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燕
(山东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关于高校图书馆,其是学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所需主要文献信息存储及传播端口,虽然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不仅用户信息与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推出相应的知识服务,例如推送信息服务、定题服务等。可实际上在知识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知识服务深度、个性化不足等。出于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及体现其重要性,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并在相应的知识服务中引入大数据的相关理念与技术,在提供丰富知识性信息的同时,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
(1)提供丰富的信息价值。大数据能够深度处理数据。高校图书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怎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信息技术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而大数据恰好能提高服务质量,深入挖掘用户针对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
(2)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进入大数据时代,社会也迎来海量结构化数据。据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全球所拥有的数据量会进一步增大。而这些丰富的数据会为高校图书馆存储信息,带来巨大便利也有利于信息分析工作的开展。
(3)对馆内基础设施的影响。伴随迅速增长的数据量,丰富多样的数据格式,为存储和管理数据资源带来挑战,而通过大数据分析会提高问题处理过程的复杂程度。因此,要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系统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从而对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起到间接性影响。
关于高校图书馆评价,占比最大的是馆藏资源丰富度,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高校图书馆的关注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用户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中的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意识十分重要。伴随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逐渐认识到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学校师生提供移动图书馆、参考咨询引等服务,但是受限传统服务意识而且服务时长较短,致使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深度不足,因此若想让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更具个性化,则应提高信息化服务理念。个性化信息工作关键在于个性化,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特点并不明显,而且高校图书馆仅提供的是表层单一的信息推送。传统意识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会将用户作为一个群体,提供的服务具有共性特征,忽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用户搜集的信息无法直接使用,需要通过二次加工才可以得到相关信息。对此,高校图书馆应满足性化信息需求,对用户各方面信息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建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工作服务系统。如图1 所示。
图1: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工作服务系统示意图
从某种角度来讲,高校图书馆发展会受限于本校科研和专业领域等因素,各个专业间具备相似性与交叉性,所以在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共享部分专业资源。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是以本校为主进行信息资源建,这样信息资源不仅会重复配置,而且导致大量物力与财力被浪费,能提供的信息资源也存在局限性,难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综合性服务。为了更好实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实效性的提升,我们需要做好资源共享工作,比如当前的信息共享服务主要是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可这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单纯局限在单一或是少数的资源类型。
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内容,可是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图书馆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可是内容深度较浅,比如书目检索、馆藏介绍以及通知公告等。以“我的图书馆”这一服务系统为例,即使能够向用户推荐相应的信息资源,可是其信息提供依据是用户在注册时所填写的个人信息为,而高校图书馆却没有及时全面分析用户的个人需求,依靠系统当中的现有分类及用户选择进行信息推送,所以信息缺少个性化程度。
高校图书馆通过大数据技术分类、分析与整合数据库当中的信息资源,明确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将这些需求进行归类后,利用检索的方式对应上具有相似需求用户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比较精确的信息推送,以此来逐渐提升信息利用率和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但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好用户的隐私数据,我们在实际采集个性化服务信息时,需要注重采集用户阅读偏好、需求、习惯等和阅读有关的特点数据,尽量减少采集和用户身份相关的隐私数据。高校图书馆不能为提高个性化服务准确度而侵犯个人隐私,有关用户应拥有个人数据的所有权、知情权与选择权。关于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如证件号码、私人电话、银行卡信息等,主要采用大数据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将它们进行过滤,这些信息将不会在信息推送过程中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隐私信息不会被侵犯。以此逻辑出发,高校图书馆在选择云供应商系统和平台时,需要从信誉、技术、能力、安全性等多方面出发对它们进行评估,并且在正式建立联系前,高校图书馆和云供应商需要明确彼此在用户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管理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最理想的做法是高校建立属于自己的云存储系统,搭建学校专属云服务平台,但这样做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服务方式,在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文献显然更受大家的推崇与热爱,但纸质文献服务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服务相结合起来便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二维码是实现这一工作内容的主要工具,使用二维码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容易了解到用户的过往借阅记录,同时还有助于验证他们的个人信息。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个人专属的二维码也方便了数据库信息录入、调取、检索和验证。而另一方面,二维码也可以用在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获取上,比如张贴由权威网站发布的二维码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到馆藏界面,或者馆藏资源界面的入口,这样就可以完成在线阅读,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感兴趣的馆藏资源下载到手机上。
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依靠强大的智能化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传感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就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本身来说,建立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服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我们拓展更多的服务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从创新应用的角度看,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更新现有的图书馆藏书数据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查询速度和准确度,对馆藏资源整合也是很有帮助的。面对用户日益增长的便捷阅读需求,建立一个24 小时自助服务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靠RFID自助系统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建设的一种延伸。明确实际运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情况和读者实际需求,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促进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的拓展,不仅能够提高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也强化了学科信息的关联性;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提高了知识获取与数据挖掘的服务品质,进而构建依托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
参考咨询服务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工作最为缺乏的一项内容,但该项服务能够长期存在,说明它还是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参考咨询服务内容和模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当前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除了有面对面外和电话外,还有Web表单、电子邮件等。应用何种模式进行参考咨询服务不是重点,关键在于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展开此方面的工作,所以,智慧参考咨询系统被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服务质量,而不是便捷。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在原有物理空间(面对面、电话)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延伸出虚拟空间服务理念(线上参考咨询服务,如视频),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用户与图书管理员移动交互效率。这里需要注意,我们之所以要在原有物理空间的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去延伸虚拟空间读物理念,而不是彻底摒弃掉物理空间服务理念,主要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基于物理空间的传统咨询服务模式是有必要存在的,虚拟空间服务只是参考咨询手段的一种维度拓展,或是服务内容的丰富,它是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下的产物。
建设功能齐全的个性化服务展示平台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拓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同样需要由大数据来做支撑。所谓个性化服务展示平台就是,满足每一位用户的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需求,比如设备类型、操作系统、屏幕尺寸大小等。个人喜好不同,对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也就会不同,但我们又无法从技术层面出发去建立一个能够融合所有类型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所以搭建功能齐全的个性化服务展示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阅读电子书时不会再受限于资源接入以及显示格式,可实现移动信息资源智能转化成需要的格式,为用户阅读提供方便,而且提供全文混排、图文并茂的电子读物;此外,还可通过Wi-Fi 服务或者蓝牙传输技术,为其提供不对流量限制的移动音、视频信息资源。
更重要的是,为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好地拓展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需要其转变以往被动服务模式,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将“把服务送至读者”的观念落实到底,为不同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以数据分析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并要做好宣传推广与跟踪服,建立用户模型促进服务水平地提高。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怎样通过大数据让其变为实用性工具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高校图书馆不仅书籍种类多而且数量大,要是可以有效通过大数据对工作形式进一步拓展,进而便利自己与广大师生。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图书馆资源有效管理,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