊发了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文章;同时,又不局限于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范畴,而从“大思政”全局以及学术学理探究上着力。虽然现有栏名中“类”名还比较多(不少栏名可同样用在其他杂志上),尚有可进一步突出特色和内涵的潜力(比如像《北大青年研究》把自己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作为栏名那样),但期刊封面和封底特色鲜明的主旋律图文版式,不仅多少框定了目次页栏名的学科属性和学刊色彩,也使整本期刊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由于期刊特色鲜明、眉目清新,不仅给特定专业和行业的读者带来十分便利的可读性,也给非特定专业和行业的“域外”读者附加了更多的赏阅感。
作为作者的谢意与记忆。前几年,我有幸在《高校辅导员》刊发《高校朋辈教育作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及理论支撑》一文。有时想,如果不是被该刊吸引触发研究兴趣,哲学专业背景的我怎么能写得出这样的文章。这种意外的收获,令人把能在该刊发表文章引以为荣并倍感自豪。随后不久,在另一家期刊发表类似主题的文章《朋辈教育作为异质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就是在《高校辅导员》发表文章后有所激励的产物。这种从心出发的机缘,使得我在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发表过的几篇文章都与《高校辅导员》 有关联。比如,该刊创刊之际我参加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在山东大学举办的相关会议,期间因与参会的北大清华等高校学工部长这些“大辅导员”交流探讨而得到“顿悟”般的启发,短时间内就写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0后”思维评析》,公开发表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徐文良、郑永廷等前辈的肯定。
作为同行的谢意与记忆。这些年多次参加《高校辅导员》办刊研讨会或年度推展会,每次会议山东大学都十分重视,不仅学校相关党政领导以及学校职能管理机构、学院领导参会,学校人文社科期刊负责人也与会。比如,《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副主编刘京希,《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魏建等,都曾悉数参会。我就得以在会议期间结识并请教期刊界“大咖”前辈,会后还得到他们许多珍贵的帮助和支持,使得每次参会都有意外的满满收获。如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围绕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向总书记做了汇报发言的王学典主编,在此前不久就应约赐稿我所在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刊发大作。同样作为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的我,与《高校辅导员》同行常有互动,每年到济南出差几乎都与《高校辅导员》编辑部有联系。比如去年国庆后参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提升办刊质量研讨会,就顺道参加《高校辅导员》编辑部举办的年度第二期培训交流会。
最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这春深似海、芬芳满园的诗意烂漫时节,让我们以《高校辅导员》创刊十周年为新的起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继续讲好高校辅导员的中国故事,从心出发踏歌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开拓努力创新,再接再厉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