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知识结构分析
——基于招聘信息的内容分析

2020-03-15 02:02张凤梅上海大学上海201418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聘者馆员人文

●张凤梅 吕 斌 (上海大学 上海 201418)

2001年的ACH/ALLC 会议上,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做了主题为“Reality Check: Projects and Prospects in Digital Humanities”的发言,标志着 “数字人文”这一概念在学术界的正式出现[1]。此后,“数字人文”研究的浪潮逐步形成,也吸引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关注。2013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发布了《国际图联趋势报告》(IFLA Trend Report),将数字人文列为图书馆领域的关键主题及焦点[2]。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于2014年发布的《研究型图书馆发展趋势》(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报告中,将数字人文作为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七大趋势之一[3]。而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基础是人才。因此,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图书馆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馆员岗位,招聘专业人才从事数字人文服务工作。2015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发布了《数字人文:图书馆员调研结果》(Digital Humanities:Librarian Survey Results)报告,在受访的339个图书馆中,有21%的图书馆设置了数字学术/人文馆员(Digital Scholarship/Humanities Librarian)岗位[4]。数字人文馆员间接或直接地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数字人文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围绕数字人文馆员进行的研究寥寥可数,尚未发现针对数字人文馆员知识结构的研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主题为“数字人文馆员”的论文有3篇,金玲娟基于公开发布的招聘信息,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岗位设置情况进行分析[5];叶焕辉对14所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剖析[6];苏敏、许春漫调研了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队伍的建设情况[7]。在实践方面,目前还没发现我国有高校图书馆专门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但随着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一岗位的设置在国内已成为必然趋势,有必要对数字人文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明确界定。鉴于此,本文通过公开发布的招聘信息,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的知识结构,以期在数字人文馆员的岗位设置、人员选拔、培养教育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

1 什么是数字人文馆员

数字人文馆员的称谓及内涵,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比如美国纽约大学图书馆设置的岗位是“数字人文馆员”(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an)、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是“数字人文开发者”(Digital Humanities Develop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是“文学与数字人文馆员”(Literatures & 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an),还有“数字人文研究协调员”(Digital Scholarship Research Coordinator)、“数字人文和历史研究馆员(Research Librarian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History)等等称谓。

数字人文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开展数字人文服务而专门设置的岗位,是高校图书馆为数字人文提供服务支持的基础。朱本军、聂华指出数字人文馆员是由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服务而催生出来的,他们具有某种与数字人文相关的知识或技能[8]。美国肯塔基大学图书馆将数字人文馆员界定为能充分认清学校数字人文发展形势、准确把握趋势,基于岗位为全校的人文学科研究提供支持及创新服务,具有研究性、协作精神、创造力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9]。笔者认为,可结合数字人文馆员岗位职责及要求进行界定,数字人文馆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深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学科相关知识,能够担负起数字人文培训、数字人文项目咨询服务、甚至进行相关研究等工作的专业图书馆馆员。

2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知识结构分析

2.1 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国外较有影响力的网站国际科学信息服务与技术协会(IASSIST)和专门的图书情报以及数字人文领域网络招聘平台DLF Jobs、Dh+Lib作为数据主要来源,同时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在进行招聘信息检索时,以“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an”为检索词,筛选以下岗位作为研究对象:岗位名称中包含“digital humanities”或者“Digital Scholarship”,且致力于为学校师生提供数字人文服务的图书馆岗位,比如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an、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s;岗位名称中包含 “GIS(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因为数字人文项目中,GIS是一个重点领域,比如GIS Librarian。最终获得67条美国高校图书馆发布的招聘信息作为分析对象。

2.2 数据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招聘信息,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剖析。

(1)教育背景。基于获得的数据,对应聘者的教育背景着重从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最低学历和学科专业要求两方面展开分析。

从学历背景的角度分析,67条招聘信息中有65个招聘岗位对学历有要求,对最低学历的要求从低到高分别为资格认证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最低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比例高达91%。其中,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硕士学位的有31个。特别指出的是,一部分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既要有ALA认证的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硕士学位,也要有其他相关学科的高级学位,比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要求应聘者同时具备ALA认证的图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人文学科硕士学位。总体而言,数字人文馆员岗位对应聘者有较高的学历要求,有的甚至要求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比如普林斯顿大学要求应聘者具有人文科学、图书馆学、社会科学或者其他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从学科专业背景的角度分析,招聘信息中对学科专业的要求主要有图书情报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其他等五大类。其中有46条招聘信息对学科专业的要求是图书情报学,这正符合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本质;有27条招聘信息要求有人文学科专业背景,反映出数字人文馆员岗位对具有人文背景应聘者的期望。除此之外,招聘信息中有23条要求应聘者同时满足具备图书情报学背景和其他学科专业背景,如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还有一些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其他领域的专业背景,如数字艺术、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等。由此不难发现,很多数字人文馆员岗位对应聘者的期望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知识。招聘信息中对知识的要求,以图书情报学知识、数字人文相关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为主。

图书情报知识是数字人文馆员的基本知识,最常提及的图书情报知识包括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格式、信息的收集和保存管理、参考咨询等,如罗格斯大学图书馆明确要求应聘者掌握MARC、MODS、METS、EAD、TEI或Dublin Core元数据模式,并了解新兴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10]。

数字人文相关知识方面,多数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理解数字人文的概念和背景,而应聘者对数字人文学术工具方法的掌握是必备的条件,如耶鲁大学纽黑文分校图书馆要求应聘者掌握文本挖掘、编码和分析的方法,熟悉图论、能使用GEPHI等分析工具,而且熟练应用SPSS、STATA、LIWC、Nvivo等统计分析工具,如果还掌握了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的应聘者更受欢迎[11]。

计算机网络知识主要是对办公常用软件、数据库知识和编程能力的要求。所有岗位均在招聘信息中对常用办公软件作了相应的要求。有些大学图书馆的招聘信息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知识,能使用相关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库设计等,比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原理、熟练使用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12,13]。不少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编程开发能力,并能熟练使用一种或几种编程语言,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要求应聘者掌握JavaScript、PHP、Python、Ruby/Rails、Perl等一种或多种相关语言,还要具备软件的开发能力[14]。

此外,还有一些招聘信息要求应聘者具有领域特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比如地理信息系统、艺术、英语、社会学等。

(3)综合素质。主要涉及服务意识、人际交往与协作、组织管理、环境适应与学习等方面的能力。首先,样本中有32条招聘信息在应聘者必备资格中对服务意识作了明确要求。纽约大学图书馆、罗格斯大学纽瓦克校区图书馆、德州农工大学图书馆、普杜大学图书馆等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强的服务理念、以读者为中心并能理解读者的需求。其次,所有的招聘单位在必备资格中对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都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39.1%的招聘单位指出应聘者的职责之一是负责部门或学科的联系,与学校人文学科的师生、相关研究部门以及馆内人员沟通合作,并协调各方关系。第三,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在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具备成功管理多个项目的能力,有的岗位则在必备资格中明确要求应聘者能够管理数字人文项目或者具备项目管理经验。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图书馆等表明会优先选择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应聘者。特拉华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图书馆等要求应聘者具备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资源,安排好各项工作的优先级。第四,在环境适应与学习能力方面,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适应及学习能力的要求所占比为29.3%,面对数字人文这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服务者必须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快速适应环境融入团队,方能在数字人文浪潮有一席之地。

(4)相关工作经验。在67条样本数据中,有91.04%的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很多招聘单位甚至在必备条件中要求具备多种相关工作经验或者将具备多种相关工作经验列为优先选择条件。其中,具有元数据编码、数字人文项目合作或管理、数字人文教学、数字学术研究工具及方法、数据库、编程、数据可视化等经验的应聘者最受欢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图书馆、塔基大学图书馆等在必备和期望条件中要求了五项以上的工作经验。有19条招聘信息明确说明工作经验的最低年限,最长的为5年,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声明应聘者必须具有5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图书馆要求至少4年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多种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数字人文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3 人才培养启示

3.1 因地制宜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

数字人文已成为图书馆新的实践方向[15]。但从数字人文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没有创建数字人文中心,主要是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服务支持,也未设置专门的岗位,多数由参考咨询馆员、学科馆员兼任,这些馆员已有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加之缺乏相应的数字人文知识技能,无法对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数字人文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与本馆实际情况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比如学科服务开展得比较深入且颇有成效的高校图书馆可就数字人文服务内容进行内部岗位调整,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面向人文学科提供数字人文服务与支持。其他高校图书馆特别是文科类院校图书馆可依托现有的业务部门,首先尝试面向学校的重点人文学科专业,设置针对性的数字人文馆员岗位,即“学科/专业+数字人文馆员”岗位,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支持的范围,并深化服务内容。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图书馆均需充分了解本校数字人文项目进展情况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评估馆藏资源及馆内人力资源,因地制宜设置数字人文馆员岗位。

3.2 根据需要选拔数字人文馆员

数字人文服务人才是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服务的基础和保障。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选拔数字人文馆员时,也可从教育背景、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能力和工作经验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在选拔方式上,图书馆可以采用内部选拔或外部招聘的方式。从馆内选拔高学历且具有人文学科、图书情报学科或者计算机学科背景(优先考虑多学科背景)的人才,进行数字人文素养和技能培训后,使之从事数字人文服务支持工作。内部选拔方式可以为馆员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励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但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单依靠图书馆内部人员将不能满足数字人文服务的需求。可根据工作内容,从外部招聘人才。对应聘者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能力与工作经验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重点引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多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

3.3 针对性地开展数字人文馆员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图书馆培养数字人文馆员基本数字人文素养和技能的主要方式,更是数字人文馆员自身知识结构完善、专业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一是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本馆的发展和馆员的知识结构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修补其知识结构中的欠缺和短板;二是图书馆鼓励馆员参加数字人文相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使他们了解数字人文发展的趋势及研究动态;三是选派馆员到数字人文服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服务理念技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深化和拓展本馆数字人文服务。此外,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工具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或在线学习。为了保障学习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可建立教育培训考核机制,目的是促进数字人文馆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优化其知识结构,提升数字人文服务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聘者馆员人文
面试好难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人文绍兴
电话预约技巧知多少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