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03-15 23:2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列宁马克思主义政治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面对国际瞬息万变的政治局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各种正面或负面的舆论信息的产生、扩散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对大学生非常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列宁政治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当时与当下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仍然具有相似性。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深思和借鉴列宁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工人群众的自觉斗争被自发性压倒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对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俄国民主革命行进到已出现自觉性革命斗争的萌芽阶段,特别是工人群众的罢工运动较之19世纪上半叶以毁坏机器为主的自发式罢工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工人们能够提出明确的诉求,会事前考虑罢工的时机,参考别处罢工的经验。但是,列宁认为,此时的工人罢工运动只能说是阶级斗争的萌芽,这些罢工运动虽然标志着工人群众已经意识到他们本身同工厂主之间的对抗性,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是同整个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对立的。所以,尽管此时的罢工运动已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却仍然属于自发的运动。然而,俄国社会民主党 “青年派”十分推崇自发性工人运动,认为工人对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要比政治斗争更重要。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工人运动“自觉性完全被自发性压倒了”[1]。列宁指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的影响”[2]。为了把工人运动从崇拜自发性的运动形式,即崇拜单纯进行经济斗争的方式或使政治斗争顺从经济斗争的方式拉回到自觉性阶级斗争,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列宁提出,“我们应当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3]。

2.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试图将革命运动引向歧途

列宁革命的年代,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都曾活跃在无产阶级中间,它们似乎都曾 “善意”地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论主张引领人民群众走上一条 “正确”的国家发展道路。自由主义民粹主义认为,俄国资本主义只是人为地、偶然地出现的经济形式,既然资本主义的剥削极其残酷,那么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俄国完全可以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原始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认为,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在否认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同时,也粗暴阉割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立矛盾,根本解释不清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真实根源。列宁指出,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实际上 “同社会主义毫不相干……却企图以几乎是社会主义者的名义出来说话”[4],这必然会误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从而给革命带来灾难。社会民主党人必须向工人十分详细地解释说明:按照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想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非常可怕的反动力量。

与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想主张相反,合法马克思主义极力强调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避免性,通过美化资本主义来否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阶级对抗,一方面主张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将革命斗争限定于剥削阶级制定的法律范围内的合法抗议。列宁认为,合法马克思主义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就是为了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大前提,它的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合法抗议斗争方式也违背了革命政党的斗争原则。革命的政党所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应 “只局限于合法的抗议,而应该一切服从于革命斗争的利益和要求”[5]。为此,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人应该与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划清界限,并利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人民群众开展明确的政治教育活动。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打着 “批评自由”的旗号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提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列宁认为,修正主义所主张的 “批评自由”“就是把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因素灌输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来的自由”[6]。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俄国当时的工人运动实践中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它企图通过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而否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独立自主权,把工人运动彻底变成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尾巴。面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侵扰,列宁提出,社会民主党人应该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 “全面发展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7]。

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新教育群众

十月革命胜利后,饱受战争摧残的俄国亟待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但是,如何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开展建设工作,前所未有地考验着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列宁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因消除了资产阶级剥削统治赖以生存的基础——私有制,而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列宁由此指出,对“将来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一代人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了”[8],“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9]。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因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所以还保留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消极因素。掌握着人类知识财富的知识分子阶层大多还秉持资产阶级的偏见,他们或是顽强抵抗着无产阶级专政统治,或是消极怠工、不配合社会主义建设工作。长期受到资产阶级统治影响的劳动人民群众,也不具备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准备,那种互相掠夺与被掠夺的旧思想还广泛存在。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是不能用暴力来灌输的”[10],通过专政的手段和法律只能消除资产阶级剥削统治的基础,但却不能立刻彻底清除人剥削人的旧习,为此只有靠鼓动和宣传来重新教育群众。

二、列宁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灌输”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列宁认为,首先,“灌输”的必要性反映了政治教育存在的必然性,回答了为什么需要政治教育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由有教养的知识分子通过长期的科学探索创造出来的,它掌握在其他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力量之外,要使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有所掌握,“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1]其次,“灌输”的实施原则揭示了政治教育的作用规律,回答了怎样进行政治教育的问题。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有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只有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才能汲取到这种知识”[12]。这实际上阐明了政治教育的实现决不是能够通过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作用于一切相关的人或事、通过与相关的人或事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最后,“灌输”的内容决定着政治教育的性质,回答了政治教育为了谁的问题。列宁指出,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是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13]。

2.理论斗争是政治教育的关键

列宁认为,理论斗争作为革命斗争的一个方面,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紧密相连,互有推进。“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4]。列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理论斗争是政治教育的关键。一方面,列宁从当时德国工人运动的高昂形势出发,指出德国在工人运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其表现出的顽强性是同他们始终坚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理论斗争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列宁从俄国当时工人运动陷入推崇自发性、强调经济斗争的现实出发,指出这正是由于一些人借助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从理论上去寻找自发性的革命意义所造成的。因此,列宁号召社会民主党人一定要独立地根据革命运动的现实条件去探讨马克思的理论,然后把科学的政治思想学说传播给人民群众。

与此同时,列宁也严肃指出,社会民主党人根据随着革命运动的推进而改变了的社会条件以及各国当地的自身特点,不断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坚决反对针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毫无根据的指责和歪曲。因为就政治教育的对象而言,马克思主义学说 “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15],它 “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16];就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学说使党更加团结、更加具有组织力量,对政治教育的领导更加科学,能够把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成一种具有相当计划性和科学性的活动;就政治教育的直接主体——宣传员和鼓动员来讲,马克思主义学说阐明了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一致性,从而确定了使鼓动员和宣传员到一切居民群众中去的正确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并根据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壮大了革命阶级的力量。

3.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列宁曾指出,在政治教育委员会这个机构中工作 “首先应该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17],严格地按照党的指示和精神来进行一切工作。这是因为,其一,社会民主党对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阶级性质。在领导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民主党能够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一切问题加以说明,能够以科学的革命精神教育无产阶级并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独立性。党始终坚持不懈地扩大工人运动对现代社会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影响,它不仅领导工人的经济斗争,而且领导工人的政治斗争。其二,党的领导保证着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向。社会民主党对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能够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给工人,把整个工人阶级提高到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的水平,而不是 “把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隐私灌输到社会主义运动中”[18],把工人培养成资产阶级助手的水平。其三,党的领导能够保障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作用的实现。民主革命时期,党通过自身的组织力量,为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广泛的、有效的教育材料,通过统筹全国的教育力量,把最合适的政治教育工作者派到最能发挥他们积极作用的地方和人群中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能够通过吸收教师参加政治教育工作扩大教育力量,启发人们的思想。

4.革命斗争与社会实践是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可靠手段

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国民教育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革命斗争就是进行政治教育的常规路径。列宁认为,在社会民主党的所有政治活动中,在日常的哪怕是 “最不开化和最不开展的阶层参加日常生活中的斗争”[19]中,都具有某种政治教育的因素,因为这些斗争 “会在事实上证明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和策略是正确的”[20]。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教育已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活生生的生产实践活动代替了弥漫硝烟的革命斗争,成为政治教育施行和检验的可靠手段。对于学校以外的政治教育工作,列宁指出,为了重新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应该首先把人民群众同苏维埃国家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对于学校以内的政治教育工作,列宁也同样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21]。需要指出的是,列宁强调革命斗争本身、社会实践本身对于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不是否认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理论学习是寓于革命斗争和实践活动之中的,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三、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1.一以贯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

列宁对 “灌输”的理解说明了政治教育为什么、怎么做和为谁做的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又兼具抵御疫情带来的舆论负面影响的客观任务。因此,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灌输原则,在开展工作时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具体来讲,首先,应该理直气壮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虽然整体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但其政治文化素养仍然高低不等,要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仍然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原理和知识,树立教育信心,增强教育底气。其次,加快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正确政治意识灌输决不能是仅仅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直接输出。它应该作用于一切围绕大学生而存在的人和事,因此,“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应该加快推进。最后,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载着灌输正确政治意识的重要使命。列宁认为,灌输的内容决定政治教育的性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输出”什么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姓 “资”还是姓 “社”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 “输出”则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强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守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同时根据现代化、网络化、大众化等社会条件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形式。

2.牢牢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应该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极个别大学生公开发表与主流意识形态明显不符的思想言论,充分表现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工作中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 “硬伤”,亟待解决。第一,应该切实抓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高校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选拔、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贯彻和施行。第二,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深刻阐释了运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铸魂育人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就没有俄国无产阶级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果,也不会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征发展了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其铸魂育人有利于培养适应世界经济政治新形势的中国人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科学思想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统一,用其铸魂育人有利于培养既能传承发展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又能接续推进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中国人才。应该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意蕴、认真分析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环节相对接的内在逻辑、贯彻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指示上下功夫。第三,必须同纷繁复杂的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做坚决的理论斗争。深刻揭示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和理论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的根本路径。面对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侵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趋而避之,应该迎难而上,通过科学研究对其进行全面揭露,让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失去共生的土壤和环境,逐渐退出社会历史舞台。

3.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期在这个变局中赢得新机。首先,高校党委应认真贯彻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地一一落实。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指出,“政治教育总委员会,特别突出的任务是:配合党的领导”[22]。当下高校贯彻落实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不能出现表面重视、实际忽视的情况,应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全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各部门齐抓共管。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应该同时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通过高校各级党组织服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宁曾指出,苏维埃取得的全部成果 “是与党认识到自己的任务是帮助无产阶级起到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这一点分不开的”[23]。当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既是全国范围内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加强党建工作,需要各级党组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引领意识;勤于思考,与时俱进认清任务要求;踏实肯干,用心提升服务能力。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应该根据高校实际建立健全党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列宁曾指出,“有鼓动才能的人,只有在有组织的政党中,才能够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这个事业”[24]。这是因为在有组织的政党中才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当下,建立健全党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各高校详细根据自身学校情况,对接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本学校的中长期规划,让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踏实、有序、科学地开展工作。

4.优化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

在列宁看来,政治教育的手段虽然很多,但始终离不开实践。针对学校政治教育,他号召青年团员利用空闲时间去参加实际的基层工作,走进地里田间,走进电厂水厂,走近人民群众。当下,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时间、人力、物力有限条件,优化实践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具体来讲,应该从项目选择、过程设计、成果总结等方面优化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首先,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的项目选择需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而确定。唯有明确了实践教育活动所设想达成的教育目的,才能精准选择社会实践项目,才能更好地确定项目活动实施的环节与手段。必须在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之前明确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对备选实践教育活动的项目进行前期预判和筛选。其次,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过程应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化设计。以往实践教育活动存在形式主义、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实践教育效果反馈不够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没有严密的组织实施计划。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能够使实践教育过程的设计更加专业化、可控化,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知识结合的力量,又能避免形式主义,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育夯实课堂教育成果的作用。最后,优化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认真总结实践教育经验。“‘实践’具有生成性”[25],在实践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互作用发生着超越预先规定的对象性活动,我们必须适时地归纳总结实践所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以教育指导后续实践,并为下一步理论教学提供素材。总之,只有让大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会、亲自参与到各种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祖国发展的伟大历程,才能更好感悟民族复兴的强大愿望,才能深刻体悟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时代使命,而只有优化实践教育活动才能切实保障这一愿望的实现。

综上所述,列宁站在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立场上,审视分析了其革命时期的客观环境,形成了科学的政治教育思想。列宁政治教育思想对于当下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列宁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