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强,覃丽燕,何彦妮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将产业革命和智慧教育的成果融合到课程中,探索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之路,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职业认知,增强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基础知识及能力拓展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合理的职业规划。改革的依据是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目的、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的内生需要,专业发展水平等。课程改革应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把握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原则;以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把握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原则;以系统性指导为方向,把握职业规划教育的全程化原则。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大体包括:(1)《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业发展、学科及专业认知、职业岗位认知及初步规划三大模块。(2)《大学生求职策略与技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择业心理、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求职笔试准备、面试方式方法、面试礼仪、就业权益保障等。(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等。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专业、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细化。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课程改革主要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参与式为主导的教学法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采用形成性评价、社会实践考评和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评价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完成生涯规划书、学业计划书、求职自荐书、创业项目书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择业就业能力等。
按照“理念导入—职业测评—个性咨询—生涯辅导的完整体系”[1]来实施课程改革。
(1)在“理念导入”环节,任课教师课前先将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发到学生的QQ群,让学生预先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在课程教学中以一个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例,提出问题:你认为该毕业生职业能力如何?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他应该在哪些方面改善自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就该毕业生沟通中存在问题、就业态度、就业能力不强、严苛要求专业对口等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从中引出对职业生涯规划定义和重要性的思考。这比单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要生动有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更深刻。
(2)在“职业测评”环节,让学生上网进行有关MBTI职业人格测评,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性格类型进行自我分析,然后由教师介绍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和MBTI人格测试结果的使用方法等,并结合个别学生的测评进行举例讲解,加强学生对职业测评的直观感受。
(3)在“个性咨询”教学环节,采用团体心理咨询辅导的方式,设计了“生涯花朵”“生涯幻游”等环节,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如个人向往的生活形态、兴趣爱好、自身性格、能力及职业价值观等,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思考自己的职业动机,包括父母、家长、亲朋好友对自己的期许和协助等,并使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社会资源和起步平台也许各异,成长路径不尽相同,但职业理想和目标却可以相同一致,只要保持积极的上进心,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为实现职业理想不懈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
(4)在“生涯辅导”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医学职业目标的认识,充分了解职业规划的基本要素,学会结合个人情况特点进行SWOP分析等,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深刻体会和全面领悟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目的。
(5)在教学质量评价环节,采取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讨论、回答提问、实施职业定位及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质量等来评定学生综合成绩。课后满意度测评显示,该课程教学满意度达到91%。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形式相当认可,觉得不枯燥,体验感很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各种因素了解得比较深刻和透彻,掌握了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等。
一是有些二级学院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仍不够,仅仅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有的二级学院即使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但对任课人选没有经过遴选,只是随意安排一些辅导员来授课,没有集体备课和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等等。
二是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经验和教学能力不足,不少老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教学多是照本宣科,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感觉不到太多的新意,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是任课老师掌握新的教育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教师还不能顺应智慧课堂的趋势和潮流,对翻转课堂、慕课(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了解不够,没有能够做到随时在不特定的时间地点,充分利用网络的线上资源,寻求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2]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强化教学管理。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教学工作制度,结合第二课堂的开展,建立分类指导制度;制定《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职责》,落实各个教学组的分工和责任,保证职业规划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为参与职业规划教学的人员在课时、教学目标、备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及制度约束,彻底扭转视课程教学可有可无或随意教学等状况。
(2)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统一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学计划,落实集体备课等环节,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培训活动,如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举办公开示范课,组织课程教学研讨会,开展对外教学交流,组织教学讲课比赛,开展教育技术培训,鼓励参加教学比赛等,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3)进一步汇聚教学资源,编写专门教材,加快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一是突出医学生各专业特点,编写适合医学生实际的学习教材。二是完善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与学校思政网络和易班相结合,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设置公开的慕课,等等,在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基础上推广教育效果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