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不久前,在中国心脏大会心血管流行病与人群防治专题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其指出,我国具有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的人比例极低,分别为男性0.1%,女性0.4%,合计0.2%。不过,专家表示,只要有针对性地规避或改善相关行为,就有希望挽救受损的血管。
吸烟对心血管的伤害非同小可。但烟酒戒起来十分困难,通过个人意志戒烟成功者只有5%,因此,戒烟最好的方法是到戒烟门诊寻求专业帮助。无论戒烟或酒,都不能受到周边亲朋好友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戒烟戒酒的早期阶段应尽量避免聚餐,建议请周围的亲朋监督,态度必须坚定。
在生活方式的改善中,饮食与运动可调整的空间最大。在所有膳食因素中,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影响最大的是高盐摄入。专家强调,老年人由于味觉下降,减盐会面临更多困难。建议老年人从少量减盐做起,通常2周后可逐渐适应,而后再提高减盐量。除减盐外,增加蔬果和杂粮摄入也应列入饮食改善的日程。增加运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专家建议,找个运动的伴儿,有助于养成锻炼习惯,做到长期坚持。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睡眠障碍会造成内分泌紊乱,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糖耐量受损,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可以说,重度抑郁和睡眠障碍已成为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工作时,每隔1小时就起身让思维放松一下,哪怕5分钟也好。睡眠不好的人,在排除疾病因素后,建议改变就寝习惯,如睡前1小时内不要工作或玩手机,洗个热水澡或泡泡脚,听点轻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