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 100044)
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线下走到线上,开启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历程。关于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至今尚未形成统一且严格的概念界定。一般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此后,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 “范式转换”(2004—2012年)和 “融合拓展”(2012年至今)的发展阶段,并受到互联网新一轮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 “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随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的建设,全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系统被纳入网络化轨道。在新一轮互联网技术中,移动通信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成为高校学生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社交联络的重要平台,使高校成为网络用户最密集的区域,[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课题。立足新媒体时代背景,分析新媒体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特征、现实挑战和应对策略,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网络出现以前的媒体,如报刊、书籍、广播、影视等,都可归类为传统媒体;而有别于传统媒体,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提供讯息的传播形态为新的媒体。我们生活在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媒体转型时代,[4]旧的媒介总会被新的媒介所取代。也就是说,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脱胎而来,其 “新”的程度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而更迭变化。作为互联网技术衍生的新型传播工具及模式,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和平台条件,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格、加速思想政治内容传播与增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介的转化,往往拉动或牵引着人类社会文化间的关系。[5]有研究提出,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时代,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被虚拟世界创造出来的数字身份所改变;而在宏观层面,现实生活的文化又被共同创造出来的数字文化所主导。[6]
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7]。网络既是一个世界,也是一种工具。网络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空间,实际上构成了新的文化传播。其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硬件的新媒体方式,以数字化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沟通符号,消除了传统媒体的物质性差异,加速了信息量的裂变和多元多维文化的缔造。新媒体技术催生了改变社会的中介要素,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文化形式的数字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一方面顺应了网络和数字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文化活动赋予了技术以更深的意义和内涵,更加凸显了技术和媒介作为人类活动之透视的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及其所载各类观点进行碰撞、博弈和融合,不断生成新的文化,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影响。以开放性为重要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借由数字信息技术从学校场景延伸到社会场景,部分的政治教育具备了更普遍意义的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高校组织的文化影响形式发生变革、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被赋予了 “更为核心的信息交流和社会建构的身份地位”[8]。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媒介的互动方式和条件有所不同。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空间元素是立体的,其版式是流动的、具有视觉连续性的,其与受众间的交流是交互性的,具有即时信息互动的优势。[9]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方便了信息的随时发布、互通及获取,提升了人际交往的效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人际互动既有实际接触形态,也通过线上互动联结形成的网络社群形态。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师生及其主客体关系营造了新的认知体验,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外在社会的互动方式。第一,依托新载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方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沟通条件。第二,通过人际网络和直觉式的信息传递,强化了超文本结构的认知,改变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和条件,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凭借感知能力扩充信息交流介质,放大了教育内容传播、讨论和实际参与的联结能力。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内容传递过程本身也是参与者的认知过程。第三,运用高校师生的社会化网络传播进行信息的新型传递,加上网络环境的高度综合性,实现了思想政治知识与信息的增值。无论实效性如何,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都促进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互动要素,改变了师生与外在世界的认知模式,更深刻影响着教育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活动关系。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际网络使得信息的串联能力和网络动员能量大大增强。有研究者指出,电视、广播及报纸等传统媒体主要由制作方决定提供何种信息,受众主要是单向接收信息。[10]相对地,新媒体尤其是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更强调使用者本身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可以自创与共享内容。[11]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多元交流形式。非媒体人不再是单纯单向的倾听者或阅读者,而是参与文字与图像的重新定义,每一位参与者既是受播者也是传播者,由此创新了网络发展形式和新媒体叙事方式。[12]
这一创新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托传统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集中性优势即在集中时间进行宣告式的教育内容传递。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借助了新媒体生态中的传播特点,其价值不止体现在教育内容传递的便捷性,更体现在师生都被赋予了教育内容传播的参与者角色。在课堂之外的社群空间,师生群体更容易因共同兴趣和强烈的自发性,在无意间创造不同的话题集散地。万物互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递无处不在,教师和学生在信息获取上更加平等,甚至学生在知识获取、加工和传播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新媒体,呈现一种个人化的传播生态,教育内容的产生与传递不再以自上而下为主要通道。考虑到非正式教育情境下的互动传播行为,教育内容传递和信息流通转向水平网络状结构,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缔造了具有 “后喻文化”色彩的社会场域,即作为长辈的教师反过来需要向作为晚辈的学生学习,教与学的角色被泛化和重构,间接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明显变革。
如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教育工作,也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工作。新媒体对其构成的现实挑战,既在技术层面,也在意义层面。
从技术角度看,“媒介即一种存在”是一股主导性力量。[13]从这一角度,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经典主张。其一,当一个媒介出现时,不管它传播的内容是什么,光是媒介本身就足以产生有价值、有意义、有内容的变革信息。其二,不同形式的媒介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刺激人类大脑经验感知的不同区域,由此影响文化的形态。[14]虽然这一观点常被质疑为技术决定论、技术指导哲学,但它强调媒介作为一种形式的重要影响开启了以形式主义理解媒介的先河,至今仍被认为是深刻的洞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形式。技术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技术运用提出了挑战。第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技术的依赖性空前增强,但师生群体的新媒介素养滞后于新媒体技术发展。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这对教师的媒介意识、新媒体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提出紧迫要求,也对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反应能力、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规范素养等提出要求。第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生存有赖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传播能力。作为关键要素的媒介技术,尤其是作为形式的媒介本身,是能够引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感觉经验转换的一股力量。但是,“传播的技术变革不是叠加性的,而是生态性的”[15]。大型媒体集团从经济利益出发,对所有可能的媒体系统拥有控制能力,以最大化地扩大市场潜力。我国高校主要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存在,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营利供给,与资金雄厚、专业运作的商业媒体相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明显的传播劣势。[16]
对技术的熟练运用不等于意义的有效表达。随着媒介技术的演化,传播数字化的一大弊病在于,所有的讯息乃至文化都转化为0与1的编码,媒介本身既是形式也是内容。[17]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与意义无关,[18]由0和1位元的组合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但这种传播可能仅是一种数字化生存。也就是说,新媒体无论作为一种形式还是作为一种内容,都与其深层次的意义表达产生了分割。有观点甚至认为,“当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最饱和状态时,传播将产生一种催眠效果,这个时候的内容信息接近零度,也就是说,内容已经失去意义,只剩下最纯粹的传播关系”[19]。
新媒体技术的意义在于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媒介的作用,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递又与一般性的讯息传播存在本质区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了技术进步的要求,利用新媒介向思政教育客体提供知识传递是其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这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有距离。思想意识是人类智慧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输出,而意识形态又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思想意识的价值诉求和经过长期论述后的制度化呈现。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意识地连接思想意识这一深层维度上的群体共同性。就目前情况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数字化生存形态,但主要体现在新媒体技术运用而非技术引领下的意义挖掘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看传播形式和传播关系,更要看意义挖掘的深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依据是意识形态,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效发挥了意识形态功能。[20]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技术先行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性要求得以新的书写与传播,更需要通过技术本身探索聚集共同目标、凝聚群体意识的技术手段,进而让意义成为可能。
“个人即媒介”带来了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过载和舆论分化。在公共和社会议题方面,我国社会舆论场中舆论传播与表达呈现多元化、碎片化以及多元文化博弈的特征。[21]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提出,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形成的 “官方舆论场”;一个是民间尤其是互联网中自媒体和各种论坛等形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场域,而是以每个时期舆论环境不同而划分,产生出割裂或融合的趋势。[22]
以 “后浪”舆情事件为例。2020年5月,由哔哩哔哩弹幕网 (以下简称 “b站”)发布青年视频 《后浪》,视频中著名演员何冰发表演讲对年轻一代寄语。这一视频迅速引发刷屏,当日晚间,视频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很快成为舆论焦点。从舆情发展情况看,出现了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并存的复杂态势。在正面舆论方面,b站视频发布初期,舆论点赞 “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在负面舆论方面,视频经官媒推广后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大量讨论,有网友质疑 “视频完全展示的是消费行为”,有网友认为 “对青年群体的展现并不完整”。随着有关 “后浪”舆情热度不断走高,个别自媒体助推舆情泛化,两个舆论场出现撕裂。
舆论是意识形态的雏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两个舆论场有着密切关系。舆论场基于传播媒介、群体特征等要素进行着演化。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则与一定时期的群体社会心理有着密切关系,折射出网民对于社会安全、经济民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强烈反应和严重关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20年9月发布的第46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达23.7%。其中高校学生可支配时间较为自由充分,对网上热点话题跟评意愿强。舆论场分化不止发生在官方和民间之间,也发生在传统媒体舆论和新媒体舆论、师生群体口头舆论和正式课堂等场域之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如何对接和沟通不同舆论场的问题,要能够构建师生舆论形成和发展的优质场域,在实时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诉求、重构话语传播方式、发挥舆论引导和整合水平方面都需要做出较大的突破和持久的努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23]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生存需要必备的传播技术、传播人才和传播能力。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网络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了解,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二是重视提升师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和新媒体技术素养,引导师生正确理解人媒关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培育对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辨别、创造和生产能力,培育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使其做能独立思考和正确行动的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三要注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整合校园新媒体平台和力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深度融入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好官方微信、微博、QQ空间、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多平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矩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媒体技术运用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人为出发点,通过技术真正释放人的潜力。一是要增强新媒体技术对立德树人各环节的介入性,深度整合校内外媒体,推进线上线下交流,构建新技术全场景应用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立起来”。技术的意义不在于内在或先于技术而产生,其根本在于通过技术本身让意义成为可能。高校要鼓励教师自觉使用新媒体技术,发展知识管理,并将海量的知识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资产。二是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变量。教与学是全世界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知识获取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赋予学生合理的信息权力,促进学生作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身份转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双向、交互、开放的作用,使教与学两方面积极互动,增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使思想政治教育 “活起来”。三是要将新媒体视为提质增效的手段,让技术的运用更有价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娱乐等方面的网络功能需求全覆盖,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要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守好互联网的主阵地,用好课题教学、社会实践等主渠道。高校应积极发掘信息网络优势,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以校园活动为基础,将新媒体融入活动宣传、互动环节,让更多师生参与线上活动,促进高校育人的正能量在网络传播,真正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应当认识到,通过学生的社交网络将校园内的正能量信息传递给更大社会群体本身就体现了新媒体平台的巨大宣传效能,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二是要建立健全网络育人的工作机制。可探索成立党委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部等专门机构,探索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学校-部门-院系”同频共振的工作态势。优化顶层设计,实现各网络平台功能定位和特色的科学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工作统筹,使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就业网等各类平台联动,做好 “统一发声”和 “百花齐放”,形成网络宣传和教育的合力。三是要建设一支能够玩转新媒体的教师队伍,重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述,以学生最熟悉的传播方式、最乐于接受的内容和语言与之交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做到学生的舞台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就在哪里。
高校建设风清气正的舆论场,需要校内、校外的共同努力。舆论场分化背后是利益、认知、价值甚至群体的分化,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场域,在平衡舆论场分化、构建精神文化空间、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大有可为。从校内来看,要紧紧依靠师生,使广大师生成为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唱响主旋律,产出明星产品,形成品牌效应;积极关注网络舆情,预判易燃点,跟进解答疑惑点,及时开展舆论引导;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行为规范建设,培育有为能为的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网络信息员,遇事主动发声回应,占领新媒体平台。从校外来看,在校内热点信息向校外舆论场传播过程中,作为信息发布源头,高校更要进一步强化对内容细节的把控能力,加强对后续次生舆情可能性的预判研判,避免 “好心办坏事”。在借助新媒体内容生产优势、追求传播力增强的同时,更要宣扬主流价值观,统筹考虑时代背景和舆论氛围,展示传播对象的真实状态,不刻意拔高,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内容激发受众共情。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为一时的喧哗急于求成,要与时俱进、落实责任、用心传播才能赢得长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