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巧云,顾雪松
(1.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2.贵州财经大学 文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大学生具有知识和年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他们应具有忠心爱国、关心社会、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秀品质。近年来,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言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正能量,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的言行不当,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
新时代大学生胸怀大爱、乐于奉献。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震鸣,在2017年确诊罹患脑肿瘤后主动提出:“如果下不了手术台,帮我把器官捐了吧!”同年其逝世后捐献的心脏、肝脏、双肾脏、双眼角膜,救了6个人[1]。西安财经学院学生李二阳,2016年加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累计参加各类公益活动22次,其中一线现场救援12次,成功搜寻到溺水者9人,获“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大学生也能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争做健康的守护者。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各族青年的致辞中说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愿意在这危难时刻,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宝贵生命来换取人民的健康”。这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8级大学生马玮在请战书中写下的话。在承担甘肃太子山保护区和康乐县八松乡葱滩村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后,马玮每天不辞辛苦,劝阻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对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对文化广场、体育设施、厕所等进行消毒,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2]。长沙医学院2019级学生李智灏,主动要求到滨州市中心医院担当志愿者,为外来人员测体温、登记身份信息,劝说陪护人员戴口罩,搬运防疫物资,宣传防疫知识,还捐出了1000元压岁钱[3]。截至2020年3月5日,各省(区、市)团委共预招募志愿者170.4万人,上岗志愿者137.1万人[4]。其中,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出现了“精日”价值观、丑化祖国和抹黑民族英雄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国人的感情。少数大学生盲目崇外,不但不站出来进行驳斥、以正视听,反而积极附和,如厦门大学学生田某某发表不当言论[5]。
在全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困难期间,也有个别大学生不仅不为抗疫出力,反而在网上发布不当言论,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如留学美国的中国药科大学2019届毕业生许某某[6]。
上述大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行,一种体现为心有大爱、乐于奉献、守望相助、敢于担当,另一种表现为自私自利、缺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大学生的言行最能体现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7]。人文情怀就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先进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它蕴含入世精神、忧患意识、家国情怀、人道情怀等。
一个人只有具备积极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具有对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意识、认同家国同构、具有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才能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做到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才能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展示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到与国家、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以马玮、李智灏等为代表的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正是具有崇高的人文情怀,才能用大爱续写他人生命,才会说服父母、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为疫情防控加油助力。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段话说的就是缺乏人文情怀之人,也便缺乏积极、健康、善良的情感,更不可能具有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情怀[8]。
现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偏重于实用,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专业能力培养,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偏重于出人头地,这些因素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以功利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少数功利主义严重的大学生非常看重自己的成败和得失,在追求成功和利益的过程中,不能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也不能以道义制约自己的行为,呈现出心胸狭隘、缺乏宽容、对人冷漠、漠视责任、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种种不良心理和行为。他们即便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内化为自身的人文情怀,往往会以个人为中心,漠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育主要靠高校人文教育完成。现阶段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列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对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忧患意识、道德情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高校开始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实施课程思政,实现课程教学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到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9]。课程思政以全课程育人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以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是虽然高校都开设有思政课程,并且与专业课程一样都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思政教育不能替代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内涵更丰富。受社会实用主义影响,为提高就业率,部分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专注于专业能力培养,人文课程设置很少,尤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设得少、不成体系,不利于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二是人文教育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践活动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固化。人文情怀的培育并不是人文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从人文知识出发,通过实践、体悟、思考等活动,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人文情怀。
三是学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首先表现在培养和管理模式单一、培养方案多样性不足及管理工作缺乏人文色彩上。仅仅将学生看作无差异的被教育与被管理的对象,学生的实际个体差异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10]。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不够,除了在课堂相见外,其余时间与学生接触较少,真正与学生进行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教师就更少。而事实上,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常常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心灵沟通中。
针对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人文情怀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知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要围绕“爱国、修身、处世”为主题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点,构建适合本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要创造条件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人文教育关键在教师,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认为,教师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因此,高校要努力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师研修和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能正确解读经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传到大学生心灵深处,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必须多元化[11]。高校要丰富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推进传统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民族体育等进校园,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传统文化征文和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时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国家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入手,让大学生熟悉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深知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12]。还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用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让大学生明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勇立潮头、引领国家、排除万难、造福人民,从而倍加珍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高校要指导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把“爱我中华”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读书会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现场讲解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让爱国主义情怀默化于学生的心中[13]。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参与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其近距离了解国情,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化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大学生年轻、可塑性强,情感丰富也比较脆弱,在其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需要精心呵护,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容易使其丧失信心、心灵扭曲、甚至误入歧途。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需要对大学生倾注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简而言之,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具体来说,学校要实施多元化培养体系和人文化的管理办法,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与大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关系,树立其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主体地位[14]。要加大情感投入,理解和宽容大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满足其合理的个体需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弱化功利性、实用性,强化道德规范、责任意识等价值理性,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15]。一个个性得到尊重、具有主体意识和能力、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必然会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激发,必将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是一个施大爱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难,触及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并及时进行正面回应和疏导,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在充满人文关爱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就会潜移默化、推己及人地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实现从被爱到爱人、爱集体、爱祖国的转化。有了爱,大学生就会高度认同和珍视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升华为内在的人文情怀。
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行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从习得人文知识,上升为人文情怀,最后体现为人文言行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知识是人文情怀的基础,人文言行是人文情怀的自然流露,人文情怀起到纽带和决定性作用。现阶段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和正在推行的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够厚植大学生人文情怀;而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大学生,定会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