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列宁形象建构

2020-03-15 13:57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列宁纪念建构

邹 芬

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导师和精神领袖,是马克思主义“最光荣的发挥者和承继人”。①《列宁逝世十六周年纪念——论列宁与帝国主义战争》,《群众》 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他关心和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也是中国革命的理论导师。列宁逝世后,出于各方面考虑,中国共产党每年均举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列宁纪念活动,建构了立体、丰满的列宁形象。学界论述列宁形象建构的文章尚不多见,且主要集中于对列宁影视形象的分析。②参见马家骏:《〈带枪的人〉中的列宁形象及其塑造》,《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4 期。李邦媛:《谈谈列宁的银幕形象》,《世界电影》1984 年第2 期。戴屏吉:《栩栩如生的列宁形象——从高尔基的〈列宁〉看文艺如何塑造革命领袖人物》,《山西大学学报》1981 年第2 期。本文立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宁纪念活动中的列宁形象建构,详述其动因、内容、方式、意义,以展现列宁形象建构在具体历史事件、历史场域中的发生、发展、表现,以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列宁形象建构的动因

列宁及其学说自传入中国,便是作为革命理论更具体地说是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由此受到趋新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受到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指导和帮助,其发展壮大更是得益于列宁的建党、治党思想。随着民族殖民地理论逐渐传入,中共对列宁主义的认识与日俱增,对列宁的评价也水涨船高。正因如此,中共在纪念列宁的过程中积极建构列宁形象,这一行为还基于下述考虑:

(一)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共的奋斗目标,建构列宁形象是激励革命意志,阐发革命主张,推动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共借助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发表的宣言,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反帝任务,向全国人民发出“站在列宁主义的旗帜之下,实行列宁主义,与全世界的工农阶级联合起来去消灭世界帝国主义”的号召。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269 页。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时,《中国青年》刊文称,中国革命因“直接或间接受列宁主义理论策略之多方的指导与影响”而蓬勃发展,所以中国各地革命民众在列宁逝世纪念日普遍举行活动表示哀悼并呼吁“学习列宁主义,实现世界革命”。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列宁征集周告青年》,《中国青年》第150 期,1927 年1 月15 日。同期郑超麟在《列宁主义——指导中国民族革命的理论》一文中,以前瞻性眼光论证了列宁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民族革命不仅过去的发展是受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而且未来的成功也须在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之下才有可能”。②超麟:《列宁主义——指导中国民族革命的理论》,《中国青年》第150 期,1927 年1 月15 日。列宁是世界革命领袖,进行列宁纪念,建构列宁形象,一方面让中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斗争,也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让中国人民具体了解到中国革命从来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与世界革命运动互为奥援,从而极大地鼓舞中国人民的斗志。

(二)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列宁逝世时,中共创立不久,尚是一个力量薄弱不够成熟的新生组织,中共通过纪念列宁、建构列宁形象来推动党的建设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为党的发展把握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按照列宁建党原则组织起来的。③梅荣政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179 页。纪念文章对列宁建党思想进行重点阐述和研究,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党的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掌握党的建设的有效方法。其二,为党的壮大提供契机。如1931 年4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指出“一切纪念节在苏区都应该是广大的宣传鼓动的日子”,其中,“一月二十一日应该是列宁纪念周,大规模征收党员的日子”。④《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版,第216 页。其三,为党的理论水平提高创造条件。“为要提高党内理论水平线,加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的教育,党必须有计划的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翻译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著”。⑤《宣传工作决议案(1929 年6 月25 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版,第270 页。借助纪念活动的开展,中共编译出版大量列宁的经典著作和文章,成为党内培训、学习、宣传、教育的读本和素材,从根本上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

(三)动员组织群众的需要。

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各种活动,使人民群众知道列宁、认识列宁、了解列宁,进而明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是为民众谋利益、为民族谋解放的政党,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共的关注度、认可度、信任度,发动群众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927 年1 月,中共上海区委发出纪念列宁三周年通告,指出要“利用列宁同志的逝世纪念日,使我们党的主义普遍到广大的群众,我们的党员更深入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群众的政党”。⑥《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上海区委文件1926—1927 年),1987 年内部印刷,第145~148 页。1934 年1 月,湘赣省苏教育部编发纲要,强调俱乐部列宁室作为推广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机关,任务是“提高群众的文化和政治水平,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动员群众加入革命战争”,“以马克思共产主义造成广大工农群众参战的热烈空气,完成工农民主革命,准备将来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社会”。⑦《俱乐部列宁室的组织与工作纲要(1934 年1 月20 日)》,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1927—1937)》(五),1985 年版,第121 页。中共在开展列宁纪念的过程中,遵循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赢得了群众信仰,为争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可见,中共建构列宁形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综合考虑。中共宣传列宁是革命领袖、列宁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发展者、弱小民族的良友,这在中国人眼里是抽象而模糊的,因此,中共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列宁形象进行了具体建构和宣传。

二、列宁形象建构的内容

通过列宁纪念活动,中共建构列宁的实践形象、理论形象、精神品格形象和国际形象等,从不同侧面勾勒列宁形象的具体内涵。

(一)列宁的实践形象。

通过回顾列宁生平事迹建构列宁的实践形象,呈现列宁思想的发展历程,是中共纪念列宁的基本内容之一。列宁逝世后十余日,邓中夏即编写《列宁年谱》,①中夏编:《列宁年谱》,《中国青年》第16 期,1924 年2 月2 日。以示对列宁的崇敬和惋惜。列宁逝世周年纪念时,赵世炎在《政治生活》上发表《列宁的生平与教训》,对列宁不同成长阶段的重要事迹进行概述,指出“列宁的工作,既预备了革命,又保卫了革命,且努力做到环绕四周的未来的胜利,实是马克思主义的凯旋”。②士炎:《列宁的生平与教训》,《政治生活》第28期,1925 年1 月18 日,第1~3 页。列宁逝世两周年纪念时,《工人之路》出版“纪念李列特号”,其中《纪念列宁与李卜克内西的宣传大纲》简述了列宁对工人阶级、学生、士兵、被压迫民族等不同群体的影响及贡献。③《纪念列宁与李卜克内西的宣传大纲》,《工人之路》第206 期,1926 年1 月19 日,第3 版。《列宁的家世和他的事业》《列宁的祖先》④详见亚希诺夫:《列宁的家世和他的事业》,《政治生活》第65 期,1926 年1 月20 日,第21~24 页。玛丽爱妲·莎吉孃作,林之同译:《列宁的祖先》,《时代》第141 期,1946 年1 月19 日。等译文介绍了列宁的成长环境。在列宁的实践形象中,列宁革命形象的建构尤为突出,即中共着重强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十月革命与列宁》《列宁在十月革命中主张和言论的一致》⑤详见超麟:《十月革命与列宁》,《中国青年》第139 期,1926 年11 月1 日。王翘:《列宁在十月革命中主张和言论的一致》,《无产青年》第5 期,1928 年1 月,第99~106 页。等文章,详述了列宁与十月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的联系,展现了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在革命过程中的光辉形象。

(二)列宁的理论形象。

列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更是伟大的理论家,践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⑥《列宁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11 页。中共在建构列宁理论形象时,一方面强调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如列宁逝世16 周年纪念之际,潘梓年发表《列宁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文,阐述列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以及根据自己新的经验和知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国家形式”“党的组织原理”等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⑦梓年:《列宁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另一方面,中共译载了大量列宁的理论文章和经典著作。着重推介的列宁著作包括《什么是“人民之友”和他们如何反对社会民主派》《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⑧详见F·耿金娜著,博古译:《关于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和他们如何反对社会民主派〉一书——联共(布)党史研究资料之十六》,《群众》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文晖:《读列宁〈帝国主义论〉以后》,《新华日报》1940 年1 月23 日,第4 版;顾伯荇:《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群众》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等。对列宁具体学说的介绍同样集中表现了列宁的理论形象,如郑超麟译《专政问题的历史观》,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根源及其与革命社会主义史,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史的相互关系。⑨列宁著,郑超麟译:《专政问题的历史观》,《新青年》(不定期刊)第1 号,1925 年4 月22 日。《列宁论群众观点》⑩《列宁论群众观点》,《解放日报》,1944 年1 月23 日,第4 版。概括了列宁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列宁主义与战争》《列宁论战争》⑪详见洪易:《列宁主义与战争》,《列宁青年》第1 卷,第8、9 期(合刊),1929 年1 月15 日;汉夫:《列宁论战争》,《新华日报》1940 年1 月21 日,第4 版。则详述了列宁对战争的态度及看法。此外,列宁关于妇女、青年、工人、农民问题的论述也是中共在纪念文章中重点阐释的内容。

(三)列宁的精神品格形象。

精神品格代表着列宁的境界、胸怀和底蕴,塑造其精神品格形象对群众具有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山鹰气概”“谦逊态度”“逻辑力量”“不灰心失望”“不自鸣得意”“原则精神”“相信群众”“革命天才”是斯大林对列宁精神的概括。①《斯大林论列宁》,《解放》第96 期,1940 年1月20 日,第3~7 页。沈选千描述了列宁不怕孤立与笑骂、不嫌穷困、不畏强力、不肯妥协、鞠躬尽瘁的“改造世界的应具的精神”。②沈选千:《列宁的精神——青年们!你有没有?》,《少年新塍》第8 期,1924 年5 月9 日。见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1927)》中卷,长江出版社2016 年版,第588 页。王拓在《列宁的战斗精神及其工作作风》一文中赞扬列宁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勇敢,强调列宁“有一种非常忍耐力和坚定不拔的精神”,他的成就是“基于魄力、天才、经验、决果,几种要素融合为一块而得出的成果”。③王拓:《列宁的战斗精神及其工作作风》,《群众》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沈友谷在《谈列宁做人的风格》一文中提出列宁伟大的才能与平凡的为人态度构成其整个崇高的性格,前者指列宁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与历史事变中做出最明确果断的分析和指示并领导行动的方向,具备超人的智力和毅力。后者则是列宁与人交往真诚,说话认真,“对一切工作细心准备”。④沈友谷:《谈列宁做人的风格》,《新华日报》1943 年1 月21 日、22 日、23 日,第4 版。

(四)列宁的国际主义者形象。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秉持明确而坚定的国际主义立场,构成其国际形象的基本来源。“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⑤《列宁全集》第40 卷,第2 版(增订版),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73 页。等口号体现了列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1916 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提到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自决问题,同样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关怀。《列宁论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⑥魏琴:《列宁论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向导》第184 期,1927 年1 月21 日。《加强民主团结——纪念列宁,研究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⑦潘梓年:《加强民主团结——纪念列宁,研究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群众》第7 卷,第1 期,1942 年1 月25 日。对此有所论述,指出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与策略充满国际主义精神。中共还通过展现列宁对中国革命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和帮助,来建构列宁的国际主义者形象。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的开展,列宁始终关注中国革命形势和国内情况,并表示关心和同情。1912 年1 月,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起草《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声明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极大的热忱和深切的同情注视中国革命的成就,并斥责俄国自由派支持沙皇政府掠夺政策的行为。⑧《列宁全集》第21 卷,第2 版(增订版),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3 页。《列宁与中国革命运动》⑨魏琴:《列宁与中国革命运动》,《政治生活》第65 期,1926 年1 月20 日,第16~18 页。《列宁与中国人民解放的事业——为列宁逝世十五周年纪念而作》⑩张如心:《列宁与中国人民解放的事业——为列宁逝世十五周年纪念而作》,《解放》第62 期,1939 年1 月28 日,第12~15 页。等文章阐明了列宁及其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列宁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人讲述列宁生平,传播列宁理论,宣传列宁精神,介绍列宁对中国人民的同情,赞扬列宁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列宁形象随之具体化、生活化,广大革命群众得以深化对列宁的认识,从了解列宁其人其事,到认同列宁理论学说,进而迸发自觉学习列宁主义投身革命斗争的热情。中共建构了具体的列宁形象,同时也需要采取多维方式促进列宁形象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

三、列宁形象建构的方式

中共在纪念列宁时,通过采用不同的直观手段、报道苏联国内纪念详情、推广介绍列宁的书籍、引用他人评价等方式来建构列宁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列宁形象的传播。

(一)采用各种直观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创作图像和画像。中共对列宁神采和风貌进行细致描绘,以求在民众心中留下关于列宁最直观、生动的形象。《时代》杂志多期刊登列宁雕像的图片,刻画不同情境下的列宁,或发言,或沉思,或前倾坐于椅子上呈眺望姿态,每个瞬间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①《时代》第19 期,1942 年1 月22 日。《时代》第111 期,1944 年1 月22 日。《时代》第141 期,1946年1 月19 日。《时代》第242 期,1948 年1 月24 日。二是创作诗歌和歌曲。诗歌、歌曲简短且富有旋律,易于传播,能让群众在朗读或歌唱的过程中加深对列宁的感情。戈宝权辑译《列宁在诗歌中》,逢列宁逝世纪念在《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上连载,主要收录苏联人民歌颂列宁的诗歌,尤其是苏联各民族的民歌,体现出列宁其名、其人、其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历千古而不朽”。②《列宁在诗歌中(一)》,《新华日报》1944 年1月20 日,第4 版。三是放映电影。1942 年1 月,《新华日报》连续刊登《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的电影放映广告,观众在影评中表示,“整个影片给我们一个非常满意的印象”。③玉华:《〈列宁在1918〉影片看后杂感》,《新华日报》1942 年1 月19 日,第4 版。四是出版发行明信片。1924 年4 月,《中国青年》第22 期刊登“上海书店启事”:“本书店新近由广州寄到照相信片六种——马克思,列宁,孙中山,托洛茨基,卢森堡,李卜克内西——托本书店代售。印刷精美,定价低廉;每种抵售大洋三分,批发七折”。④《中国青年》第22 期,1924 年4 月16 日。

(二)推广介绍列宁的书籍和翻译出版列宁著作。

1927 年1 月,新青年社出版《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宣传它“是论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上地位的一本言简而意明的书”。⑤《向导》周报第186 期封底广告,1927 年1 月。1928 年1 月,《布尔塞维克》推荐《列宁主义概论》一书,认为“列宁逝世第四周年纪念(一月二十一日)到了!我们怎样纪念这一位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人类之导师呢?只有更明确的,了解他的学说。斯大林这一书就是研究列宁主义最好的著作。”⑥《布尔塞维克》第1卷,第14期,1928年1月16日。1943 年列宁诞辰73 周年前夕,华北书店翻译出版左琴科的《列宁故事》,有读者作出评价,列宁“巨大的智慧,惊人的天才,敏锐的机智,和他的朴素明朗的性格,就像磁力一样吸引着我,使我感到无限的感动和崇敬”。⑦徐律:《介绍“列宁故事”》,《解放日报》1943 年4 月12 日,第4 版。1944 年1 月,联共(布)中央附设马恩列学院编著的《列宁生平事业简史》在国内出版,有中、俄、英文版。该书强调,“列宁在苏联劳动者和全世界被压迫者底脑海和心灵中永存着”,“他的事迹和学说,将永垂千古,流传万年”。⑧《新华日报》1944 年1 月21 日,第1 版。翻译出版的列宁著述包括《列宁选集》,1940 年1月,《新华日报》刊登其广告,指出该版本“根据苏联马恩列宁院之俄文原版译出,并经过精研马列著作者负责政治校对,绝非外间一般从英法德日转译者可比”。⑨《新华日报》1940 年1 月21 日,第1 版。这些书籍从多个角度展现列宁伟大的一生,其出版推广,使列宁形象深入人心。

(三)引用他者的评价。

“形象是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形象既包括客体的外在呈现,也包括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知和评价”。⑩童小彪:《纪念活动与小平形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 年第6 期。引用名人对列宁的评价,从他人角度间接引导和增进民众对列宁的认知,是建构列宁形象的方式之一,具有客观性。斯大林在《悼列宁》一文中说:“列宁不仅是俄国无产阶级的领袖,不仅是欧洲工人的领袖,不仅是殖民地东方的领袖,而且是全球整个劳动界的领袖”。①《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173页。这一评价在纪念列宁时常被采用。列宁逝世后,孙中山在“关于列宁逝世的演说”中,颂扬列宁“是一个革命之大成功者,是一个革命中之圣人,是一个革命中最好的模范”②《孙中山全集》第9 卷,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136 页。,并在致电苏联驻华代表加拉罕时,称赞列宁的“名字和对他的纪念将永世长存,人们将继续珍视他那种造成最高度的政治家和有创造力的领袖的英雄品质。他的著作也将永存,因为他的著作是建立在一定会掌握和统治未来人类的思想和希望的这样的社会观念上的”。③《孙中山全集》第9 卷,第138~139 页。孙中山对列宁的这些评价也时常见诸各种纪念文章。

(四)报道苏联国内列宁纪念详情。

一是刊登、转载为数众多的苏联报刊杂志纪念列宁的文章和苏共领导人纪念列宁的讲话。如1944 年1 月,《解放日报》译载斯契尔巴科夫在苏联列宁逝世2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④斯契尔巴科夫:《纪念列宁逝世二十周年》,《解放日报》1944 年1 月26 日,第2 版。二是报道苏联纪念大会、民间集会及纪念空间建设详情,如《纪念列宁,苏联举行盛大仪式》《全国人民热烈纪念列宁七十诞辰,各城市纷纷举行展览会》《苏联人民对于列宁的敬爱——列宁中央博物馆》等。三是对苏联国内列宁书籍翻译、出版及发行情况进行整理。列宁逝世25周年纪念之际,《列宁著作发行统计》一文称“根据全联邦书报协会所公布的统计,列宁的著作从1917 年起,到1948 年为止,一共出版了174 000 000 册。列宁的伟大遗产——他的许多著作,被译成了77 种苏联和外国语文”。⑤《列宁著作发行统计》,《时代》第291 期,1949年1 月22 日。这些报道,让中国民众更深切地了解到列宁对苏联和世界的贡献,有利于列宁形象的广泛传播。

中共采取上述方式来建构列宁形象,使其更为生动和立体。这也为列宁形象在全国范围的传播提供了媒介手段,能加快传播速度和增强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这些形式既包含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又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便于群众接受,形成一种声势和氛围,引起社会关注。中共建构列宁形象,民众认可列宁形象,这对革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和作用。

四、列宁形象建构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建构列宁形象,并结合着列宁的精神、学说和思想来关照中国革命现实,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赢得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援助。中共建构列宁形象,不仅为了追念列宁的伟大功业,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共对苏联的关注和对苏共领导人的尊重,并重视说明列宁与斯大林的关系,称其为“列宁的战友和学生”,⑥《列宁逝世十六周年纪念——论列宁与帝国主义战争》,《群众》第4 卷,第2、3 期合刊,1940 年1 月30 日。表达与“良友”苏联“携手并进”,“合力共作”的愿望,⑦梓年:《纪念革命的圣人列宁的诞辰》,《新华日报》1940 年4 月22 日,第4 版。维系了中苏友好关系。在中苏友好的主旋律下,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给予了积极的援助。比如,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从军队训练到作战计划制定再到军队具体指挥的全过程都有苏联顾问参与。⑧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33 页。1937 年8 月,苏联与中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虐行径,是对中国抗战的道义支持。之后,苏联不仅向中国提供军事物资的援助,还派遣大量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援助中国对日作战。⑨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第66 页。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中共的帮助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或经济上,更多地还表现在政治上、组织上乃至许多具体政策和策略上面。①杨奎松曾经系统总结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苏联给中共提供的援助。参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6~168页。中共也借列宁纪念表达对苏联的感谢,《新华日报》的社论《列宁逝世十五周年纪念》即强调“苏联是最表同情于我国的一个国家”,呼吁“学习列宁的精神”,“坚定我们的意志”,“在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大道上向前迈进”。②《列宁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新华日报》1939 年1 月21 日,第1 版。

二是推动了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其一,中共为纪念列宁编译出版的经典文献以及发表的纪念文章,包括社论、列宁特刊、列宁号等构成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文本和理论基础。其二,各地举办列宁纪念活动,更大范围地传播列宁形象,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群众基础。1924 年《团湖南区委关于教育宣传的报告》记载了当年列宁追悼会的情况:“同志暗中主持进行。三月九号举行。参与人数约千余人,发纪念册一万份,传单、相片五千份”。③《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19—1924 年,甲),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1983 年,第173 页。中共通过举行这些活动,用具有感染力的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激发群众革命热情,把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化为通俗易懂的行动指南。其三,列宁室、列宁班等列宁符号的运用成为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宣传教育机构。中共要求在工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办工人夜校、列宁室、识字班等组织”,在农村方面则“发起组织工农夜校、俱乐部、列宁室”等教育团体。④《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特委文件1,1927—1934 年),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1985 年,第417 页。其四,纪念列宁时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即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列主义中国化,这是摆在中国马列主义者面前的一个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列宁主义,如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关于革命的武装力量问题、关于革命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政权问题等。⑤实甫:《掌握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逝世十七周年而作》,《解放》第123 期,1941 年1 月16 日,第4~11 页。

三是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宁的名字及其形象,成为旗帜和号召,“列宁”和“列宁主义”分别被喻为“我们的旗帜”和“我们的武器”,⑥鸿:《列宁纪念的几段感想》,《政治生活》 第65期,1926 年1 月20 日,第24~25 页。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为中国革命尤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持。以《时代》杂志为例,《我们一定能在列宁——史大林旗下获得胜利!》《列宁精神不朽》《用胜利去光辉领袖的纪念》等转载文章报道了二战中苏联战场的情况,重点强调“高举列宁的像当作旗号”,⑦列别杰夫·库马赤:《用胜利去光辉领袖的纪念》,《时代》第114 期,1945 年5 月1 日。坚信“苏联和一切反法西斯人民,一定胜利,一切被压迫的民族,一定能获得解放,新的民主主义和战后的民主和平世界,一定会实现。因为列宁的旗帜,是胜利的旗帜!”⑧《列宁的旗帜,是胜利的旗帜!——纪念列宁逝世二十周年》,《群众》 第9 卷,第2 期,1944 年1 月25 日。列宁形象作为革命旗帜,发挥着精神感召作用,为处于艰苦抗战中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此外,列宁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他的名字是特别的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及中国劳动阶级解放运动发生密切的关系的”。⑨魏琴:《列宁与中国革命运动》,《政治生活》第65 期,1926 年1 月20 日,第16~18 页。在建构和宣传列宁形象的过程中,列宁主义得到了充分阐释和宣传,在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宣传和强调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的重要意义。赵士炎在《列宁主义之理论与实际》中认为“中国革命的问题,就是列宁主义的民族问题”,“中国革命的问题,可以依列宁主义的民族问题来解决”。①士炎:《列宁主义之理论与实际》,《政治生活》第65 期,1926 年1 月20 日,第7~8 页。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为中国共产党人所接受和把握。中共二大在吸收理论成果并正确分析国际国内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1943 年《解放日报》的社论便称,“中国革命的根本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列宁所规定的”,“我们应该多多去请教那位革命中的‘圣人’列宁”。②社论:《列宁活着呢》,《解放日报》1943 年1 月21 日。

五、结语

“‘形象’是指由所有感知器官收集到的某一客观事物的总信息量,经大脑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总印象”。③徐双敏:《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年版,第140 页。列宁形象可以解释为,列宁展示给外界的风貌,从而外界对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知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印象和评价。列宁形象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塑造主体即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作用,而认识主体即人民大众对它则有一个认知形成发展的过程,列宁纪念是列宁形象建构的有效实现途径。

中共依托列宁纪念建构了立体、丰满的列宁形象。纪念列宁既有事迹方面的宣传,也有理论方面的研讨;既有全国性纪念,也有地方性纪念。中共开展纪念活动,展示列宁的伟大形象和优秀品格,促使人民群众从心理和思想层面接受列宁其人,到认同并信仰列宁主义,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运用列宁主义。中共建构列宁形象,宣传列宁的精神品格,渗透其思想和学说,归纳总结出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性,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话语权掌握以及自身形象建设,是中共在艰苦复杂的革命斗争中,进行政治动员和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列宁是实行家兼理论家”④得钊:《列宁和列宁主义》,《无产青年》第5 期,1928 年1 月,第94~99 页。,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是全世界劳动者和被压迫人民的伟大首领”⑤《纪念列宁——李卜克内西》,《无产青年》第5 期,1928 年1 月,第82 页。,这些从不同维度对列宁形象的概括贯穿列宁纪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列宁形象建构促进了列宁的精神、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有利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列宁纪念建构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