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威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渴求和健身的欲望也与日俱增;此外,少儿舞蹈培训特别是少儿拉丁等项目市场发展迅速,导致社会对体育表演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体育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体育艺术类专业,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体育院校拓展专业口径提供了机遇。体育表演专业迅速在我国体育院校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部分综合类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也纷纷开设了体育艺术类专业,但在我国师范院校中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的数量不多而且起步较晚,尚且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对我国部分开展体育表演专业的院校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SWOT对普通院校体育专业在开设体育表演类专项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对普通院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表演类专项提供参考。
1.1.1 体育表演人才具有巨大的潜在就业市场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这种情况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而在第三产业中,体育产业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为国民经济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体育表演产业分为健身性体育表演、竞技性体育表演和娱乐性体育表演等三类,主要由体育舞蹈、健美操、武术表演、舞龙舞狮等项目构成。由于体育表演包含体育和艺术成分使其具有很强的教育、健身、艺术欣赏等价值。这也为该项目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潜在就业市场。体育表演产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急需大量相关人才,社会的需求必将反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因此,地方性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表演专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1.2 地方性普通院校开设体育表演适应“应用型”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根据教育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许多地方院校纷纷把自己定位在应用型,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舞蹈表演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表演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表演方面的训练,具备从事体育表演活动的组织、教学、演出等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下进一步明确地方性、应用型专业定位,在加强课程设置的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对促进地方院校成功转型和促进地方体育院系体育表演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2.1 艺术类课程偏少,师资力量薄弱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普通院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偏少,有的甚至没有。此外,体育院系体育表演类课程开设形式主要包括:普修课程、专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所占总学时比例偏低,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可知,目前所开设的这些课程满足不了体育表演类专项学生对体育艺术课程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也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更新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去培养人才,创新课程设置,根据项目特点建设相应课程体系。在教师方面,由于体育表演专业发展较晚,而体育院系一直以来都是以体育类专业的发展为主,因此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偏少,高学历、高水平、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难求。很多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类课程教师都是从相近专业转行进行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发展较早的专业院校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学科建设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等等因素都会形成地方院校体育院系发展体育表演类专业的限制。[2]
1.2.2 学生基础薄弱,人才培养与专业院校体育表演专业有差距
体育表演专业20世纪末创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专业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基本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尤其体现在学生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较强。而普通院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表演类项目所占课时比例较低,且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体育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上,因此普通院校体育专业体育表演类专项在专业能力上劣势较为明显。[3]
1.2.3 当地经济水平及居民的消费观念影响项目的普及率
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展,项目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收入、时间及基础设施的不充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欠发达地区体育表演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体育表演市场在部分地区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对于建设地方性、应用型的普通院校来说,项目开展好坏直接影响应用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节假日的增多,使得人们在拥有一定经济和时间的前提下,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发强烈,从而增加了相应消费支出,必将促进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倡大众创业也为体育表演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是体育表演专业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产业市场发展时间短且尚不成熟。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不多,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放宽“二孩”政策以及人们的健身意识增强等多重因素刺激下,少儿舞蹈艺术培训、成人健身市场火爆,拓展了体育表演类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途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性普通院校体育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了方向和动力。[4]
随着体育表演专业在全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院校纷纷开设体育表演专业,据调查仅安徽省目前就有8所院校招收体育表演专业学生。考取表演专业学生一般都会经过一至两年的专业学习,再开展大学的专业教学,这类学生对地方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表演类专项的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地方院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专业将面临着人才流失,以及外来就业者等因素的影响,给地方院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专项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首先,在国家层次上。国家应针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人才,包括文化素养、体育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等。要求体育表演专业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基于高校当前所在区域、所处层次进行复合人才或专项人才培养工作。因此体育表演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应用型专门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
其次,在学校层次上。学校应基于当前体育表演专业已开设的主修方向进行拓展化发展,而实践体育艺术专业是学校需尽早开设的专业,包括流行舞、民间舞、民族舞、流行体育以及民俗传统体育等。在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过程中,学校应在强化当前主修方向的基础上对应用性较强的新主修方向加以拓展。合理划分体育表演专业能力培养层次,以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延伸,重点凸显专业特色,以此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最后,在专业层次上。体育表演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体育艺术方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基于此,高校要将表演能力、编导能力及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表演专业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能力方向的拓展,如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科研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要想实现体育表演专业课程不断完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体育表演教师专业团队。首先,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将引进、招聘及培养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引进高素质学科带头人与专业教师骨干,招聘专业能力较强的年轻毕业生,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负责“传帮带”,对师资队伍进行逐步充实,实现体育表演专业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其次,应该加强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和解决教师进修问题,积极鼓励体育表演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学习,通过知识讲座、专业实践、演出比赛等多种方式,来锻炼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使之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积累经验,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最后,在课程设置方面兼顾普修、选修、专项,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最终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注重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教师的学术能力、理论素养、学科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培育,使之能够在理论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不断进步和提升,这样既可以有效实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体育表现实践,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高校办学的一项重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因此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应考虑社会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判断。要想实现体育表演专业结构的优化,切实提高这一专业的就业率,校企合作是一项重要渠道。闭门造车很难提高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职能力。
首先,高校可通过品牌赛事、表演活动以及各级各类培训,扩大体育表演专业社会影响力,推动普通院校体育专业体育表演类专项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普通院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类专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积极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知识应用及转化能力的培养;其次,企业应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体育表演实践的机会和场所。相关企业与高校应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之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岗位压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对自身体育表演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体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与人才配置之间的关系,实现对于未来体育市场的深度开展,这样必然会为体育表演行业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极大地增进了体育产业化进程,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第一,体育表演专业课程对练习场馆有着很高要求,为有效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学校要在统筹规划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经费投入,对校内场馆设施设备进行改建、扩建,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的要求。同时,高校还可以打造企业实践基地,积极地邀请企业项目入驻高校,这样可以为学生的体育表演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应专门筹备体育优秀表现人才基金,对于表现优异、成绩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这样能够有效“拔高”高校体育表演教育水平,同时还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从而达到高校的育人目标。
第二,政府部门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教师招聘等体育表演人才就业方面提高政策倾斜,通过提升教师的待遇,为之开辟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吸纳更多体育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充分发挥学校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作用,多种渠道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提高大众对体育舞蹈的认识,从而促进地方院校体育院系体育表演类专项的发展。
由于体育艺术类专业发展时间短,虽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条件,但缺乏专业建设的经验,尤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表演类专项培养课程既是适应高校服务地方的发展定位也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补充,实施体育舞蹈课程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体育舞蹈健身方面的专门人才,还对体育舞蹈运动普及推广、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